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嘉兴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总复习题

嘉兴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总复习题

来源:星星旅游
嘉兴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

学总复习题

1、能杀灭芽胞的方法是 [单选题] * A.消毒 B.清洁 C.灭菌(正确答案) D.防腐 E.巴氏消毒

2、控制细菌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是 [单选题] * A.核质 B.核蛋白 C.质粒(正确答案) D.蛋白质 E.胞质颗粒

3、细菌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单选题] * A.有性繁殖 B.复制

C.二(正确答案) D.有丝 E.减数

4、以下不是微生物特点的是 [单选题] *

A.生长快 B.繁殖快 C.适应能力强 D.代谢旺盛 E.不易变异(正确答案)

5、紫外线杀菌的机制是 [单选题] * A损伤细胞壁 B. 破坏细胞膜 C损伤DNA(正确答案) D.破坏酶系统 E.干扰蛋白质合成

6、具有何种结构的病原菌抵抗力最强 [单选题] * A.英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正确答案) E. 异染颗粒

7、下列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单选题] * 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放线菌 E.病毒(正确答案)

8、下列属于病毒特性的是 [单选题] *

A.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B.有产 生能量的酶系统

C.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正确答案) D.以二繁殖

E. 无核膜、核仁、只有拟核

9、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单选题] * A.衣壳和核酸(正确答案) B. 衣壳和包膜 C. 核衣壳和包膜 D.核酸

10、对流感病毒包膜刺突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溶血素

B.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正确答案) C.磷脂酶 D. 胆碱指酶 E.受体

11、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 A.消化道传播

B. 血液、血制品传播(正确答案) C.呼吸道传播 D直接接触 E.狂犬咬伤

12、乙脑的传播媒介是 [单选题] *

A.蚊(正确答案) B.蜱 C.白蛉 D.螨 E.蝇

14、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的培养基是 [单选题] * A半固体培养基(正确答案) B.液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营养培养基 E选择培养基

15、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可分为S、R菌落 B.肉眼可见 C.某些带有颜色 D.由一个细菌形成

E.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正确答案)

16、分离肠道致病菌应选择 [单选题] *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正确答案) D.厌氧培养基 E.以上均可

17、牙关紧闭和角弓反张是何种细菌感染所出现的症状 [单选题] *

A.肉毒梭菌 1

B.破伤风梭菌(正确答案) C.鼠疫耶尔森菌 D.霍乱弧菌 E.炭疽杆菌

18、引起肉毒中毒的细菌是 [单选题] * A病毒 B.大肠埃希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艰难梭菌 E.肉毒梭菌(正确答案)

19、1929年发现青霉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学家 [单选题] * A.弗莱明(正确答案) B.列文虎克 C.李斯特 D.巴斯德 E.柯赫

20、下列对条件致病菌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机体正常时一般不致病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病 C.寄居部位改变可致病 D.菌群失调时可致病

E.由其引起的体内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正确答案)

21、免疫系统包括 [单选题]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免疫分子

D.以 上均是(正确答案) E.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2、现代免疫学的“免疫”概念是 [单选题] * A.免于疾患 B.机体抗感染过程

C.清除和杀灭体内衰老和突变的细胞

D 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异物的一种功能(正确答案) E.机体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

23、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过强的免疫应答会导致 D [单选题] * A.感染加重

B 局部感染扩散至全身 C.迅速清除病原体 D.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E.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24、人类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是 A [单选题] * A.骨髓(正确答案) B.法氏囊 C.胸腺 D.脾脏 E.扁桃体

25、 B细胞活化增殖为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单选题] *

A.产生红细胞(正确答案) B.产生血小板 C.产生各类抗体 D.产生抗原 E.产生酶类

26、 胸腺发生异常会导致 [单选题] * A. T细胞缺失或减少(正确答案) B. B细胞缺失或减少

C. T细胞和B细胞数量均减少ID.体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 E.体液中补体水平降低

27、完全抗原具有 [单选题] * A.抗原性 B.免疫原性 C. 反应原性 D.抗原性和反应原性

E.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正确答案)

