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顾 群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商品交易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商品赊销的信用方式得以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手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应收账款被对方经营,本企业无法控制,只有变现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本文从我国坏账损失的现状入手,分析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危害,提出加强管理、防范坏账的若干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坏账损失 原因 对策

1.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现状

COSO 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结算方式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应收账款大量地出现在信用交易中。而在我国,这个方式还不够成熟,相应的经验和制度完善还远远不够。因此,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有效的控制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减少坏账,提高资金周转率的当务之急。 2.坏账损失的确认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也可理解为企业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坏账、滞账。企业坏账损失的来源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应收账款,另一类是其他应收款。 3.我国企业坏账损失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供大于求的因素,企业大部分已进入买方市场,卖方企业出于打开市场、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不得不采取赊销进行销售。目前我国约有80%的企业采取了赊销方法,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4.企业坏账损失的原因 4.1控制环境不理想

控制环境是其他所有控制要素的基础。“信用危机”和“赖账经济”的盛行使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欠债的现象严重。近年来,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诚信贬值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2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对管理层的指令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首先,在应收账款管理当中权责不够明确;其次,单位片面追求利润,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忽视了单位的现金流量。 4.3缺乏信息沟通

控制过程中离不开信息与沟通。许多企业既没有向业务员提出过收集信息的要求,也没有建立一套业务报告系统。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贫乏,业务联系脱节。 4.4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首先,银行信用紧缩国家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各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各种不良贷款的控制,加大了对各类贷款的审批力度与监控措施,企业的资金运转更加困难;其次,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不景气,社会需求不断下降及同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企业的销售量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5.减少坏账损失的对策 5.1做好基础记录

要采取赊销这种销售手段,必须充分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对于企业的原有客户,应考虑交易记录,确认其是否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同时信贷部门还应考虑本次订购的数量是否正常,如企业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且此次订购基本接近历次订购数量,即可办理批准手续;如果所需数量超过了历史记录,在办理报批手续前,必须要求客户提供近期的财务报表,并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来判断客户近期的财务状况,然后决定是否接受赊销。对于新客户,企业应进行信用调查,包括获取信用评审机构或金融机构对顾客信用等级的评估报告,同时要求新客户提供能够证明其资信情况的材料和审查财务报表来决定是否接受其购货订单,以及允许的信用限额。 5.2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明确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目标,做到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应收账款真实正确;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5.3建立信用管理部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4考察拒付状况

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并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等指标,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高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审查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5.5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

正确估算赊销成本,建立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准确了解对方信用程度,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销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 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经济损失。 6.结论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企业要发展,就要扩大产品销售。为了尽量减少产品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坏账损失,企业应当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完善信用政策;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实行销售回款一人负责制;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同时,加强债务清理工作。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回笼资金,尽量避免结算过程中的资金损失,以确保企业实现正常的资金运作。◆

参考文献:

[1]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雍美秀.论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代审计.2006(6). [3]张建辉.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26).

作者简介:顾群,就职于江苏省泰州市供电公司,现为华北电力大学在读工程硕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