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No.11. 2016Sum 168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发展方向
邝江红 兰 晶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从认知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看,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原语文本图式通过理解转换成目标语文本图式的选择构建过程。本文以认知图式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发展方向。
关键词:认知图式;翻译教学;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11-000268-02
一、引言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大小与测试本身的规模和影响力密切相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科考试,它对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反拨作用值得高度关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历经1996年和2005年两次重大的改革调整后,2013年再次迎来了局部重大的调整。新的翻译题型在测试形式、内容、分值和时间等方面都做了重大革新,进一步提升了翻译测试在四级考试的地位。
2013年12月改革后的新翻译题型,与以往相比,不再仅仅局限于词汇、语法结构和固定搭配的使用,而是偏重于语言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化转换。由于新的翻译题型的反拨效应,人们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带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甚至连单句的表达尚且需要加强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完成段落翻译?如果按照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难以避免流于语法结构、词汇或句型讲解的俗套,收效甚微。
翻译的准确度会更高。例如,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译者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官制、服饰、建筑、对联和饮食文化等。
原语图式的搜索是翻译的重要步骤。原语图式的找寻与构建是对原语文本认知的产物。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原语文本,形成目标指向,或做出预测,从而积极主动地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例如:
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哎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第六十三回)
“醍醐灌顶”是中国的成语典故。“醍醐”指的是佛教宗教仪式中使用的一种纯酥油。佛家以“醍醐灌顶”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译者在对“醍醐灌顶”形成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原语文本分析:宝玉不是僧侣,而习语“醍醐灌顶”在这里也没有严格的宗教含义。“醍醐灌顶”在原文的核心含义是宝玉听了高明的见解后,受到很大启发。
原语图式与目标语图式的映射是语言文化转换的关键步骤。在此过程中,译者根据已有的认知图式,在目标语中搜索能够互相匹配的认知图式。如上例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如果将“醍醐灌顶”完全直译为“fine cream pouring on his head”,很可能会让英语读者完全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来处理语言文化差异,选择能在两种语言文化环境中匹配的认知图式。
翻译的最后一步是目标语文本的生成,也就是基于原语图式与目标语图式的最佳匹配的编码过程。若将“醍醐灌顶”的认知图式映射在英语中,我们可以译为“suddenly shown him the light”,从而将“醍醐灌顶”的核心含义表达出来。
二、认知图式理论及其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现代图式理论的起源可以最朔到心理学家巴特利特。他把图式定义为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记忆贮存方式,是人们赖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
图式是从个别抽取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各种范畴的知识。图式所表征的知识可以从一个词的意义,一个句子的组成成分,文化背景、理论观点到思想意义等。
从认知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原语文本图式通过理解转换成目标语文本图式的选择构建的的过程。翻译的构建机制包括四个步骤:原语文本的理解、原语图式的搜索、目标语图式的映射和目标语文本的生成。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激活原语认知体系里丰富的图式,对原语文本进行解码。如果译者对翻译的内容熟悉,对翻译的话题有所了解,就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翻译的内容,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发展方向
(一)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翻译教学原则
第一,翻译教学整体构建的原则。教师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以认知图式理论为依据,对翻译教学的各要素进行设计,其中包括翻译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材
作者简介:邝江红(1974-)女,广西恭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兰 晶(1986-),女,仫佬族,广西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西教改课题“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测试的反拨效应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JGB421)的研究成果。
268
2016年第11期总第168期
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
No.11. 2016Sum 168
料、课堂形式和考核方式等等,构建一个整体的翻译教学模式,提高翻译教学的绩效。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树立翻译学习的观念,积累英汉认知图式转换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根据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兴趣,帮助其设计课堂内外的翻译实践项目,让学生成为翻译学习的主动者,逐步提高翻译能力。
第三,整体互动的原则。互动教学最大的好处是能同时促进和联系教与学两个方面。开展互动的翻译教学,就是要重视翻译的过程中的思考和交流反馈。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涉及到两种语言文化图式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语言文化的障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一方面能够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做好翻译前的认知准备,启发学生对翻译难点进行积极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翻译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激发翻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在讨论中学会翻译策略与技巧的应用,在翻译互评活动中掌握翻译质量的标准。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发展方向
在大学英语四级的翻译题型改革后,我们对本校的学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问。在被调查的150名学生里,64.5%的学生认为翻译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并且有超过51%的学生表示新四级翻译题型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焦虑。在翻译教学效果方面,仅有43%的学生表示目前的教学基本能够满足其顺利完成四级测试的需要。在教学方式上,63.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翻译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调查表明,十分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认知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1.构建基于认知图式的整体翻译教学模式
把翻译教学的有关内容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大学英语课程在翻译方面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于认知图式理论,全面细化翻译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例如:有步骤地讲解翻译的理论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标准和过程;分阶段地加强学生对英语基本句式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单个句子的表达能力;有计划地设置英汉语言文化的对比教学,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
通过系统地规划翻译教学,全面整合教学各要素的作用,确实提高翻译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2.采用小组互动式的翻译教学方式
翻译的教学方法应该呈现出积极的开放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互动式的翻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体现出一种交互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互动的翻译教学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过度;转变仅限于翻译结果讲解的教学方式,逐渐向关注翻译的思维活动过程过度;转变仅仅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方式,逐渐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学习结合起来,延伸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的需要来设置小组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性。例如:在谈到翻译理论的时候,可以开展小组主题探讨式的互动;在讨论翻译技巧的时候可以采用精选案例式互动;在评价翻译实践结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多维思辨式互动;在做翻译练习和实践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任务驱动型的互动方式推动翻译训练。
3.组织骨干力量自编翻译教材
在目前流行的几套大学英语教材中,凸显的仍然是阅读和听说的技巧,翻译所占的比重非常低,很少涉及翻译理论与技巧。仅有的课后翻译练习主要是为巩固词组或句式服务的,难以在提高学生翻译水平上发挥较大作用。在问卷调查中, 81%的教师表示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不能满足学翻译教学的需要。找到适合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材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市面上,针对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非常少见。因此,组织骨干力量,编写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翻译教材也是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一个出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2]刘甜.翻译图式视角下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张静平,赵海燕.认知图式理论视角下翻译人才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6).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Cognition Schema Theory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actually a transformation from original language schema into target language schema through understanding. Based on cogn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ew reform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specially in the newly built local colleges.
Key words: cognitive schema; translation teaching; reforms and developments
[责任编辑:鲍 雨]
Kuang Jiang-hong, Lan Jing
(Lushan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616, China)
2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