28、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D [单选题] * A.25°C B.30℃ C.33°C

D.37°C(正确答案) E.40°C

29、人类ABO血型抗原属于 [单选题] *

A.异种抗原 B. 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正确答案)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30、血液中分子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 A. IgM

B. IgG(正确答案) C. IgA D. IgE E.IgD

3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单选题] * A. C1 C1

C.C3(正确答案) D.C4 E.C5

32、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 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B.无MHC性 C.生物学效应极强

D.在体内维持时间长(正确答案) E.作用具有多向性

33、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具有诊断意义的抗体类别是 A [单选题] *

A.IgM(正确答案) B.IgG C.IgA D.IgE E. lgD

34、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E [单选题] * A.抗原的大小 B 抗原的电荷性质 C抗原的物理性状 D抗原的种类 E.抗原决定基(正确答案)

35、可以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 A [单选题] *

A.特导性(正确答案)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以上都是

36、关于青霉素过敏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 A.反应发生快、反应重 B. 参加的抗体是IgE C.属生理功能紊乱 D.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E.有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正确答案)

37、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注射抗体

B.免疫力出现快(正确答案) C.可从母体获得 D.免疫维持时间长 E.可用于紧急预防

38、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子间Rh血型不符引起的何种超敏反应 [单选题] * A.I型超敏反应

B.Ⅱ型 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E .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39、某病人血清检测HBsAg (+) 、HBeAg (+),则说明该病人 D [单选题] * A.无传染性

B.对HBV具有免疫力 C 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D.具有较大传染性(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是

40、比较有效地广谱抗病毒作用物质是 [单选题] * A抗生素(正确答案) B.干扰素 C.抗毒素 D.细菌素

E.白细胞介素

41、杀死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C [单选题] * A.消毒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汽灭菌滤过灭菌(正确答案) E.巴氏消毒

42、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 D [单选题] * A.噬菌体 B.细胞核 C.核质

D.质粒(正确答案) E.核蛋白

43、测量细菌大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 A [单选题] * A.um(正确答案) B. nm C.cm D.mm E.m

44、以下不是微生物特点的是 E [单选题] * A.生长快 B.繁殖快 C.适应能力强 D.代谢旺盛

E.不易变异(正确答案)

45、无菌室空气消毒常用 C [单选题] * A.高压蒸汽灭菌 B.滤过除菌

C.紫外线照射(正确答案) D.巴氏消毒 E.热灭菌法

46、下列不属于细菌侵袭力的是 D [单选题] * A.荚膜 B.菌毛 C.侵袭性酶 D.外毒素(正确答案) E.微荚膜

47、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 [单选题] * 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放线菌 E.病毒(正确答案)

48、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 [单选题] * A.衣壳和核酸(正确答案) B.衣壳和包膜 C. 核衣壳和包膜

D. 核酸和包膜 E.都不是

49、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主要通过 [单选题] * A呼吸道传播 B.血液传播 C.皮肤感染 D.神经传播

E.消化道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正确答案)

50、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 A.流感嗜血杆菌 B. 流感病毒(正确答案) C 副流感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鼻病毒

51、下列不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方式的是 D [单选题] * A.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共用剃须刀

D.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 E.输血传播

52、预防乙脑的基本措施是 E [单选题] * A.接种丙种球蛋白 B.接种干扰素

C.防鼠灭鼠 D.防蚤灭蚤 E.防蚊灭蚊(正确答案)

53、下列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 D [单选题]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轮状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麻疹病毒(正确答案) E.埃可病毒

、为减少麻疹的发病率,应对3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儿童进行: C [单选题] * A.注射母亲全血 B.注射丙种球蛋白 C.接种麻疹疫苗(正确答案) D.注射麻疹患者恢复期血清 E.注射胎盘球蛋白

55、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的培养基是 A [单选题] * A.半固体培养基(正确答案) B.液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营养培养基 E.选择培养基

