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大烟墩明德小学 严明
摘要: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热爱你的学生,不能鄙视他们、对他们整天板着面孔,而应该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淡然恬静的眼神,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却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信,让爱护、关切、信赖等情感通过这种眼神,启动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
关键词:热情 增强 效果 协调 微笑 亲情 活力 无私 真诚 平等 有用人才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的弟子之所以对孔子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孔子对弟子十分热情,感情极为深厚。
作为一名班主任,若要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而注重情感投入尤其重要,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好,因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前日,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在数学课上打哈欠,老师误以为是看电视而耽误学习,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是一连几天非但没改,且作业又错又乱,数学老师跟我说后,我也有同感,她上语文课时也没精打采。这时,我意识到一定有别的原因,于是课后,主动询问,表示关切,原来是她爸爸妈妈吵架,妈妈回娘家已好长时间了,因想妈妈,整夜睡不好觉。我了解情况后,便分别给她爸、妈打了电话,帮助协调,过了两天这个女学生兴奋的告诉我:妈妈回来了,而且还是爸把妈妈接回来的。我看到她又恢复了天真与活泼,笑了。教室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工作实践证明:学生最怕教师冷板和讥讽的面孔。“学困生”尤其如此,如果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工作时态度冷板,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时间一长,则对该教师的工作等,感到厌恶和反感,导致班级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反之,态度和蔼,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动之以情”,就能消除师生间“抵触情绪”,久之,心心相通,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所以教师善于利用非语言信号,就能巧妙地表达意思,避免师生间的语言冲突,感情冲突。微笑是师生感情的粘合剂。你的微笑,会给学生增添许多乐趣,眼神是无声心灵感应。淡然恬静的眼神,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却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信,让爱护、关切、信赖等情感通过这种眼神,启动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
班主任的“感情”主要表现为:热情、亲情、友情三个方面。 班主任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班级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上进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心情舒畅的去学习、生活,班级就会充满生气和活力。
班主任的亲情,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做一名班主任要当“慈母”、“严父”。在我刚接五年级班主任时,有位叫张亚娟的学生,天资聪明,成绩较佳,但是自高自大,最爱讽刺挖苦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有一次又当众讽刺一位同学,于是我便狠批评了她,她却大哭不止,经过了解,才知以前老师总因她学习好从未批评过她,这次真是受了莫大委屈。后来经过多次谈心,她不但改掉了恶习,还变得爱帮助同学了。所以教师只有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地要求学生,就是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事实说明,学生总是希望有亲切而又
严格的班主任,因为,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娇惯放任是坑害”。所以,要从“亲情”的立场出发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严格要求。
班主任应当好学生的朋友,发挥友情的作用。要跟学生平等相待,不是以威严去征服学生,使学生怕而远之,而是以真情去感动学生,让学生亲而近之。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学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我们说知心话,才能真诚地接受我们的劝慰、建议。
不同性质的情感,其教育作用是不同的。我们做班主任工作的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必须注意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感情。
首先,要真诚。班主任奉献给学生的必须是一片真情,只要真诚在内,才能情动于外,才能产生感人的教育效果。如若对学生虚心假意,或言不由衷,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地教育效果。
其次,要无私。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应当是大公无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带任何私利,不图任何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心目中树立高大形象,充分发挥人格的教育作用。如果我们从某种私利出发,去关怀学生,必然会遭到学生的鄙视与反感,甚至损害教师的形象。又怎能谈得上教育效果呢?
第三,要平等。班主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到滋润,感到温暖,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教育气氛。如果搞亲亲疏疏,偏听偏信,必然影响班级的团结,降低班主任的威信,阻塞师生间的交流渠道,对班级教育工作会造成严重干扰。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光荣而艰巨。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全身新的投入,将“师爱”像春雨那样,一点一滴,轻轻地撒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注入强大的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自爱、自律之心,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将来成为跨世纪的有用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