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相位关系
摘要:纯线性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相位关系早已有结论——电压超前电流
90,电流超前自感电动势90。可是到目前为至,本人所见的教科书在推导上述结论时都以根
本不可能存在的电压、电流、自感电动势的正方向关系为推论的基础,也没有完整清楚地分析电流的变化趋势与自感电动势相位的关系,“虛晃一枪”而过,令学生困惑难已。本文以电压和电动势方向的规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为基础,既完整分析电流的变化趋势对电压、电流、自感电动势之间相位关系的影响,又以真实的电压、电流、自感电动势的正方向关系建立电压方程,论述纯线性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相位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纯线性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相位关系。
一、本人所见的教科书对纯线性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相位关系的推导过程和存在“问题”
图1所示电路中,变化的电流经过电感元件L时,电感元件L就产生自感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设电路中电阻和电容可忽略不计,L是线性电感元件,并且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
ddiL (1—1) dtdtdi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uLeLL (1—2)
dt设iImsint,则:
eLiauLb图1 eLuLLdid(Imsint)ImLcost dtdtImLsin(t90)Umsin(t90) (13) eLuLLdiUmsin(t90) dtUmsin(t90180)Umsin(t90) (14)
所以,uL比i超前90,i比eL超前90。
显然,上述的推导过程简洁正确,但存在如下令学生费解的“问题”:
1.uL、i、eL之间显然不存在着图1所示的正方向关系,由这一根本不存在的电压、电 流、自感电动势之间的正方向关系得出eLddidiL,并建立方程uLeLL。过dtdtdt程交代不够清楚,颇有“虛晃一枪”而过之嫌。为什么推导过议程要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电压、电流、自感电动势之间的正方向关系的基础上?若eL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则uL的正方向应从b指向a,这时得出的方程却是uLeLLdidi,与uLeLL不是正好相反吗?。怎解呢?dtdt多数教师在讲解时往往不解释这个“问题”,书云亦云,照本宣科,令学生困惑难已,对于踏实
认真、又喜欢思考的学生尤其如此。
2.eL的正方向与i的变化趋势有关,图1所示的i与eL的方向关系,显然只有在
1
di0时dt
才是对的;若
di0,eL的正方向就与图1所示的方向相反了。喜欢思考的学生当然迷惑:此dt时电压方程(1-2)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则此时的电压方程如何?由电压方程(1-2)导出的结论还正确吗?显然,确定i与eL的正方向关系,只考虑
di0时的电流的变化趋势而不考虑dt
di0时的电流的变化趋势,似不完整和欠缺说服力,至少是令学生费解的。 dt二、既分析电流的变化趋势对电压、电流、自感电动势之间相位关系的影响,又以真实的电压、
电流、自感电动势的正方向关系为基础论述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和自感电动势的相位关系
设图1电路中的电感L是线性电感元件,电路中电阻和电容忽略不计,电路中的电流经变化时,电感元件L就产生自感电动势来阻碍电流的变化,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eL为负,电 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eL为正,即eLLdi;线圈的端电压uL、自感电动势eL的大小分别 dt为uL和eL;从a端指向b端的电压uL、电动势eL和从a端流向b端的电流i为正,从b端指向a端的电压uL、电动势eL和从b端流向a端的电流i为负。则电流从a流向b并转为从b流向a变化一周过程中的i、uL、eL的实际正方向关系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iauLb图2 iaeLb图3 aeLbiaeLbiuLuLuL图4 uLeL图5 di0 dt时i、uL、eL i0,的正方向关系 1. i0且
di0 dt时i、uL、eL i0,的正方向关系 di0 dt时i、uL、eL i0,的正方向关系 di0 dt时i、uL、eL i0,的正方向关系 di0时,电路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电流i、电压uL、自感电动势eL的正方向dt关系如图2所示,得:
uLeL,∵uL为正,eL为负,∴uLeL
di0时,电路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电流i、电压uL、自感电动势eL的正方向2. i0且dt关系如图3所示,得:
uLeL,∵uL为负,eL为正,∴uLeL
di0时,电路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电流i、电压uL、自感电动势eL的正方向3. i0且dt关系如图4所示,得:
uLeL,∵uL为负,eL为正,∴uLeL
2
4. i0且
di0时,电路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电流i、电压uL、自感电动势eL的正方向dt关系如图4所示,得:
uLeL,∵uL为正,eL为负,∴uLeL
所以,无论电流是正是负,是增是减,只要设定电流i与自感电动势eL同向时eL为正,反向时eL为正,就必有eLLdidi,uLeLL。 dtdt设iILmsint,则:
uLLdid(ILmsint)ILmLcostILmLsin(t90)ULmsin(t90) dtdteLuLULmsin(t90)ULmsin(t90180)ULmsin(t90)
所以,uL比i超前90,i比eL超前90。u、i、eL的相位关系如图6所示。
uLu、i、eLuieL0tu90aeL90iaeLbi180aeLbi270360iaeLbuLuLuLeLbi0 i0 i0 dididi000dtdtdt图6 u、i、eL 的相位关系图i0 di0dt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