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1期
一、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2017 年12 月20 日起,我们对各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上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93 份, 其中男生837 人, 占56.06%, 女生656 人,占43.94%,本科生826 人,占55.12%,研究生670 人,占44.88%。从分布结果来看,样本比例适中。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问卷主要从入党动机、入党条件、个人信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理论素养等多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以下为分析结果。
2.1 入党动机多元,总体积极向上
入党动机是否正确是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是否纯正的一个重要尺度。调查结果显示,85.73% 的同学是自己意愿提交入党申请书;70% 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是“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信仰共产主义”,同时53.72%的入党积极分子由于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感染入党。这表明多数人是由于信仰共产主义而入党,整体思想状况健康向上。但同时也看到,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并非单一,21.7%的积极分子认为共产党员受社会尊重,很光荣,12.77% 的积极分子认为入党是为了评奖评优和以后好找工作,把入党动机完全功利化,看成为自己谋利益的一个平台,这种动机并非只存在个别同学中。还有一部分人根本不想入党,完全是听从父母的命令,这都说明了部分同学对党组织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共产主义信仰,必须及时教育和引导。
2.2 大多数入党积极分价值取向健康,信仰坚定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什么是信仰很模糊,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关于“一个人的价值体现”的问题,98.59% 的人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91.76%、83.99% 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动力”一题中,选择“实现自我价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99.6% 的积极分子都认为信仰是价值观的一部分,能提供行为的导向,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统计表明,我校入党积极分子的价值取向整体向好,多数人坚持把为社会、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目标与实现个人价值目标统一起来。但个别同学价值观存在偏差,有1.33% 的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识水平的高低,财富权力的大小。
2.3 理论知识学习内容丰富,信息获取平台广阔
调查显示,现阶段各学院开展的各种党史理论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增进了同学们学习党史的兴趣。86.7% 的同学认为党支部的理论学习是获取党史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可见基层支部培养的关键作用。79.9% 的人认为,获取知识的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55.5% 的人认为主要是通过校园媒体如“摇篮”微信平台。80% 以上的同学表示通过党史理论知识的学习,增进了对理想信念、党的方针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理解。73.68% 的人表示想得到优
秀共产党员的指导,可见在学校中树立典型是非常有必要的。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表示希望得到离退休老革命、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建专家等相关人员的指导。
三、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培养对策建议
为提高和纯洁我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思想状况,有效贯彻落实 “全面从严治党”总体部署,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3.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端正入党动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理想信念乃为重中之重,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将对入党动机的考察列为支部考察的最重要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他们思想不动摇,培养出思想纯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2 以基层支部培养为主导,拓宽理论学习渠道
基层党支部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最为密切,因此必须加大学院分党委基层支部建设,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充分发挥支部作用;构建重点明确、亮点突出、载体丰富、多维联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体系,打造有深度、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栏目。
3.3 以优秀学生党员为典型,严格加强学生党员培训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用鲜活的榜样教育人, 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今后党建工作中,要重视树立典型,邀请优秀共产党员和离退休老革命党员,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党史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对积极分子培养的同时,对正式党员的培训更不能松懈;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建立发展党员督查小组,关注思想动态,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