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本文主要探讨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性的建议,一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出要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推动,但人类更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双重效应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手段。现代科技革命浪潮不断高涨,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科技的发展在直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一方面要肯定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恰当的利用科学技术对人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1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 生产力发展的显著特点是: 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主体劳动者; 由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
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 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日益成为主要劳动对象;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把生产力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 使之形成最佳状态的现实生产力。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科技与生产的融合, 给生产力的构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表现在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 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 还可以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科学。最终, 科学技术通过物、人和科学管理的途径进入生产力系统, 并使科技含量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不仅如此, 科学技术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 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正在成为一大门类产业,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突出, 而且必然成为知识社会中社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每一现代科学理论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 都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而且, 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 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飞跃。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和国民
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2 现代科学技术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支撑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 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趋势。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和决定性的要素, 而且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军事、教育、道德、精神等各个方面。新科学技术革命孕育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为例, 20世纪初科学技术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是5% ~ 20%, 50 至60 年代上升至50% , 80年代后达到60% ~80%以上。新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微观经济构成上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还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层面引发了革命。早在20世纪80~90年代,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 向其他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转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日臻成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网络的建立,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 而且使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 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现代交通、运输技术还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和全球范围的快速物流系统。
新科学技术革命还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兴起, 同时也是促使各类国际组织协调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 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特别是以信息、生物和纳米科技为核心的高技术为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
正如现代解释学之父狄尔泰所说,我们这一代人,脸上挂满微笑,眼角却是忧伤的。人类在微笑着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方便与富足的同时,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意味着人们更多地创造出人类所需的物质财富。但是,现实生活又确实存在着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们的需要、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当代,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然之后,人类却又失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具有全球性质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日益扩大,耕地、淡水、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必然减少;另一方面,人均收入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也造成人类整体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地球终于向人类亮出了黄牌。比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2006 年的暖冬甚至使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气象专业人士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 摄氏度。还比如,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全球1/4 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将要灭亡。伙伴们渐行渐远,人类将成为孤家寡人。再比如,淡水资源危机,全球一半以上的江河遭到污染,全世界40%的人口严重缺水。总之,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越来越少,冲突越来越多。从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来分析全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
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在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还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的情况下,无所顾忌地使用科学技术成果。恩格斯就曾经指出过,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违反自然规律,对自然随意施加手段,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到了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糟。此外,还有最新的基因技术
带给我们对未来的可以想象却不可以理解的景观和困惑,这些都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思考。
3.规避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几点对策
3.1科学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科技不是脱离人的一种特殊创造物,而是人创造的,科技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幸福还是祸患,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同时也应看到,科技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效应是主要的,负面效应是次要的。要用矛盾的观点看
到科技的两方面作用有其存在合理性,既不能因为有负面作用,而摈弃科技;更不能一味强调其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效应, 放弃人类在更高层次发展的机
会。总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科技和应用科技,趋利避害,在大力发
展新的科技中追求解决浅层次科技带来问题的方法,使科技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发展
3.2 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伦理教育和监督
要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必须强化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伦理责任, 他们应当尽力防止和排除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研究, 遵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不仅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而且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
现阶段,必须以人文价值为导向,使科技成果着眼于总体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既要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又要预防、控制其负面作用。在发展和应用科技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更要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评价,以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为了尽可能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应制定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只有当科学技术伦理原则以法律法规为保证才能减少科学技术活动中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只顾眼前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决策,并尽可能避免遵守道德规范者受损、不遵道德规范者渔利的不合理现象。同时,还应设立科学技术伦理监督审查机构, 该机构是以科学技术活动引发的负面效应或潜在的危险等为导向的, 使对科学技术行为的伦理评判成为一项贯穿于科学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工作组织。
4 结语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具体的做法有:首先,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克服眼前利益
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其次,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因此笔者认为,克服这种消极作用的途径不在于消灭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消灭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再次,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摆脱人类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