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新人教版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新人教版

来源:星星旅游
随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沉着冷静,仔细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温馨提示:1.所有题目的答案都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请将下面的文字(含标点符号)工整、规范、美观的抄写在田字格中。(4分)

白日放歌须展喉,青春作伴好读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3分)

A.收敛(niǎn) 干涸(hé) 酝酿(yùn liàng) 鲜为人知(xiǎn)

B.蝉蜕(tuì) 亘古(gèn) 伛偻(yǔ lǚ) 惟妙惟肖(xiào)

C.瓦砾(lì) 匀称(chēn) 嶙峋(lín xún) 相形见绌(zhuó) D.吞噬(shì) 诘难(jí) 拮据[jié jù) 鳞次栉比(zhì)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C )(3分)

A.籍贯 发人深醒 一泄千里 迫不及待 B.烦躁 关怀倍至 世外桃源 不求胜解 C.取缔 因地制宜 物竞天择 翻来覆去 D.既然 阴谋鬼计 按布就班 舐犊情深

4.能使下面句子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词语是( B )(3分)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 ① 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 ② 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 ③ 的种子 ,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 ④ 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 ①思想 ②性格 ③行为 ④习惯 B. ①思想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性格

C. ①行为 ②习惯 ③性格 ④思想 D. ①性格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思想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随州地区连续干旱,导致徐家河、封江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H7N9禽流感时期,要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6.文学作品阅读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都是鲁迅叙事散文中的人物。

1

B.祝家庄一打下,108个梁山英雄就齐聚忠义堂了。 C.太上老君是《西游记》中所有妖魔精怪的黑保护伞。 D.保尔·柯察金的领路人有两个:冬妮亚和朱赫来。 7.综合性学习(8分)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市人民正致力于将随州打造成文化大市,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随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以下任务。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2分)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追溯历史渊源、 栏目四:欣赏地方艺术、探寻名胜古迹、品味民族风情等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与随州有历史渊源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30字左右)(2分)

备选文化名人:炎帝、曾侯乙、隋文帝、李白、欧阳修、李先念。

示例:刘长卿,唐朝著名诗人,曾任随州刺史,世有刘随州之称。其五言侓诗被评为“五言长城”,我们小学读过他的诗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声,风雪夜归人。” (2)

(3)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随州的名优特产,如洛阳银杏、唐镇蜜枣、三里岗香菇、吉阳大蒜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随州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3)

(4)这份“文化随州”的小册子需要请你的语文老师A老师撰写“前言”,你准备在邀请他时说些什么?(不超过30个字)(2分) (4)称谓+话题中

8.古诗词名句默写(9分)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⑦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⑧我们在夏天里参加中考,而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夏天的经典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古诗赏析(8分)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4分) 答: 江、鸟、山、花,碧绿、洁白、青葱、红火 10.“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析。(4分)

答:“欲”字妙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显得摇曳多姿。 【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大意】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载母。

(选自《三国志·魏书》)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

泣。 (选自《韩诗外传》) 11.解释文言实词虚词(6分)

3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 B.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 C.以刃临芝(居高临下) D.(伯瑜)对曰(回答)

(2)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其母笞之/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于鲁阳山遇贼/皆言美于徐公 C.杀之不义/何陋之有 D.以刃临芝/以鹿车载母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答:以前挨揍常常感到疼痛,现在母亲老了,没有力气了,打我我感不到疼痛了,因此悲泣。 13.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1)司马芝:临危不弃母(2)伯 瑜:临笞哭母无力 【翻译】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

伯瑜犯了过错,他的母亲鞭打他,伯瑜哭了。母亲问:以前打你从未哭过,今天你哭,却是为何?伯瑜回答说:以前我被打,(你打的有力)我要痛很久。现在母亲老了,没有力气打了,我都感觉不到痛啊,所以我哭啊。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科技作品阅读(13分) 植物奶油少吃为佳

