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师伴我行

名师伴我行

来源:星星旅游
名师伴我行 ◇蘑 难 借鉴,是一种教学的手法,智慧地借鉴名师 的语文教学艺术,更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 途径。借鉴,关键是要借鉴教学的思想、主张、方 式等。面对新课程,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得到学生的认可、如何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 深刻的印象,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 能从名家的教学艺术中借鉴些什么呢? 一密不可分;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的作文思 维训练,这恐怕和他个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 对思维乐趣的体悟有关;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 荣的戏剧教育、远足体验,与她个人对表演的体 会、对亲历现场的体验有深刻的关联等。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中学特级教师邓彤带领 他的语文教研组有序开展的研究对我很有启发。 这些问题包括:文学作品教学、文言文教学、议论 文教学、说明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语 文综合实际活动教学、试卷分析讲评教学。每一 个教学板块又包括八个栏目:理论前沿、教材分 析、教学设计、自我反思、教学一得、示范观摩、评 、学习他们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激发学生自身对语 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动 起来,愿意学、乐于学、最终学会学。全国教育系 统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钱梦龙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叶圣陶先生有句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由‘扶’到‘放’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 由此看出,名师思考的核心问题不是怎么将 一课交流、总结模式。 三、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名师自身都具有出色的语言和文学素养,这 是“巧媳妇能炊的米”。 篇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教给 学生,不是怎么教学生回答一类的题目,而是怎 赵谦翔对《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离骚》的熟 读背诵让人敬佩不已。他有一段话对我们很有教 益:“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背’功至高无上。教 师‘背’功过硬,则‘身教’胜于‘言教’,有利于激励 学生的诵读热情。但‘背’功的最高价值在于:只 有‘背’下来的古诗文,才是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 也只有让古诗文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自 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怎么让学生学会自己读 书,怎么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甚至是提课题,怎么 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好。 二、学习他们思考的习惯和研究意识 名师都有思考的习惯,坚持并发扬自己的 个l生,在f电f『丁是青年教师的时候不盲目跟风于名师。 如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强调文言文的 熏陶和濡染,这和他个人对古诗文的偏好与研究 己的肌肉筋骨,才能涵养‘文气’,减少‘匠气’,才 能得心应手地‘传道、授业、解惑’;读起来得心,讲 起来得法,练起来得当,导起来得力。像王国维、 作者简介:唐雁,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教师,E—mail:1604376524@qq.com(宁夏银川,750002) ∞基础教育参考・2013/23 朱自清、叶圣陶、刘国正、钱梦龙、于漪等大师,一 般人之所以难以企及,就是因为他们自己首先就 是学者、诗人、作家,文气十足,底气充沛,自然是 怎么教怎么顺、怎么教怎么好!”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孙双金 的语文教学能得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 得高效,究其源,不能不认为是他对“情智语文”的 追求,是在语文教学“情智融通”中所显示的魅力 和张力。但当我们赞叹孙老师的情智语文课堂如 此美丽的时候,却鲜知这背后孙老师的长年 和苦心求索。他在《练功・练艺——我的成长道路》 一文中有许多动人的记载,不说他的“练音”(学普 通话)、“练话”(练表达功能)等,光说他的“练字”, 其功夫不异于“铁棒磨针”。孙老师写字是弱项,但 他并没有回避,而是正视它,投人了El积月累的苦 练。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他除了每天练一篇毛笔 字外,还在办公桌旁的黑板上开辟了属于个人的 “练字栏”,每天用正楷粉笔字写一首古诗,请办公 室的老师指出不足,从笔画到结构,从布局到行款, 一一过关。这个练字栏竟坚持了好几年,硬是练出 了一手工整严谨而又不失飘逸秀丽的硬笔书法。 四、学习名师艺术地处理教材 1.学会抓教材的关键细节 钱梦龙先生是上海乃至全国语文界的前辈, 他有个经典教学细节。授《愚公移山》时,他精心 设计了一个细节。他问学生:“来帮忙干活的那个 小孩,他的爸爸哪儿去了?他有爸爸吗?”这一问, 一下子把“孀妻”引了出来。 问得巧妙,这才是真艺术。课堂上一个小小 的提问,往往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学会抓教材的矛盾与核心 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在一个大礼堂讲《分 马》。那一天来听课的老师特别多,甚至挤满了主 席台。宁老师不愧是大家,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 题:“同学们想一想,题目叫‘分马’,合适吗?你能 不能给课文换一个新题目?”一语激起千层浪,学 赣 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了,课堂在几分钟的沉默后, 开始了“分驴”、“分牲口”的争论与理由的陈述。 他执教初中一篇新闻体裁的文本时,提出两 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课内容?你能 不能用一段话概括本课内容?实际答案就是文章 的题目和导语,而这正突出了新闻的特点。 3.学会激情地投入课堂教学 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调动学 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试想教师在课堂 上面无表情,精神萎蘼不振,说话有气无力,怎能 指望学生精神饱满、积极思维、畅所欲言?清华附 中特级教师韩军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全身心 地投入,激情满怀,把课上得高潮迭起,魅力四射。 《南来北往》教学伊始,韩老师的激情配乐诵读深 深地震撼了所有在座老师的心,学生更是陶醉其 中。韩老师旨在通过自己的激情朗诵,彰显自身 魅力,吸引在座的学生。这也在告诉我们,语文课 上教师首先应该真情投入,学生才能投入其中。 4.学会个性地挖掘教材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这法儿那法儿, 不认真钻研教材就没有法儿。”[31于老师在细微处 下功夫,研究教材充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 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 雅号。 名师的教学艺术可以指引青年教师前进的 航向,给予我们力量,增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在 借鉴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课 堂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生涯的更高境界。旧 参考文献 『11王玉强.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 性解读『M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1闫祯.有效学习指导『M1.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f31于永正.于永正文集『C1.北京: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 颖) 基础教育参考・2013/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