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重点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公布日期】2010.11.22
• 【字 号】陕发改高技[2010]1928号 • 【施行日期】2010.11.22 •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陕发改高技〔2010〕1928号)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管委会,有关单位:
为积极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委制定了《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发展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化和产业链项目储备和组织工作。具体申报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申报指南
目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软件与服务外包
1.1.1.重点发展面向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金融服务、教育旅游、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软件和应用中间件;面向政府应用的电子政务软件;面向网络游戏、网络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创意软件。
1.1.2.重点发展面向信息家电、通信设备、手机终端、导航终端、汽车电子、工控设备、仪器仪表、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嵌入式应用软件。
1.1.3.重点发展面向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安全软件。 1.1.4.重点发展面向海外市场的软件外包、商业流程外包等业务。
1.1.5.重点发展面向社区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增值服务等方面的电子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面向金融、保险、档案、出版、电力行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备灾等服务业务;面向测量测绘、电子地图行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与数据处理业务。
1.2.通信
1.2.1.重点发展固网与宽带移动通信设备、移动互联设备、FTTX系列光纤接入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等互联网通信产品。
1.2.2.重点发展移动基站天线、智能天线、直放站及基于WCDMA、TD-SCDMA和WAPI的系统、终端、核心芯片及测试设备,以及智能手机等无线通信产品。 1.2.3.重点发展微波传输设备、短波天线、无线扩频与小容量PDH微波产品、有源微波、毫米波子系统、室外单元ODU等微波通信产品。
1.2.4.重点发展星载通信设备、地面卫星通信设备、多模导航接收终端、智能导航终端产品等卫星导航通信产品。
1.2.5.重点发展SDH/XDSL测试仪、光/电缆故障测试仪产品等通信测试产品。 1.3.半导体照明
1.3.1.重点发展碳化硅炉、MOCVD设备等。
1.3.2.重点发展碳化硅外延片、GaN外延片、蓝/白光LED,大功率LED驱动和电源管理芯片等。
1.3.3.重点发展大功率高亮度LED封装,LED封装材料、半导体照明灯具等。 1.3.4.重点发展大功率高亮度LD(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半导体红外照明器件和应用系统等。 1.4.新型电子元器件
1.4.1.重点发展高频率小间距、高低频混装、表面贴装、宽带、多功能、模块化、智能化的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射频微波器件、高性能耐环境宇航级电连接器、特种通信光缆、特种连接器、片式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等高端电连接器。 1.4.2.重点发展片式滤波器、片式复合网络、片式电位器、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器、片式压敏/热敏电阻、片式电感、LTCC集成无源元件、片式压电陶瓷器件、MOSFET,片式三极管等片式元器件。
1.4.3.重点发展激光点光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纵向双扩散型场效应管VD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栅控晶闸管MCT、巨型双极晶体管GTR、晶闸管、整流器模块、快恢复二极管FRD、大功率晶闸管与GTO模组、氮化镓射频器件、整流器件、肖特基器件等新型半导体器件。
1.4.4.重点发展各种压力、温度、加速度、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激光距离传感器、MEMS传感器、声光报警探测器、火灾温感探测器等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
1.4.5.重点发展LCD玻璃基板与显示器、显示控制模组、彩色滤光片、新型背光源、彩色液晶、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
1.4.6.重点发展光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等光通信器件。 1.5.集成电路
1.5.1.重点发展卫星导航芯片组、CPU芯片、LCD/LED驱动系列芯片、DTV后处理芯片、TFT LCD驱动芯片、PDP高压驱动芯片、IPTV自适应以太网接口芯片、DAB(DMB)数字广播电视接收机芯片、计算机数据安全保护芯片、双通道异步串行通信收发器芯片、电源管理系列芯片、3G,4G通信芯片,与光通信芯片、智能卡芯片、智能玩具专用SOC芯片、电表计量芯片、汽车专用芯片、航天航空与工业控制专用SOC芯片、智能手机SOC芯片、物联网芯片组等。
1.5.2.重点发展面向特种工艺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大规模芯片级封装、多芯片组装(MCM)的新型产品封装等。
1.5.3.重点发展封装与测试设备、晶体生长设备、筛选与老化设备等专用设备。
2.节能环保产业
2.1.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等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成套设备;冶金、炼焦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及机动车尾气净化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垃圾、工业废弃物及污泥处置设备;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遥感遥测、监控技术与设备等。
2.2.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发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治理设备;油页岩、高岭土以及有色、稀贵金属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和装备;煤层气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发电技术和装备;冶金、化工、造纸、食品、印染、纺织等行业余热余气循环
再利用设备,以及废气、废液、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 2.3.环保服务
