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OXUE TIANDI I教学天地 在过程中培养在体验中建构 谈学生数感的培养 ■史祥芬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21 331 1 摘要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 念。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取数感,或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感。还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形成数感,再通过 生活运用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情境操作交流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 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t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三 表达交流,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是一种 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 数学素养。有这种素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能左右逢源, 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 得心应手。反之,则会感到处处受制。因此,新的《数学课程标 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 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 例如,《教师教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教 学中,学生明白了所学的内容后让学生同桌互说,然后小组再进 }j-征“内容标准”中的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阐述了培养数感的问 行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说,听别人的说,对接受的信息不 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 断修正自己,同时听别人说中去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不足。经过这 重要理念。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样的环节使学生所学知识不断进行内化,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教学“试一试”中老师直接写出告诉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探 、创设情境。获取数感 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其 高涨,讨论很热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 他的结果我如何去改正题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学生兴趣明显 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 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 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 四 生活运用,强化数感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数感是一种心灵的 传授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 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 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中,运用数学知 智力活动,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 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 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的应用时,学生的数感又得到加强。教师 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多 在教学中要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 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 情境中。 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 例如:四年级实践活动《我们去郊游》就是这样的情境:春 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 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呀?“春游”学生齐声回答。 生活实例。 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呀?你能用数学知识 让学生通过情景去体会数,去比较两个数,然后去发现两 解决哪些问题?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想出了很多问题:租 个数之间的差距。从而体会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一些,反之另 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耗油问题、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 一个数就比一个数少一些。 时间的问题、有设计线路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 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 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细 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还不断完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 的建构。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了数感。 二、动手操作,体验数感 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 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 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 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 数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内容,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 创造性运用教材、使用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对数学的 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 感知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 动中,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学 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 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 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趣,进而产生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既能化解数学学习的 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感的建立、 难度,又能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体验数感。 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