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TPPA、TP-ELISA、TRUST试验在梅毒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TPPA、TP-ELISA、TRUST试验在梅毒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来源:星星旅游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1月第32卷第l9期Int J Lab Med,November 2011,Vo1.32,No.】9 ・2275- 周出现症状口]。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脓疱 疹、脱皮、斑丘疹)、黄疸、慢性鼻炎、贫血、脑膜炎、肠梗阻或出 血、间质性肺炎、肺脓肿、骨骼损害等[4 ]。 本组7O例母亲临床确诊梅毒阳性的新生儿中,7O例TP— (4)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而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66 无临 床症状,取材查到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也不高,所以梅毒血清 试验是先天性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而TP—IgM抗体更是可靠 的检验指标[ 。 参考文献 [1]陈涵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5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 14(1):22 23. PA全部阳性,其中26例TRUST阳性,TP IgM阳性有18例。 TPPA检测的是梅毒IgM和IgG的混合抗体,而血清中TP的 IgG抗体,由于IgG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胎盘,不能判 断患儿体内的TP IgG究竟是来源于母体还是自身所产生。 因此,TPPA阳性的新生儿尚不能确诊感染梅毒。而TRUST 是检测梅毒的抗类脂抗原的抗体(反应素),主要是IgG和IgM [2]Walker DG,Walker OJ.Forgotten but not gone:the continuing scourge of c0ngenitalsyph lis[J].Lancet Infect Dis,2002,2(7): 432-436. 型混合抗体,反应素亦可通过胎盘到胎儿血中,如胎儿末感染, 出生3~4个月后可自动转阴,如果滴度不减或反而上升,或高 E3]Hollier LM,Cox SM.SyphilisEJ ̄.Semin Perinatol,1998,22(4): 323 331. 于母体的4倍以上,即可诊断为先天性梅毒,所以TRUST有 助于鉴别先天性梅毒。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最早期产生的抗 体,由于IgM相对分子质量大,母体产生的IgM不能通过胎 [4]Ajayi NA,Marven S,Kaschula RO,et a1.Intestinalulceration,ob— strue tion,and haemorr hagein congenital syphilis[J ̄.Pediatr Surg Int,1 999,15(6):391 393. 盘,故如新生儿体内检测到TP—IgM抗体,则可诊断其为先天 性梅毒,所以TP—IgM抗体成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和判 断疗效的可靠方法。 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积极的产前检查及孕期 梅毒治疗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重要措施。大约4O 未经治疗 的初期或2期梅毒孕妇流产或婴儿在围生期死亡 。先天性 75]Bell c,Taxy J.Pulmonary abscessesin congenital syphilis[J]. Arch Patho 1I ab Med,2002,126(4):484—486. E6]Mobley JA,MeKeown RE,Jackson KL,et a1.Risk factors forcon— genital syphil ninfants of women with syphilisin South Carolina [J].Am J Public Health,1998,88(4):597—602. 梅毒诊断依据:(1)家族史及其母体患梅毒;(2)典型损害和体 征;(3)从损害、鼻分泌物或胎盘脐带上取材查到梅毒螺旋体; ・(收稿日期:2011-06 11) 经验交流・ TPPA、TP—ELISA、TRUST试验在梅毒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周先军 (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ELISA)、梅毒甲苯 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测诊断中的联合应用及在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PPA、TP-EI ISA、TRUST 检测650例患者血清,其中术前检查患者血清198例,临床确诊梅毒患者452例。另对其中29例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试验检 测跟踪,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在452例临床诊断为梅毒的患者中,TPPA试验全部阳性;TP-ELISA试验阳性 450例,假阴性2例;TRUST试验阳性208例。在术前检查患者中TPPA假阳性l倒,TP—EI ISA试验假阳性l例,TRUST试验 存在部分假阳性结果。29例梅毒患者治疗后,TRUST滴度下降或转阴者23例,上升3例,无变化者3例,而TPPA、TP El ISA 治疗前后均为阳性。结论项指标。 TPPA、TP—ELISA对疑为梅毒患者有确证作用,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而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对于梅毒高度怀疑患者,而TP—ELISA试验阴性者应用TPPA复查。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的一 关键词:梅毒; 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 血清试验 DOI:10.3969/j.issn.1673—413O.2O¨.19.O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673 4130(2011)l9 2275 03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形势严峻,呈上升趋势。据报道 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TP—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TRUST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 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 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厂商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 试验均设阴阳质控对照。