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来源:星星旅游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第7卷第1期 发热未见再发作。 2讨论 .121. 温补肝肾、护肾固本;以柴胡疏通其阳气;少佐升麻升其阳气。 肾气得补,脾气得旺,气旺则阳升,清阳得升,浊阴得下,邪 去正复,寒热自消。患者发病具有恶寒、发热特点,与张仲景 记载少阳病“寒热往来”[4]的主证相似,柴胡味苦性平,入肝 胆,能透泄、清解少阳郁热,疏泄湿郁所化之热,从而达到解 除寒热目的;黄芩能清去少阳胆经之郁热,亦能清去湿郁所化 该患者反复恶寒发作3个月,每次测得体温在38 ̄C左右, 并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未能明确具体原因,且经抗生素 治疗无效。患者发病以恶寒为主要特征,发热反应极少,考虑 为正邪相争、邪毒偏盛、正气不支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终未期 患者肾虚不得而知;肾火衰,脾土运化无权,成为脾肾两虚证。 脾肾两虚,中气不足,脾失健运,内生痰湿;肾阳虚衰,膀胱 气化郁不利,无尿或少尿,湿浊内积,痰湿与邪浊郁积化热, 致寒热发作。脾肾两虚为本,湿浊为标。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l】提及“劳者温之,损者温之”; 李东垣【2J日:“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 之热,同时制止山萸肉及苁蓉等温补化内热;二诊时加土茵陈 宣通气机,芳香化湿,助甘温药物除去中焦之湿浊;三诊时加 矍麦清热除湿,利尿排浊,尿量增多,使水湿邪浊及郁热从下 排出;四诊时正气渐复,湿浊邪滞渐通,恶寒未见再发,唯腰 腿仍有酸软、疼痛,加川断补益肝肾,善后收功。患者脾肾得 补,正气恢复,脾得健运,清阳得升,湿浊郁热之邪自去,恶 寒、发热从此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发作。 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由此启发,本患者脾肾两虚, 需用甘温之品补其气以助其阳,脾肾阳气恢复,膀胱气化恢复, 脾土运化,水湿痰浊自能化去,郁热得解,寒热自除,所以拟 用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加味化裁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帝.黄帝内经[M].第二版.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83 [2】李东垣.脾胃论[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甘草等甘温药能补气助阳, 共同达到益气健脾、治疗气虚发热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 实:芪、参、术、草等补气药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如升高 白细胞,增强巨唑细胞的吞唑功能,促进抗体形成,诱发干扰 [3】赵连根,高淑娟,等.几类补益药对机体防御机能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医 杂志,1990,31(4):52 [4】张仲景.伤寒论[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素等,同时还有免疫双向调节的作用【3】。方中肉苁蓉、山萸肉 编辑:段苏婷编号:ER一14052636(修回:2015.01.05) 消化,陡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Treating peptic gastric ulcer in TCM dif.ferentiation …一 李勇 张艳 绥阳,5633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5)01.0121.02 证型:IDGA (绥阳县中医院,贵州中图分类号:11573.1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一2013年l1月收治的100例 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并将其分成中医辨证组(50例)和西医治疗组(50例),中医辨证组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 胃阴亏虚型、和肝胃不和等,分别给予治疗。给予西医组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中医辨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西医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 o中医辨证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2%,西医组有5例患者出现 恶心、呕吐症状,占10%,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渍疡效果显著, 患者不良反应少,受到患者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胃溃疡;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s of TCM diferentiation on peptic gas ̄ic ulcer.Methods: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CM differentiation group was divided into Piwei Xuhan type,Weiyin Kuixu type,Ganwei Buhe type,and was given TCM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Results:The total eficacy fin the TCM diferentiation group was better,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rP<0.05).There Was 1 case of nausea in the TCM diferentiation roup;ig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it was 5 cases,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尸<0.05).Conclusion: TCM diferentiation shows good effects,few adverse reactions,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Peptic gastric ulcer;TCM;Diferentiation;Treatment doi:10.3969 ̄.issn.1674-7860.2015.01.069 消化性胃溃疡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中溃 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是酸性胃液对黏膜的作用。患者通常上腹部 具有一定节律性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或反酸 等,也有相关专家表示消化性胃溃疡病发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 一l22.