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 2008
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 英语写作 课程选修Ⅰ 学时 学分 36 2 名称 类型 朱京力,男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结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远程师资培训中心培训专家,海淀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兼职英语教研员,海淀区十五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公共必修课主讲教师,曾担任北师大外语学院院外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曾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本人曾在全国第三届中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及教学演示竞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设计竞赛二等奖。科研成果“实践新课标,外语教学模式”获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实践获海淀区2004年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海淀区中学“教学创新奖”。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论文:Choosing and Using Communication Tasks for Classroom Activity Design 。多篇论文获奖,其中论文《初探多媒体外语教学》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外语学术年会评比一等奖,《实践新课标,革新外语教学模式》获北京市英语教与学展示二等奖,《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探讨》获海淀区论文一等奖,《英语报刊选修课的实践与反思》获北京市教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曾主编多部高中英语、高考英语辅导丛书,并参与了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案的编著工作,多次被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在全国作学术报告。 宋荷新,人大附中英语高级教师。 曾几次参与人大附中与国内其他学校及国外学校的远程教学,授课得到教育部领导及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及好评。曾在海淀区首次“现场教学比赛”中获得英语组一等奖。2007年五月参加国家级中美教育部合作项目《开放式语言学习》中方专家组会并参与筹划和推广。乐于接触和探究新鲜事物,并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创新,不断提高个人业务能力。 任课教师简介 任课教师简介 任课教师简介 夏春云,女,高级教师。曾教授过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报刊阅读,中高级英语翻译与写作,影视口语与听力等。2002年自江苏调入本校,从事过实验班、普通班、分校班等各种层次学生的高中综合英语的教学工作,并曾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各等奖项。工作认真负责,指导学生有耐心,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 教学设普通教室,电脑,电脑投影 备要求 学生选修条件(年级或专业基础要求) 高一全体学生。喜欢英语,英语成绩较好者。 开课目的及课程简介 《英语写作》教程的目的是根据课程标准六至八级写的技能要求而定的。为了逐步达到这一要求,教科书提供了几种不同交际意图的文体,让同学们进行写作实践:写问候卡、便条及简单信函;写日记、书信与电子邮件;填写表格、申请表等;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写故事类文章等。 本课程共九个单元。第九单元是复习单元,主要是提供交际情景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开展写作实践。前八个单元则以固定的学习步骤,一步一步的进入英语写作园地。学习步骤一般是:读前设置情景 --- 阅读范文 --- 思考、理解 --- 语言篇章分析 --- 基本范文阅读 --- 指导写作--- 计划起草--- 编辑修改 --- 定稿 --- 评价。 同学们可以看出,《英语写作》与过去的写作练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从关注写作结果转为关注写作过程。以往教师评估同学们的作文主要看文章的表达形式,文章的结构、词语、句式、拼写、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这样就出现了许多同学写的英文作文词不达意、文不对题、加上洋泾浜英语,令人啼笑皆非。问题就出现在:同学们仅注意文章的形式是不够的。写作应是同学们自主探究、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英语写作课程提倡同学们在教师和教材的指引下感受写作的全过程,既重视语言形式、写作技巧,也重视内容和思想观念的表达。同学们经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活动,自然而然会地道写出文章,出现让人满意的成品。 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 2 3 4 5 开学 军训 第一单元:Greeting cards and notes 第一单元:Greeting cards and notes 第二单元:Diaries 备注 收作业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二单元:Diaries 第三单元:Information reports 第三单元:Information reports 第四单元:Application forms 第四单元:Application forms 考试周 第五单元:Personal letters and descriptions of people 第五单元:Personal letters and descriptions of people 第六单元:Emails and descriptions of place 第六单元:Emails and descriptions of place 第七单元:Information reports and graphs 第七单元:Information reports and graphs 第八单元:Dramatic stories 第八单元:Dramatic stories 第九单元:Review and examination 考试周 社会实践周 收作业 收作业 收作业 收作业 收作业 收作业 收作业和考试 考核形式 备 注
终结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内容为限时命题作文。 评价标准:八次作业占50%,考勤占20%,终结考试占30%。 因教学需要,本课程共招学生60人,分成三个教学班,三位教师分别任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