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本质区别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本质区别

来源:星星旅游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本质区别

摘要: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机会,它是转向数字业务的过程。数字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数字化所需的数据,无论是从采集、存储抑或到使用,无一不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现从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 信息化 区别 1 业务侧重点不同

信息化:侧重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数字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

信息化是对企业已形成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各个环节业务的结果与管控;数字化则是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换句话说,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阶阶段,是信息化的广泛深入运用,是从收集、分析数据到预测数据、经营数据的延伸。可以参考下图理解:图中的矩形代表人类的活动,比如交易、沟通、协作、设计、加工、生产等。图中的折线箭头,表示这些活动之间的顺序关系。

注意:数字化并不能脱离信息化单独存在,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的。

2 思维模式不同

信息化:是支撑,是工具。数字化:是思维模式,是业务本身。

比如说办公自动化(OA)。信息化时代的OA就是把线下纸质的法规、文件、流程都线上化的过程,但是到了最后一步,还是要打印出表单请领导手动签字,再以这个审批表为准。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并没有改变业务本身,从思考模式上,大家还是用物理世界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的。而数字化就不一样了,它是对全时段的各种信息的采集,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达到重塑商业模式的效果。在数字化OA系统中,所有的流程都是在“数字空间”完成的,不再需要“物理空间”的介入,在线办公形成则是全部员工全时段和全场景下的数字化记录。

3 数据分析方式不同

信息化:数据统计型。数字化:算法型。

传统的信息化是基于简单的数据表记录,然后根据小数据量做统计和呈现,只有统计没有分析。每一个信息化应用,基本上是系统内数据根据条件查询,再通过图示化把它呈现出来,中间是没有“分析”的。而数字化则通过算法,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最优的输入输出模型,进而替代人脑进行管理和校优,实现了真正的数据分析。还是用上面的OA系统来说,数字化的OA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统计,还会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详实的数据分析图表,这些图表就是用来给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信息化提高了辅助了人的记忆和统计能力,而数字化直接增强了人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4 企业组织结构不同

信息化:维持型发展。数字化:变革型发展。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不需要变化的,最多是增加了IT部门以及一些工作岗位,企业的整个架构和决策执行流程不变。中高层管理人员只是从看纸质数据变为从手机端看数据,但是决策在下达前还是要经过头脑判断的,这整个流程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到了数字化,这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就被打破了。因为大量的数据采集、运算、反馈过程是自动、扁平发生的,直接指令到事,指挥到人,绕开了传统的授权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的出现。所以,从IT到DT,不仅是技术系统的升级,企业的组织架构更需要变化,流程会变化。很多企业可能过去做的战略规划,设想了组织模式,但如果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组织模式是要重新思考的。

5 企业转型路径不同

企业做信息化建设相对简单。由IT部门立项和询价,由于OA或ERP的基本需求是格式化的,所以选型工作并不复杂,都在通用的产品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定制化。但企业做数字化却复杂得多,需要从调研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开始,需要重建企业适应数字化生存的新商业模式,适应数字化员工的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经过这样的过程和设计的需求,市场上的大部分技术提供商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只能是双方或多方共同研讨后,一起开发出解决方案,并制定项目化计划,协同实施。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看重的无非就是个性化、轻量化的自定义搭建类产品。

6 结语

数字化并不是对企业以往的信息化推倒重来,而是需要整合优化以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新的技术能力,以支撑企业适应数字化转型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信息化、数字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目前,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数字化是推进信息化的最好方法,数字化也带来了数据化。这些技术彼此促进、互相融合,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促进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昆良. 回归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本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035-005).

[2] 祝智庭, 胡姣.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4):9.

[3] 李林. 浅析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 中国机构编制, 2022(6):3. [4] 吴少文. 浅论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数字化\"转型[J]. 2020.

[5] 张丽琼.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视角[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000(035):16-18.

作者简介:闫玉军(1965.03),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学,正高级工程师,从事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林草业调查监测规划工作。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