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5 Vo1.(7)No.1 调,传统治疗方式以西医为主,我院为增强疗效,特选取我院 2012年11月一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 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重,舌苔薄白,脉弦。本组患者以化瘀止痛、理气为主,选择 失笑散联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药方组成:砂仁、炙甘草各6g, 香附、延胡索、当归各12g,丹参15g,五灵脂及蒲黄各10g。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上述药方在各方基础上随症加减,另均加用白芨、瓦楞子、乳 香、没药以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1剂/d,早晚2次服用, 连续服用4周。 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l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胃溃 疡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4 ̄79岁,平均年龄 51.5岁,患者病程3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l2个月。100 西医治疗组:阿莫西林O.5g,甲硝锉0.4g,3次/d,连服 2周。奥美拉唑20mg,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3次/d。 连服4周。 1.3疗效评价 例患者中胃溃疡患者6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两组患 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尸>O 05),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临床疾病诊断依 据治愈好转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症 状消失,胃镜观察胃溃疡呈愈合状态)、好转(患者经治疗后, 症状基本消失,胃镜观察胃溃疡缩小至50%左右)、无效(患 1.2方法 中医辨证组:①脾胃虚寒型:患者多脉迟或沉,脘腹隐痛, 呕吐清水,舌苔淡,本型患者的治疗多以温和健脾和胃止痛为 主,选择黄氏建中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大枣13g,白芍15g, 者经治疗后,溃疡症状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胃镜检查溃疡缩 小范围少)。 1.4统计学分析 黄芪20g,桂枝及炙甘草各9g,白术、郁金、延胡索各12g。 ②肝郁气滞型:患者喜叹息,胃脘胀痛,痛无定处,嗳气频繁, 此痛大多因情志等因素造成,本型患者以止痛原则和疏肝理气 为主,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川芎9g,白芍、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 统计学意义。 柴胡各12g,炙甘草6g,香附、延胡索、郁金各lOg。③肝胃 湿热型:本型患者以泄热、和胃、疏肝为主,选择化肝煎加减 治疗,药方组成:青皮、黄连各9g,牡丹皮12g,甘草、吴茱 2结果 2.1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两组差异对比具 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l。 萸各6g,山栀子、陈皮、佛手各10g,白芍15g。④气滞血瘀 型:胃脘胀痛、太息善怒、嗳气吞酸、病情会因情志不遂而加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In(%)1 注:与西医治疗组相比,P<0.05。 2.2并发症分析 中医辨证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2%,西医组 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占1O%,两组差异对比具有 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 3讨论 胃有紧密的联系,在治疗过程中需依靠肝脏的疏泄作用来维持 其升降正常,缓解患者“胃脘痛”,如药方中的白术、党参等 有甘温益胃和健运之功效,陈皮、砂仁有祛湿理气止痛和健脾 和胃等功效,陈皮、枳壳、香附等有增加行气疏肝及和血止痛 之功效。本文研究中100例患者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 总有效率优于西医治疗组,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除了运用辨证治疗的同时,还应适当锻炼,保持 消化性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以周期性发作, 尤其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会持续时间较 长,继以较长时间缓解。此病患者还有烧心、反胃、暧酸、嗳 心情舒畅,合理调摄饮食生活等,这些对预防消化性胃溃疡起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气、呕吐胃肠道症状,食欲尚好,但会因饮食后病情发作而恐 惧食物,导致体重剧烈下降。少数患者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 经系统不平衡状态。目前,临床中采用西医治疗未能完全根治 此病L2J。而在中医领域,消化性胃溃疡的病症范畴是“腹痛、 胃脘痛、痞满”,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劳倦内伤、 损伤脾胃等都是导致该病的决定因素,本文所研究的中医辨证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效果显 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受到患者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和 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娅琳,吴晖.三联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23例[J].中国中医急 症,201 1,20(6):969—970 治疗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分型治疗,无论类型如何,或急 则治标,或标本兼治,或是治本为主等。 本文将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 肝胃湿热型、气滞血瘀型等。中医学认为,消化性胃溃疡和脾 [2]张红生.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治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 ,3 199.3200 编辑:段苏婷编号:EA 14050740(修回:2015.0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