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奚 何,为什么。贵虚 以虚无为贵。《吕氏春秋 不二篇》: 子列子贵虚。
②虚者无贵也 张湛注: 凡贵名之所以生,必谓去彼而取此,是我而非物。今有无两忘,万异冥一,故谓之虚。虚既虚矣,贵贱之名,将何所生?
③非其名也 不在于事情的名称。张湛注: 事有实者,非假名而后得也。
④ 音 huǐ(毁),毁坏。 【译文】
有人对列子说: 您为什么以虚无为贵呢? 列子说: 虚无没有什么可贵的。 列子又说: 不在于事物的名称。关键在于保持静,最好是虚。清静与虚无,便得到了事情的真谛;争取与赞许,反而丧失了事情的精义本性。事物已被破坏,而后出现了舞弄仁义的人,但却不能修复了。
【原文】粥熊曰①: 运转亡已②,天地密移,畴觉之哉③?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④。往来相接,间不可省⑤,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进⑥,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亦如人自世至老⑦,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
1
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
【注释】
①粥熊 粥,音 y (育),同 鬻 。鬻熊,史传为周代楚国的祖先。年九十知道,为周文王师。后人集其遗言,凡 22 篇,名《鬻子》。成王时封其玄孙熊绎于荆楚之丹阳。
②亡已 亡,无。已,止。
③畴 通 谁 。《书 尧典》: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蔡沈集传: 畴,谁。
④世 生。张湛注: 此 世 亦宜言 生 。
⑤间 音 ji n(见),缝隙。省 音 xǐng(醒),察看。 ⑥顿 很短的时间,突然。进 增长。 ⑦世 出生。 【译文】
鬻熊说: 万事万物运动转移永不停止,连天地也在悄悄地移动,谁感觉到了呢?所以事物在那里减损了,却在这里有了盈余;在这里成长了,却在那里有了亏缺。减损、盈余、成长、亏缺,随时发生,随时消失。一往一来,头尾相接,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谁感觉到了呢?所有的元气都不是突然增长,所有的形体都不是突然亏损,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它在成长,也不觉得它在亏损。这也像人们从出生到衰老一样,容貌、肤色、智慧、体态,没有一夭不发生变化;皮肤、指甲、毛发,随时生长,随时脱落,并不是在婴孩时就停顿而不变化了。变化一点觉察不到,等到衰老来到了才明白。
2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②: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④?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⑦: 虹蜺也⑧,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⑨,有中之最巨者⑩。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 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注释】
①杞国 杞,音 qǐ(起)。杞国,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姒姓,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公元前 445 年被楚国所灭。
②晓之者 王重民: 晓 下 之 字蒙上文 因往晓之 句而衍。《御览》二引作 晓者云 ,无 之 字。下文 晓者曰地积块耳 云云,亦无
3
之 字,可证。 然观下文,又有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句,似此处不衍,而 晓者曰地积块耳 句脱一 之 字。
③只使 即使。吴闿生: 只使,藉使也,然非三代语。 ④奈地坏何 犹 地坏奈何 。
⑤躇步跐蹈 躇,音 ch (除)。跐,音 cǐ(此)。《释文》云: 四字皆践蹈之貌。
⑥舍然 张湛注: 舍,宜作释,此书释字作舍。 《释文》: 舍音释,下同。 释然,疑虑消除貌。
⑦长庐子 又作 长卢子 ,楚国人,曾著书九篇,属道家一流。笑
之曰 杨伯峻: 《御览》二引无 之 字,是也,当删。下文 子列子闻而笑曰 亦无 之 字,可证。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