①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称“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氢化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蛋挞这些让人嘴馋的食物大都含有氢化油。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营养学家发现,伤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人体内脂肪太高,容易造成肥胖、血管阻塞、体力下降,无法应付需要大量体力和灵活度的丛林战争。所以专家们呼吁人们减少食用动物油脂,改吃植物油。但是植物油有不易保存的问题,因此美国人又将植物油打入氢气制成氢化植物奶油,这就是含有“反式脂肪”的氢化油。 ③进行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可变为固态或半固态油脂,这种氢化植物油价格便宜,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食品煎炸、烘烤和烹饪,食品的外观和口感都能得到显著改善,还能进行较长时间的保存。比如花生酱,如果使用氢化油制作,就不会出现油、酱分离的现象,而且有助于保存。糕点如果使用植物奶油制作,不仅容易给糕点造型,还能改善口感,延长货架期。很快氢化油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调上。

④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氢化油对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国外研究证实,经常摄入占总热量5%的氢化油,即每天10~15克(相当于100克奶油蛋糕或50克桃酥或40克起酥),就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速食店用来炸薯条、炸鸡肉的油几乎都是氢化油。氢化油里面含有83%的反式脂肪。一般的脂肪进入身体,7天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在身体里需要51天才可以代谢,这就是为什么洋快餐会造成肥胖的原因。 ⑤氢化油是在本来有益人脑人体的不饱和食用油中,用人工灌入了氢气,使原油的分子构造扭曲成一种跨脂。人脑若用跨脂来制造神经元的细胞膜,所得到的是一种劣质膜,比正常的神经元细胞膜粗糙僵硬,养料要进入脑细胞,废物要排出脑细胞都因劣质膜受障碍,脑功能就会逐渐退步。因此会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氢化油难以被身体分解,也很难被代谢出去,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

4

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进血栓形成。另外氢化油还会促进动脉硬化、增加II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发病率。

⑥由于氢化油食品无法由外观判别,凡标示上注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字样,或是英文为“Hydrogenated”,一定要提高警觉,那意味着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专家建议,市民在超市选购食物时,尽量避免购买食物标签中标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等字样的食物。 14.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为什么氢化油被发明后很快就“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调上”。(5分)

答:因为氢化油价格便宜、易于保存,还能改善食物的外观和口感。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两个具体的数字将脂肪与反式脂肪在人体内代谢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对比,突出说明反式脂肪在人体内代谢所需时间之长。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人造黄油的化学名是氢化油。

B.青少年长期食用含氢化油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发育。

C.一个人只要摄入了占身体总热量5%的氢化油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D.专家建议,在选购食物时,应尽量避免购买食品标签中标有氢化油(或与氢化油同等成分的物质)的食物。

(二)文学作品阅读(20分)

母亲的菊花 徐博达

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竹尖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A)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5

⑥(B)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⑧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⑨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17.文章以“母亲的菊花”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 以“母亲的菊花”为题,一语双关,既指园中篱下的菊花,也指母亲对父亲的深情。同时可以作为线索组织材料,使文章浑然一体。 18.请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6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加点的词语作注。

答:汲汲:示例:汲汲,热衷,心情急切的意思,写出父亲对养花的热衷和生性爱花的高雅情趣。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划线句子。

答:示例: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描写出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并用百花的凋零反衬菊花凌寒绽放的风骨。

19.文章结尾写道:“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即使光阴流逝,物是人非,母亲却一直坚守着对父亲的那份挚爱深情,永远不会变。

20.这篇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和反衬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5分)

答:示例一:象征手法。文中的菊花是父亲的象征,母亲对菊花的深情其实就是对父亲的深情,从而使文章形象生动,意味深长。示例二:反衬手法。文章第⑥自然段描绘百花凋零景象反衬菊花,突出了菊花凌寒绽放的风骨。 四、写作(60分)

21.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①涌动的 ②我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提示与要求】

(1)如果选择题目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50字。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