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患之间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当前医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对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了解,医院与医生卷入法律纠纷的情形非常之多,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医患法律纠纷以及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对于医生的公信度,影响到了和谐稳定的新型医患关系的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相对匮乏直接导致其在以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不能妥善的处理医患关系,为医疗纠纷的产生埋下隐患,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对医生权利的保护,亦不利于构建整体和谐稳定的新型医患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当今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与专业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的具体状况,讨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原因和类型,根据这种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帮助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机率,亦可以为医学院校进行相关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了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法,在随机抽取的课堂上发放问卷,由学生答完后当场回收。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泰山医学院临床临床医学系学生748人,其中包括08级临床专业604人,07级临床与英语双专业144人。男性410人,女性338人。调查人群年龄分布在19-23岁之间,平均21岁。问卷主要内容为:(1)对医学院校现有法律课程的看法。調查结果显示, 72.4%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 法律基础” 较有收获或者有一定收获。75.2%的学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医学法律的相关知识。(2)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被调查者中,60.1%的学生中学阶段只在政治课中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但内容非常少。对于医疗法律知识的掌握途径,有89.8%的同学表示仅仅通过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法律基础和卫生法学习相关知识。(3)对“考试和注册”的认知:对医师执业注册规定的理解一题,错误地认为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后执业的占30.3 %,表示不清楚的达34.6 %。(4)对职业规则及法律责任的认知:首先,在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方面。问卷中“教学医院带教老师,在就诊妇女没有行使知情同意权的前提下,擅让实习生观看妇科查体”一题,竟然有超过30 %的医学生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显而易见,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权的问题上存在盲点。(5)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如对医院随意采集血液用于患者,导致患方感染艾
滋病毒,而问责医院承担责任的案例模拟题,医学生的回答仍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答错“不应承担责任”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3.3 %、16.2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统计结果是使用SPSS统计软件做出的,这保证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及其反应出的问题
从分析结果来显示,医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在医学院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因为对与执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在面临相关问题时就不能迅速做出恰当的判断与反应,从而为医疗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医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院校对法学相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足。(2)学科发展不均衡:课程易被边缘化。医事法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实用性强,但其教育尚处于探索调整阶段,医学院校常以《法律基础》课程这种浅表的普及形式来替代专门的医事法学教育。(3)法律文化氛围营造不足。医学院校在宣传栏、广播等校园文化传媒中,多注重新闻、娱乐及学校活动宣传,相对缺乏对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引导,不利于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4)师资短缺。缺乏与医事法学课程相匹配的跨学科教师,导致学校常因人设课或不开课,随意性较大。(5)后天自我教育动力不足:身处象牙塔中的医学生,自认为距离进入社会、承担医疗活动风险尚有一段时间,以致缺乏装备法律意识的迫切感和动力。
3 解决方法和措施
第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法学教育。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到各个院系的管理和教学人员都要充分意识到法学学习对医学学生的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把大学生的医疗法学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高度来对待,纳入教学工作日程加以安排。有法律学专业教研室的院校可直接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增加改变教学内容,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无法律学专业教研室的院校应聘请法律专业客座教授进行教学。
第二,加强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疗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关于医德现象研究的学说。加强伦理学教育,一道学生加强对伦理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从而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医德行为,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良心。
第三,教师应当注重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联系其学过的专业知识理解医学实践与法律的关系。其次,在毕业前生产实
习的环节中要注意把学生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临床专业理论课的知识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问题相联系,更能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将来做临床医生的重要性。
第四,培养交叉学科教学人才:医事法学的教学,要求教师有驾驭医学与法学两方面知识的能力,贯通医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医学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传道授业解惑者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为课程的开设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 丁伟.首届中国医师论坛推出:职业医师要增强法律意识[N].人民日报.2002 ,4,27 (6)
[2] 刘振华.医疗纠纷防范与应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19-21. [3] 张娅妮.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应纳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J].医学与哲学.2005,26 (5):7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