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中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
A.早期国家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产生
B.建筑技术的进步 D.商业分工的出现
2. 下表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不同地区主要文明在政治方面的成就。据此可知,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区域 两河流域 代表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政治与社会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 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是理论和宗教基础 城邦制度,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奴隶制度 C.同一性 D.封闭性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爱琴海地区 古希腊文明 A.多元性 B.扩张性 3. 下图为历史上某一帝国形势图。据此判断这一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 教皇英诺森三世认为,教皇是耶稣的代理人,其权力接受于上帝,皇帝和君主都应臣属于教皇,由教皇授予世俗权力。教皇的这一观点折射出,中世纪的西欧( )
A.封建等级制度十分地森严 C.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 D.教权和王权相互依存
5. 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罗马法的编撰旨在( )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B.推动罗马法律发展 D.扩大帝国疆域范围
6.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政府推行改革,在中央设二官(管辖并监督八省)八省一台(监督官吏的“弹正台”),各地则设国(司)、郡(司)、里(长)三级行政单位,地方官的任免权均属中央,日本政府的这些举措( )
A.实现了日本的首次统一 C.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转型
B.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D.消除了武士集团的特权
7. 在大津巴布韦卫城的遗址中,人们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珠串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这反映了当时大津巴布韦( )
A.对外贸易较为活跃 C.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B.手工业高度发达 D.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8. 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如下图)来弥补山区干旱少地的自然环境,结构坚固的梯田既可阻挡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由此可知,印加人( )
A.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C.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B.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D.主要从事集体耕作
9.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得好价钱。”这段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开辟新航路的
A.主观动机
B.技术条件
C.发现过程
D.历史影响
10.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
A.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B.哥伦布、达·伽马 D.迪亚士、麦哲伦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据此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 )
A.三角贸易
B.美国独立
C.殖民争霸
D.工业革命
12. 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贵族的享乐 C.政治分裂的阻碍
B.价格革命的影响 D.罗马教廷的束缚
13. 达芬奇在绘画《最后的晚餐》时勇于打破传统风格,率先将十二门徒同桌用餐画在一幅图上。为了达到效果的真实,餐桌的样式和修道院中僧侣的餐桌一样,并把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该作品( )
A.旨在反对宗教信仰 C.倡导人类平等自由
B.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批判资产阶级的贪婪
14. 马丁·路德认为:“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
A.宣扬人应该追求来世幸福 C.主张建立严格的教会仪式
B.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强调信仰即可得救
15.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提出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据此可知,他是( )
A. B.
C. D.
16. 卢梭指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据此可知,卢梭( )
A.主张君主立宪 C.提倡主权在民
B.认同直接民主制度 D.强调实行三权分立
17. 自1789年爆发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各派的政治争斗你死我活,历经八十多年的震荡,政局才稳定下来。这说明( )
A.共和道路的艰难与曲折 C.法国缺乏出色的领导人
B.欧洲反法联盟力量太强 D.法国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
18. 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够体现“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A.富国强兵
B.殖产兴业
C.四民平等
D.文明开化
19. 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日本明治新开始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A.资本主义的诞生 C.资本主义的危机
B.资本主义的扩展 D.资本主义的终结
20. 如表反映了1800~1870年间英国煤产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产量(万吨) 1800 11000 1820 1740 1830 2400 1850 4940 1860 8000 1870 1100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珍妮纺纱机的推广
C.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内燃机的广泛运用
21. 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47.1%,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A.推动了英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提高了普通女性的政治地位
B.一定程度改变了女性社会地位 D.使得传统的家庭模式日益稳固
22.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主要大型公司的形成过程。这反映了美国( )
部门 公司 并购发生年份 并购公司数目 被并购产量占总产量比例 90% 50% 84% 75% 70%-90% 烟草 橡胶 石油冶炼 打字机 糖业 美国烟草 美国橡胶 美乎石油 联合打字机 美国炼糖 1890-1904年 1892年 1880年 1892年 1893年 150家 12家 400家 5家 55家 A.民主政治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C.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B.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根本性突破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质的调整
23.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提出的政治要求,不再追随资产阶级并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A.标志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 C.宣告了无产阶级政权正式建立
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24.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这强调
A.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 B.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 C.资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D.工业革命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
25. 法国社会主义者里沙加雷在(1871年巴黎公社史》中指出,“法国的三次革命(1830年、1848年、1870年),无产阶级都是在为共和派作嫁衣,而这一次,是为了他们自己。”里沙加雷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巴黎公社( )
A.标志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灿烂的亚非文明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 D.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
材料二 “平民政体”一词的确解应是自由而贫穷—一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家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是富有而出身(门望)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横贯亚欧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当然,即使早在古代文明时期,也始终存在着某种地区之间的相互接触,如游牧部落向四面八方的入侵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在古典时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农业和文明的扩展大大超过过去,商队的路线已遍绕整个亚欧大陆,亚欧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图3分别是哪些古代文明的代表?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创造力,试举两例说明古希腊文化的创造力。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人类文明的规律性认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的批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摘编自陈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君主立宪制结局的不同原因》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总意志帝国是普鲁士首相伴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是普鲁士强叔政治的结果在意态帝国中,以皇帝为首的容克贵族居于领导地位,资产阶级则从“参与”的意又上加入了统沿阶烦的行列,帝国在建立之初虽然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立完为虚,君主是实。1871年修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任免国家官史之权,有法律的创制叔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拂和,与外国缔结同盟和签订条约委派驻外使节。帝国宰相是全帝国唯一的大臣,其领导下的内网主持着帝国政府的运转。由于宰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因而只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而由宰相任命的国家各部门的负责人则对宰相负责。从立法机构有关权力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专制主义色彩。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并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间,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一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此外,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同时,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等自然科学成果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摘编自王铭王薇《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能源 1870 1882 时间 1866 比利时 美国 国家 德国 格拉姆 爱迪生 发明者 西门子 电动机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多级式汽轮机 本茨和戴姆勒 制造美国第一辆汽车 飞机 德雷克 发明成果 发电机 1884 交通 1894 英国 1885 美国 帕森斯 德国 福特 汽车 1903 石化
美国 1859 莱特兄弟 美国 打出世界上第
一口油井 1867 电信 1876 1894 ~ 1896 瑞典 1837 美国 意大利 诺贝尔 美国 贝尔 马可尼 发明炸药 摩尔斯 电话机 无线电报 有线电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