56、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E [单选题] * A.可分为S、R菌落

B.肉眼可见 C.某些带有颜色 D.由一个细菌形成

E.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正确答案)

57、内毒素的特点不包括: B [单选题] * A.主要由G菌合成的脂多糖

B.毒性强,对组织有选择性(正确答案) C.性质稳定,耐热 D.抗原性弱,很少产生抗体

G菌合成的脂多糖 B.毒性强,对组织有选择性 C.性质稳定,耐热 D.抗原性弱,很少产生抗体

G菌合成的脂多糖 B.毒性强,对组织有选择性 C.性质稳定,耐热 D.抗原性弱,很少产生抗体E.以上都不是

58、破伤风梭菌引起全身肌肉痉挛是属于下列哪种感染 [单选题] *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正确答案) D.脓毒血症 E.带菌状态

59、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不引起: [单选题] * A.败血症

B.风湿热(正确答案) C.食物中毒 D. 假膜性肠炎 E.脓疱疮

60、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为: [单选题] * A.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反应 B.沉淀反应 C. I型超敏反应 D.凝集反应

E. IV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61、最先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单选题] * A.弗莱明(正确答案) B.列文虎克 C.李斯特 D.巴斯德 E.柯赫

62、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 A.蛋白质(正确答案) B.多糖 C.多肽 D.脂多糖 E.脂肪

63、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将导致 [单选题] * A.抵御病原体增强 B. 自身免疫增强 C.超敏反应 D.免疫缺陷

E.病毒感染或肿瘤(正确答案)

、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单选题] * A.骨髓 B.法氏囊 C.胸腺(正确答案) D.脾脏 E.扁桃体

65、甲胎蛋白属于 [单选题] *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抗原(正确答案)

66、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B [单选题] * A.完全抗原 B. 半抗原(正确答案) C. TD-抗原 D. TI-抗原 E变应原

67、HLA不存在于: [单选题] * A.成熟RBC膜上(正确答案) B.WBC膜上 C.淋巴细胞 D.组织细胞膜上

E.肌细胞

68、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单选题] * A.生来就有 B.能遗传给下一代 C.个体之间无差异作用 D.抗感染作用非特异性 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69、血液中分子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单选题] * A. IgM

B.IgG(正确答案) C.IgA D.IgE E.IgD

70、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单选题] * A.参与反应的补体成分相同 B.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C. C5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细胞效应相同(正确答案)

71、比较有效地广谱抗病毒作用物质是 [单选题] * A抗生素(正确答案) B干扰素抗毒素 D细菌素

E白细胞介素

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B.无MHC性 C.生物学效应极强 D.在体内维持时间长 E.作用具有多向性

73、初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单选题] * A.早期以IgM为主(正确答案) B.IgG与IgM几乎同时产生 C.抗体效价高 D.在体内维持时间长 E.为高亲和性抗体

74、条件致病菌的特点是 [单选题] * A.原属正常菌群(正确答案) B.无害

C.拮抗病原微生物 D.提高营养物 E.引起外源感染

75、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属于 [单选题] *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76、ABO血型鉴定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 A玻片凝集法(正确答案)

B试管凝集法 C.间接凝集反应 D.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E.沉淀反应

77、下列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单选题] * A.疫苗 B.抗毒素

C.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 D.活化的淋巴细胞 E.细胞因子

78、某病人血清检测HBsAg(+)、HBeAg(+),则说明该病人: [单选题] * A.无传染性

B.对HBV具有免疫力 C.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D.具有较大传染性(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是

79、新生儿脐带血中哪类Ig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 [单选题] * A.IgM(正确答案) B.IgG C.IgA D.IgE E.IgD

80、卫生学上可用哪种细菌作为判断环境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单选题] *

A.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 B.痢疾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变形杆菌 E.霍乱弧菌

13、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 A. 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答案) B. 柯萨奇病毒 C. 麻疹病毒 D. 腮腺炎病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