重点发展水体、大气、噪声、固废、生态、环境监测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自动连续监测等方面的专业化运营服务;环保设备生产、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等一体化集成服务。
3.生物产业
3.1.生物医药 3.1.1.生物检测试剂
重点发展预防、诊断威胁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传染病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肝炎、结核病、肺炎和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疫苗的升级换代;在传染病检测、疑难病临床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环保检测等领域应用的生物芯片。 3.1.2.创新药物
重点发展治疗性抗体、多肽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人血代用品、急救药物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缓释、控释、靶向、透皮、粘膜给药制剂等各类新型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 3.1.3.现代中药
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原料药、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药剂型的改造和二次创新,治疗心血管、肿瘤、肝炎、骨质疏松、血液病、肾病、胃消化等疾病的中成药开发。 3.1.4.生物医学
重点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人造皮肤、人工骨、心脏起搏器、激光治疗仪等器件及制备技术;低成本易操作的社区和家用医疗器械等;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3.1.5.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重点发展利用组织培养、细胞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繁殖、保育、修复和利用优势特色生物资源。 3.2.生物育种 3.2.1.农业良种
重点发展优质高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杂交油菜、苹果、猕猴桃等农作物良种,以及作物遗传改良、超级品种选育等农作物良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转基因和抗逆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秦川牛、关中奶山羊等畜牧良种的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
3.2.2.林业新品种
重点培育抗虫、高产、优质基因工程速生用材林和经济林新品种,具有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新经济林木和压碱抬田的生态渔业技术,含油量高且速生的林木新品种。 3.2.3.中药材良种选育
重点发展道地名贵大宗药材良种选育,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良种质的保存与繁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分子中药育种及产业化。
4.航空产业
4.1.民用飞机及航空器
重点发展新型先进涡扇支线客机,改进、改型现有涡桨支线客机;新型先进民用货机,改进、改型现有涡桨货运飞机;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含无人驾驶飞行器),多用途通用飞机和专业用小型、超小型飞机(含无人驾驶飞机)。 4.2.航空发动机
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及系列衍生产品,以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 4.3.航空零部件、装备及机载系统
重点发展机身、机翼、起落架、机轮刹车等航空大部件及其转包生产;航空非
标设备、地面设备以及工艺装备等;飞行控制、惯性导航、机载计算机、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等机载系统。 4.4.现代航空服务业
重点发展航空改装维修,航空软件服务外包,空勤和地勤培训,空乘培训,航空旅游,航空科普等现代航空服务业。
5.航天产业
5.1.航天运载动力
重点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性能、无毒无污染轨道姿态控制发动机和各种长寿命高性能电推进发动机,可满足信息航天装备需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5.2.卫星及卫星应用
重点发展应用卫星用转发器等卫星有效载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SAT系统、应急通信及城市应急减灾系统等卫星通信产品,开发基于北斗二代的导航芯片、BD-2与GPS兼容型的导航设备,发展遥感数据的挖掘及相关业务。 5.3.航天高技术应用
重点发展装备用计算机、特殊工况计算机、电动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航天电子; 重点发展双金属复合管、防雹火箭、特种高压耐蚀泵阀、汽车变速箱电子阀、生物化工、印刷机械、金属及非金属密封材料等设备及产品。
6.新材料产业
6.1.高性能结构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先进轻合金材料、部件、装备及高端应用产品。
6.2.先进复合材料
重点发展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制品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先进复合材料。
6.3.电子信息材料
重点发展电子级晶硅材料、平板显示材料、电子浆料和其它电子专用材料。 6.4.新能源材料
重点发展单晶硅、单晶硅片(棒)等太阳能级硅材料,核电设备专用新型稀有金属材料等。
6.5.新型功能材料
重点发展高质量钼及钼合金、新型生物材料、稀有金属粉末及金属多孔材料和其它稀贵金属材料。
7.新能源产业
7.1.太阳能
重点发展多晶硅切割机、拉晶炉等硅材料加工专用设备,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技术及专用设备,新型光热发电系统等。 7.2.风能
重点突破1.5兆瓦风电机组集成制造技术,开发2兆瓦以上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发展风电整机装备和零部件配套等。 7.3.生物能源
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垃圾发电、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设备。 7.4.核能
重点发展核电应急发电机组、稳压器、蒸发器支撑、主泵支撑、压力容器、燃料运输系统等装备,以及核级锆棒材、管材、核燃料等。
8.新能源汽车
8.1.电动汽车
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8.2.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充电桩和充电站系统。
8.3.其它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燃料电池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