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 位[ 】。目前大多数医院检测梅毒常用的方法为梅毒甲苯胺红 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TP—ELISA)、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为更好、更快、更准确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梅毒,现将这3种方 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3.1 TPPA试验 室温条件下,在u形板上用稀释液将每 份血清样本稀释,加人致敏粒子或未致敏粒子,静置2 h后观 察结果,加致敏粒子孔大于或等于1:80为阳性。 1.3.2 TP—EI ISA试验 在每孔加入待检样本、酶标试剂各 5O I ,轻轻振荡混匀、封板,37℃水浴30 rain,洗板5遍,扣 干。每孔加人显色剂A、B液各5O“L,混匀、封板37℃,15 1.1一般资料对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该检验中心 进行梅毒检查的452例临床梅毒患者和198例术前检查患者 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仪器与试剂上海热电MK3型酶标仪,TPPA试剂为日 min再加5O I 终止液混匀比色,酶标仪波长450 nm,空白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1月第32卷第19期Int J Iab Med,November 2011,Vo1.3 №. 调零,读取吸光度(A值),A<临界值为阴性,A≥临界值为 阳性。 3讨 论 近年来,我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快速上升 加5O I 待检血清在纸卡的圆圈 趋势,从1999 ̄2009年发病率年均增长14.3 ,可见我国梅 毒流行形势日益严峻,控制任务艰巨[1 】。 TRUST既可进行定性也可进行半定量试验,定性试验主 1.3.3 TRUST定性试验内,用盒中的专用针头,垂直滴加TRUST试剂1滴,以100 r/ arin离心8 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凝集情况,凝集为阳性。 TRUST半定量试验:对检测样本进行倍比稀释,按定性试验 方法进行检测,以最大稀释倍数凝集处作为最终滴度。 2 结 果 要用于I、Ⅱ期梅毒筛查。半定量试验主要用于疗效观察,通 过表5可以发现,TRUST滴度的变化可以较好反映出梅毒患 者的治疗效果,其在梅毒疗效观察中有重要作用。当TRUST 检测结果前后两次滴度上升4倍或以上时,可作为判定复发、 再感染的指标。但通过表4显示,其在梅毒不同感染时期,特 2.1在452例临床确诊为梅毒患者(梅毒诊断参照1995年卫 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梅毒诊断标准)中TPPA阳性452例,TP— ELISA阳性450例,TRUST阳性208例。TP—EI ISA有2例 阴性,而TPPA检测结果为全部阳性,对该样本进行稀释,再 进行TP—ELISA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证实为m清中梅毒特异 性抗体过高而出现前带效应造成原倍血清TP—El ISA试验为 阴性。TPPA阳性,TRUST阴性共244例,经与临床沟通,均 是既往梅毒感染者。198例术前检查患者,出现TRUST阳性 5例,其中1例结肠癌患者术前检查TPPA、TRUST、TP ELISA同为阳性,而术后均为阴性样本,后结合临床证实为假 阳性样本。其余4例后经临床证实,排除梅毒患者。对其中 29例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跟踪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治疗1 个疗程后,TRuST滴度下降或转阴者23例,无变化3例,滴 度升高3例。而TPPA、TP—EI ISA测定结果治疗前后均为阳 性。见表1。 表1 452例梅毒患者TPPA、TP—El ISA、和 TRUST试验结果比较[ ( )] 2.2 TPPA、TP ELISA和TRUST试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 较。见表2~5。 表2 TPPA试验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表3 TP—EI ISA试验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n) 表5 29例梅毒患者治疗后TRUS3’滴度试验结果 别是Ⅲ期梅毒或潜伏期梅毒时灵敏度较低。在很多报道中也 指出TRUST等非特异性抗原试验因其是针对磷脂的抗体,在 某些传染病及胶原病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 3 。 TP—EI ISA是利用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混合抗原检测人 体内相应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其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 从表3可看出,灵敏度、特异性均能达到99 以上。但方法学 上的原因,当待检血清内抗体含量过高,会出现前带效应,造成 假阴性结果,影响临床判断。 TPPA可作为确认试验_4]。虽然TPPA试验灵敏度、特异 性均较好,但用于半定量检测时,其操作比较繁琐,反应时间较 长,不利于快速检测。另因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人体内存 在时间较长,降低速度慢,有的个体甚至会终身存在。所以建 议临床不用TPPA试验结果作为梅毒疗效观察指标。 综上所述,现在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方法较多。 各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1)TRUST等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试验操作简便,灵敏度特异性较低,且有假阳性结果,主要适 用于疗效观察,判定复发及再感染的监测。梅毒患者经足最规 则治疗后还应定期观察,包括全身体检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 清学试验(TRUST试验等),以了解是否治愈或复发。梅毒治 疗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2~ 3年。如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定度升高四倍(如由 1:2升为1:8)属于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均应JJl1倍鼍复 治。超过2年血清不阴转者属于血清固定,如无l临床症状复 发,是否再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无论再治疗与否-』】 作神 经系统检查及脑脊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神经梅毒 。 (2)TP—EI ISA试验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好,但可能出现前带效 应造成假阴性结果,对于临床高度疑为梅毒患者而Tf)_E1 ISA 试验阴性者,应对血清样本稀释后再检测或采用TPPA试验 复检,稀释时可作梯度稀释,防止因抗体滴度过高而稀释倍数 不足带来的假阴性。(3)TPPA试验灵敏度、特异性都很好,fH 其操作比较繁琐,反应时间长,不便于快速检测。