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岩汇煤矿三级技能队伍培养体系

来源:星星旅游
国投昔阳公司黄岩汇煤矿员工队伍技能培养体系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煤战略,扎实推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全员素质专业化结合实际,制定本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六个标准”为手段,以变招工为招生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人才强煤战略,扎实推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从业人员素质专业化,建设一支忠厚吃苦、敬业奉献、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煤炭技能人才队伍,为实施全省煤炭工业“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以实行煤矿操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为前提,建设一支忠厚吃苦、敬业奉献、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煤炭技能人才队伍。 (一)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煤矿井下电气、井下爆破、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安全检查、提升机操作、采煤机或掘进机)操作、瓦斯抽采、防突、探放水等10个类别需要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的人员,下同)和班组长必须取得中级技能(四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到2015年底,其它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职业资格必须达到准入标准。

(二)煤矿特有工种(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除外)

煤矿特有工种(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除外)必须取得初级技能(五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2013年底,其它煤矿企业特有工种(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除外)职业资格必须达到准入标准。

(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高级技师。2015年底,全省煤矿特有工种取得高级技师技能(一级)《职业资格证书》达到0.27%以上;2020年底,达到0.37%以上。

2、技师。2015年底,全省煤矿特有工种取得技师技能(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2%以上;2020年底,达到3.5%以上。

3、高级工。2015年底,全省煤矿特有工种取得高级技能(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15%以上;2020年底,达到27%以上。

4、中级工。2015年底,全省煤矿特有工种取得中级技能(四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40%以上;2020年底,达到60%以上。 三、培养体系 (一)、从单位层面

1、实行变招工为招生

变招工为招生是从源头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扩大煤炭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煤炭企业职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其它煤炭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提高培养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煤炭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煤炭操作技能人才。制定相关措施,采取设立定向奖学金、偿还助学贷款、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煤炭职业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双证书”毕业生充实煤矿操作人员队伍。“十二五”期间,全省煤矿企业要逐步扩大招用煤炭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到“十二五”末,全省煤矿企业新招操作人员必须直接从煤炭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招用,实现变招工为招生。

2、完善煤炭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要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煤炭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形成山西煤炭特色的煤炭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化建设。煤矿企业要将年度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二是加强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条件。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培训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建立满足企业日常安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培训机构;三是落实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煤矿企业要按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5%提取教育经费,保证60%以上用于一线从业人员,并加大投入和倾斜力度,确保职业技能培训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四是积极开展校企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与煤炭职业院校的合作力度,签订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采取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技能人才,完善煤矿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3、加大煤炭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煤炭企业要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以企业职工培训机构、协作职业院校为载体,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开展岗前培训。要结合岗位技能的要求,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新录用和转岗的操作人员,通过自主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开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及从业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二是开展“师带徒”活动。煤矿企业要指定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老职工,对新上岗的职工开展不少于1年的学徒培训,全面适应岗位要求;三是加强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四是认真组织年度培训。煤炭企业要按规定组织年度全员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五是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充分利用全省已启动的技师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等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4、完善煤炭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山西省煤炭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负责全省煤炭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管理、监督指导、考核鉴定及颁证工作。各市、各国有煤炭集团要按规定设立煤炭职业技能鉴定站,根据鉴定许可范围、标准和程序,做好鉴定工作。要加强煤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考评员队伍建设,加大管理和培养力度,充分满足考评鉴定需要。各级煤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转变作风,深入企业,为煤矿操作人员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考评鉴定过程中要严密组织,严格鉴定程序和标准,认真进行把关,确保考评鉴定工作质量。煤矿企业要根据操作人员的技能状况,制定技能鉴定规划和年度计划,满足职业资格准入要求。

5、健全企业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坚持“人才强煤”战略,确立“操作人员也是人才”的人才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创新煤炭人才工作机制。煤炭企业作为人才工作的主体,要切实做好“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工作,解决好“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问题,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吸引、培养、使用、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二是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要结合全省煤炭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形成覆盖全省煤炭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营造“百个工种大比武,百万职工争状元”的浓厚氛围,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广泛开展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岗位练兵为手段的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和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以安全为中心,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的个人安全技能帐户、安全结构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分配办法。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鉴定、待遇成系列,安全、业绩、技能、收入相结合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对各类技能人才,要落实相应的津贴补贴。在岗的技师、高级技师应分别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对待;四是加大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奖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不断提高各类技能人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要重奖各类革新创造、技能竞赛和特殊贡献人员,充分调动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6、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实现从业人员素质专业化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新招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岗位准入标准的要求进行招录。现有操作人员未达到职业资格准入标准要求的,要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办学、自主培养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准入标准,对期限不能达标的操作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或清退。政策性安置人员,应经过煤炭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培训,达到职业资格准入标准,方可安排上岗。

(二)从生产部门层面

各区队队长, 从部门长远着想,以班为单位, 建立技能人才阶梯,选好副队长和班长, 并建立以老带新, 以师带徒制度。制定相应制度与矿上体系相统一。 (三)从班组层面

选好, 班组长的同时,班长与员工接触更多, 更直接,了解更全面。 因此适当放权,给班长用人权,工资分配权。 班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利用班上或班后时机,手把手教,对于表现好的,在工资分配上进行倾斜。

班里不定期进行技术比武,提高员工学技术、比技术上台阶的浓厚氛围。

黄岩汇煤矿

2015.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