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现在

浅谈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现在

来源:星星旅游
浚 李淌激滥 婷 马丽 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地西部,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 岭山脉与第二阶梯(黄土高原)向第一阶梯(青藏高 原)过渡的交叉地带,水热同期,光照充足,气候的边 际效应非常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徐纬英教授根据中 国引种栽培油橄榄试验反复论证确定,陇南市白龙江 流域的河谷及半山地带是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之 一。 一、基地现状 (一)可用于种植油橄榄的土地资源现状 根据陇南土地利用现状统计,陇南总土地面积 4178.50万亩,其中耕地855.30万亩,园地25.30万 亩,林地2046.87万亩,牧草地627.50万亩,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60.26万亩,交通用地18.12万亩,水域 47.61万亩,未利用地497.54万亩。陇南市各县区适 宜种植油橄榄的区域面积有1 18.394万亩。 (二)基地面积与产量现状 2000年以前,陇南只有武都区种植了2.27万亩 油橄榄,到2009年已发展到武都区、宕昌县、文县、西 和县、礼县共种植15.5万亩。宕昌县虽然从2001年 就开始种植油橄榄,但挂果面积很小,文县2004年试 种274亩后,从2007年才开始规模种植,这两个县没 有产量数据,因此陇南油橄榄鲜果产量及橄榄油产量 都为武都区的产量。2009年鲜果产量2682吨,生产 初榨橄榄油402吨,产值4827万元。在武都油橄榄产 区,油橄榄种植农户油橄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以 上。 (三)基地分布范围 2000年以前,陇南只有武都区种植油橄榄。2001 32莲研究与探索 亘三 年油橄榄种植区沿白龙江河谷向西北扩展到宕昌县 沙湾镇,2004年又沿白龙江河谷向东南扩展到文县。 为了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陇南于2006年在康县、两 当县、2007年在西和县、礼县建立引种驯化点。 武都区是陇南油橄榄的主产区,多数种植在白龙 江河谷,为了扩大油橄榄的种植面积,武都区于2003 年起开始扩区驯化试验,陆续在白龙江支流——北峪 河流域的安化、柏林、马街、汉林种植油橄榄,进行引 种试验。 陇南油橄榄种植面积大于2万亩的乡镇有1个, 种植面积在1.5万亩 2万亩的乡镇有3个,种植面 积在1~1.5万亩的乡镇有3个,种植面积在0.5万 亩~1万亩的乡镇有3个,种植面积在0.5万亩以下 的乡镇有29个。 (四)、基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现状 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 (2005年第176号),批准对武都油橄榄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武都区的角弓、石门、两水、坪 垭、城郊、城关、东江、汉王、桔柑、透防、三河、外纳、玉 皇、郭河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武都油橄榄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武都区质量技术 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称“产地产品保护”,于 1999年开始在我国开始实行,这项保护制度已经成 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特色产品质量,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和产品出口的有利措施。《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作了明确的规定:“是指产自 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 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 橄榄茶、橄榄酒等6大类40多种产品。最大的加工企 业——祥宇油橄榄公司已通过ISQ9000、ISQ14OOO、 HACCP、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QS认证、GMP生 产许可证证书;祥宇公司和田园公司都拥有GMP净 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因此地理标志产品的象征 是它的专用地域标志,地域标志也意味着产品的声誉 和身价。有利于产品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积极参与市 场竞争,并通过认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保护。 此外,武都区大湾沟油橄榄工作站被命名为“国 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推广基地”;武都区将军石油橄 榄科技示范园先后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命名为“国家引 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 化车间。在9家企业中有7家进行油品加工,设计加 工能力为7930公斤/小时,按每天工作20小时计 算,在油橄榄采收期一个月内,可加工4758吨油橄榄 鲜果,就目前陇南油橄榄基地产量看,可以满足加工 需求。但目前陇南还有52.4%的基地未进入产果期, 为“948项目试验基地”、被中国林科院确定为“全国 油橄榄种质资源及丰产栽培研究基地”、被国家质检 总局命名为“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引入品种及良种苗木生产状况 (一)71入的品种 陇南市先后从陕西汉中、城固、湖北武汉、江苏南 京、连云港等地引进油橄榄品种58个,目前保存28 个。 (二)良种选育状况 从1978年引种油橄榄以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 良种选育工作,只是通过生产实践,从引人品种中筛 选出主栽品种13个。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佛奥、 莱星、皮瓜尔、阿斯、科拉蒂那、戈达尔、皮削利、小苹 果、配多灵、鄂植8号、九峰6号、钟山24、城固32。前 9个品种为从国外引入品种,后4个品种为我国在引 种驯化点中利用实生苗选育的优良无性系。 (三)良种基地建设状况 陇南目前没有规范的油橄榄良种基地,大湾沟油 橄榄示范园和将军石油橄榄科技示范园承担着陇南 油橄榄基地良种苗木生产任务,生产良种接穗和插 穗。 (四)良种苗木生产能力 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位于武都区两水镇,育苗面 积100亩,年生产良种苗木56万株。 将军石油橄榄科技示范园位于武都区汉王镇,育 苗面积300亩,年生产良种苗木400万株。 三、产业现状 (一)加工企业现状 目前,陇南油橄榄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已建成9 家国有和私营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公司,加工设备齐 全配套,具有较好的产品加工能力,可生产食用橄榄 油、保健油橄榄软胶囊(丸)、系列化妆品、洗涤用品、 将来随着基地陆续进入产果期及盛产期,加工需求会 大增。 (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陇南市成立了油橄榄开发中心、武都区还设立了 油橄榄产业办公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多人,同时 还成立了陇南油橄榄开发协会,有个人会员92人,团 体会员5个。近年来,油橄榄中心(办、协会)选送技术 骨干到国内外参加培训,并组织培训了一大批农民技 术人员,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油 橄榄栽培的技术和经验,引种试栽科拉蒂等含油率高 达30%以上的新优品种,开展了橄榄茶和从油橄榄叶 片中提取黄酮,果渣再利用等技术研究,为油橄榄产 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2009年11月,成立了以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和陇 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甘肃省油 橄榄行业技术中心。此后,又成立了以甘肃省林业科 学研究院为依托的油橄榄工程中心,进一步为陇南油 橄榄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产业经济效益 2009年产鲜果2682吨,农民鲜果收人1609.2万 元;生产初榨橄榄油402吨,产值4827.6万元;再加 上油丸、化妆品、茶、酒等系列产品,陇南油橄榄产业 产值达1亿元。 据调查,随着挂果面积的逐年增加,油橄榄产业 在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比例正在迅速提高。以 主产区武都区的两水镇、汉王镇、桔柑乡为例,2006 年农民人均油橄榄收入分别为290元、380元、320 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5.3%、27.1%;而 2008年3个乡镇农民人均油橄榄收人分别增长到 690元、920元、800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9.2%、41.5%、49-3%。 四、陇南市发展油橄榄产业的优势 (一)具有发展油橄榄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 霾震 亘三 豳研究与探索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