所以为提高 梅毒检出率,检验科最好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检测(非特异性 抗原试验与特异性抗原试验各一种)。另因试验方法及一些干 扰因素原因,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只提示所测标本中有 类脂抗体或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患者感染梅毒螺 旋体的绝对依据,阴性结果也不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 。所 有检测结果都应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 则》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 p华人民共和国 生部.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1995, GBl5974.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一].3版.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47—650. [3]杨屯新,曾劲峰,许晓绚,等.m液筛查中梅毒实验方法适片】性探 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l1 6 i 20.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1月第32卷第19期Int J Lab Med,November 2011,Vo1.32,No.19 [4]黄永梅.TP—EI ISA、TPPA和TRUST、RPR梅毒检测方法的比 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I2(8):88—89. 价值分析口].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I):59—60. [8]石玉萍,李瑞莲,王淑春.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 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3种试验方法的 [5]郑春苏,黄湘宁,冯彩莲.TRUST滴度与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 诊断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8(3):67—68. 比较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4):379—380. [9]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 年)Es].2O10:52. (收稿日期:201O一10—09) [6]罗晓红,段朝晖,潘昆贻,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 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 医学杂志,2007,9(3):21 9-221. I-7]沈洪远,余伟,吴敏霞.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经验交流・ 某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杨蔚蔚 ,张玲 ,陈慧娟 ,程俊峰 ,胡春明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1.免疫室;2.分子病理室 510030) 摘 要: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东地区 的4O例结直肠癌患组织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测序法对患者K—Ra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4o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现4种K—Ras基因突变类型,包括密码子12位点GGT—GAT、GGT—GTT、GGT—TGT突变 以及13位点的GGC-- ̄GAC突变,K-Ras基因突变率为35.00 。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东地区 结直肠癌患者K Ras基因突变率为35.O0 (14/40)。密码子12位点GGT— GAT是突变热点,占突变的93 ,结直肠癌K—Ras 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K—Ras基因; 突变检测 D0I:i0.3969/j.issn.1673—413O.2Ol1.19.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O(2O11)19-2277—0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改变 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 活,研究表明,K—Ras癌基因的激活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 切相关,4O 的患者K—Ras基因发生突变 ]。K—Ras基因以点 表3。 表1 40例结直肠癌中发生突变的的百分率 突变为主,突变热点位于第2外显子的12、13密码子 。为探 讨广东地区结直肠癌中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模式以及 突变特点,现采用PCR扩增加测序法对患者标本中K—Ras基 表2 14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各个位点的突变率 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广东地区各个医院送往金域检验中心的 结直肠癌患者的蜡块标本4O例。其中结肠癌28例,直肠癌 12例,男女性比例5:3;最大年龄7O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 年龄58.5岁。每个蜡块均由病理医师检验,其中所含肿瘤组 织都超过5O 。 I.2检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测序法对患者K—Ras 基因进行检测。主要材料与试剂PCR体系:2×Taq PCR MasterMix(#KT201)购自Tiangen公司;FFPE DNA提取试 剂盒(cat#56404)购自QIANGEN,100 bp DNA Marker 表3 40例结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的关系 (DI 100)购自上海天为时代有限公司;TBE等均参考《分子克 隆》附录部分配制;琼脂糖、胰酶、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乙 酸、溴化乙啶等,主要购自Gibico公司。PCR产物采用直接测 2.4 40例结肠癌患者中K Ras基因突变与性别的关系 见 表4。 序列,由Invitrogen公司完成双向测序。 1.3统计学处理2结 果 采用Y。检验进行统计。 表4 4O例结肠癌患者中K Ras基因突变与性别的关系 2.1 40例结直肠癌中发生突变的的百分率 见表1。 2.2 14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各个位点的突变率 见 表2。 2.3 40例结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的关系 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