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

来源:星星旅游
5.1角的概念的推广

一、内容分析

这节课主要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是把学生学习的角从不大于周角的非负角扩充到任意角,使角有正角、负角和零角.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本节内容是在学了集合和函数之后的又一重要章节,是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延伸和推广,主要是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也是对集合与函数的知识的又一渗透。所以本节课《角的概念的推广》就起到了一个铺垫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今后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带着对初中数学的恐惧和厌烦的他们,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但凡“数学”二字出现,就已经泄气,而不管所涉及内容的难易度和是否可接受,这种排斥心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这种抵触情绪也极大地打断了学习的可持续性。学生课堂上更喜欢看而不喜欢写和说,遇到问题羞于提问。学生思想有些偏激与极端,看待问题易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对待学科任由情感支配,喜欢数学学科的任课老师就对课程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和耐心;不喜欢任课老师,则表现为对其课程彻头彻底的厌学。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 2. 理解象限角的概念、意义及表示方法,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对“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到“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感受“动”与“静”的对立与统一.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事物,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概念。

教学难点: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数形结合来认识角的几何表示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是学好这节的关键.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技校数学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讲、读、议、练。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来辨析角的有关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分类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1

(2)观察分析:让学生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

(3)练习巩固: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教学流程图

开 始

实例引入 复 习

例题分析 概念定义I

例题分析 概念定义II、III 练 习

家庭作业 练习反馈 归纳总结 练 习

结 束 2 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 情景再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初中时角的概念、 种类及范围 提问 温旧孕新 1、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 正角、负角、零角生活中的实例。 任意角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探究推陈出新 角应如何推广。 作为知识基础,为任意角的概回答教师提出念作铺垫。 的问题。 1、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1、观察 性。 2、讨论、回答 2、让学生在任意角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1、独立完成练1、让学生模仿、 练习,加习 深对任意角的认识。 1、观察、归纳 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2、回答问题 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归纳识记方 法 1、写出相关习初用定义 任意角的画法 题,并引导学生 思考、分析。 完善定义 1、课件展示象限角和终边再用定义 象限角、终边相同相同的角。 的角的定义 2、引导学生观引出新知 察、探索。 3、提问 熟记新知 灵活运用 课堂小结 利用边相同的角判1、组织同学进行1、巩固练习 断角属于第几象限 练习 小结: 1、任意角的定义。 2、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 课堂综合练习 请一两个学生在在草稿本上书黑板上写出任意写,被请到的同角定义与终边相学在黑板书写。 同的角的公式。 在草稿本上书请学生到黑板上写,被请到的同练习。 学在黑板书写。 1、讲练结合,巩固新知。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下节课作准备。 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分层布置作业。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练习反馈 练习册 布置作业 P25一.1-3(必做)P25一.4-6(选做)

3

教学过程

教案 一、 复习 教学方法与说明 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而成的,射线的端点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射叫做角的顶点,射线旋转开始的位置叫角的始边,旋转终止的位置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 叫角的终边。 初中学过角的种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初中学过角的范围:00~3600 二、 实例引入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初中角的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的角度? 概念的局限性,需要进时钟分针所旋转的角度? 汽车在前进和倒车中,车轮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才比较合理? 行扩展。 三、 新课教授 I、正角、负角、零角概念 一条射线由原来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到OB形成的角规定为正角;把按顺时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规定为负角;射线没作任何旋转时,它这时也形成了一个........角,把这个角规定为零角。 ..且一个角的大小可以超过3600,为了表达准确,在画角的时候,不仅要表示出旋转方向,而且要把形成这个角的旋转过程表示出来。 例题1:利用课件画出角 7500、—1200、—3900 练习1:画出角 2700、—1800、—10800 II、象限角的概念 如果把角顶点与直角坐标系原点重合,角的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说该角不属于任何象限,称其为轴线角(轴上角)。 例题2:判断下面的角是第几象限角 (1)1200 (2)3000 (3)—2400 (4)—900 第II象限角 第IV象限角 第II象限角 轴线角 练习2:判断下面的角是第几象限角 (1)700 (2)2200 (3)1000 (4)2700

4

这里把正角与汽车前进、螺丝拧紧等相联系;负角与汽车倒车,螺丝拧松等相联系;零角与汽车静止、螺丝不动等相联系,还可让学生举出更多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复习提问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是如何划分?然后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展示象限角的定义。 00~3600间各象限角的范围及轴上角的角度 y 90900< < 90< < 180II I 1800x O 360180< < 270 270< <360III 270 让学生思考:18750是第几象限角? IV 引出终边相同的角 课件具有动感的展示390,-330及30三个角遵守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让学生观察、联想,得出规律后,归纳。 向学生提问找出更多与30终边相同的角,让学生归纳得出终边相同的角的个数。 0000 III、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在同一座标系作出300、3900、—3300,通过观察可以发现,0这些角的终边位置是相同的,我们把它称为与30终边相同的.............角。 . 给出更多与300终边相同的角如:7500、—6900等,得出与300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 ... 对以上几个角进行分析: 30030003600 390030013600 750030023600 3300300(1)3600 6900300(2)3600 由此可以得到与30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表达式为: 0300k3600,kZ 由此可推广得到与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表达式为: k3600,kZ 00例题3:在0~360间,找出与列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草式写在草稿纸上,定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正的角度除以 00(1)660 ;(2)—880。 解:(1)∵ 6600300013600

5

,按通常除去负的角度除以 ∴与6600 角终边相同的角是3000 角,它是第四象限的角; 进行; (2)∵ 88002000(3)3600 ∴与—8800 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000 角,它是第三象限的角; (1)的草式 (2)的草式 1360660360.......30033608801080.......200,商是负数,它的绝对值应比被除数为其相反数时相应的商大1,以使余数为正值。 练习3:在00~3600间,找出与13700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 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例题结束后让学生探例题4:下列哪些角与400角的终边相同? 讨有没更快捷的判别3900 、4000 、—3200、7700 解:39000301360 400401360 0000000000方法,得出结论: 检查两角 , 终 32040(1)360 720502360 0边是否相同,只要看 0400 、—320与40角的终边相同;390 、770与400000角的终边不相同。 练习4:11300、—7700与500角的终边是否相同? 是否为整数。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再由老师进行总结。 学生堂上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讲解 四、归纳总结 (1) 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只要把改写成 k360 , 0360,那么 在第几象限,/0oo就是第几象限角。 (2) 若角 与角适合关系: k360o,kZ,则、终边相同。 (3) 另外,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观点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思想方法。 五、练习反馈 1、课本P59页 课堂练习 2、填空:

6

终边位置 x轴的正半轴 x轴的负半轴 x轴 y轴的正半轴 y轴的负半轴 y轴 一般表达式 六、家庭作业 习题册 P25 P25一、1-3(必做) 一、4-6(选做) 板书设计

投 影 标题 公式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本次课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极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对知识的探讨过程中,特别注意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点突出.例题的设置比较典型,难易度适中.练习题注重基础,但也有一定的梯度,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以后章节做了较好的铺垫.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