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产养殖中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问题分析

水产养殖中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问题分析

来源:星星旅游
·142·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14.075

山西农经//2020年14期

水产养殖中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问题分析

□赵涛涛,于美波,安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276800)

山东日照

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水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水产养殖中的用药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存在药物滥用现

象。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中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问题,为水产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产养殖;药物滥用危害;问题分析文章编号:1004-7026(中国图书分类号:S948文献标志码:A2020)14-0142-02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适当的药物可以预防和控制鱼类病症、增进生养水质,达到提高鱼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存在药物滥用、盲目用药的现象,解决了一时的水产病害问题,却给后续的健康和环境等带来了危害,不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1

水产养殖中药物滥用的危害

1.1..危害人体健康

水产养殖业所使用的药物,大多含有抗生素与防止水产病害的化学成分,在药物发挥相应效果的同时,其中部分成分或药物的代谢产物没有办法及时分

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解,会在水产品的体内残留。随着鱼药的使用量增大

和使用品种增多,水产品体内的残留成分也会增加。这些成分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例如氯霉素等抗菌类药物,在进入人体达到一定剂量后,可能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展成白血病;养殖水域内的清理药物五氯酚钠进入人体后会危害呼吸道,造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昏迷致死[1];抗虫药酒石酸锑钾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还会发展成中毒性肝炎。1.2..危害生态环境

大量抗生素和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的药物进入养殖水体后,不断增加水体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含量,在水域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蓄积性底泥污染,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即使挖去含有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底泥,也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造成公共卫生危机,被挖出来的底泥扔置在别的环境中同样会形成污染。

历史研究表明,大约20%~30%的抗生素被养殖水产品吸收,其他都进入到水环境中[2]。中国南部海域的污染情况表明,养殖区周边的近海域重金属污染比养殖区远海域更严重。滥用药物造成的水质污染,会导致水生物的大规模死亡。例如滥用红霉素、四环素会严重遏制藻类生物的生产和繁殖;喹乙醇是一种

饲料添加剂,滥用该药剂会毒害浮游动物等。1.3..纵容耐药菌产生,威胁公共健康

水产养殖中,用药需达到一定的浓度,当浓度不达标时,不仅达不到很好的抑菌效果,还会产生耐药菌株。耐药菌株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药物的防害药效,并且会随着水产品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危害人们的健康。

例如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通过水生动物,在其体内生成了耐药菌株。在面对致病菌威胁时,减少了药物效用,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健康。2

问题分析

2.1..整治市场混乱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用药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市面上不同制药厂生产的水产药物容易出现同种药物好几个名字的现象,例如聚维酮碘溶液的名称有渔乐碘、红体白斑消等。药物有效含量出现了实际含量与包装含量有所出入的现象,导致用药的盲目性。

应加强水产养殖用药的立法执法能力。在市场监管方面,水产养殖药品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执法依据[3]。应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产养殖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在立法、执法和监管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完善鱼药残留监控体系,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加大用药监控。②加强鱼药注册管理,包括药名商标管理等,加大对违禁药品和超标药品的监管和查处力度。③对养殖单位进行系统登记,便于管理养殖户的用药情况、溯源追踪水产品的安全。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加大宣传滥用药物的危害,让市场更加透明,使消费者更加清楚产品的健康情况。2.2..提升养殖户的专业水平

目前,提升水产养殖从业者科学养殖的专业知识,主要针对以下几种养殖用药情况:不了解药物作用、不同的药物滥用、对药物产生依赖、忽视科学用药、养殖时没有注重维护水体健康导致疾病乱投医。这些养殖现状容易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对水产活体造成健康威胁,不利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应科学安排养殖过程,检测水体质量,准备优质饲料,(下转第144页)

作者简介:赵涛涛(1984—),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环境监测、水产养殖。

·144·山西农经//2020年14期

资金流和信息流充分集聚集中。过度房地产化,可能会让项目得到短暂繁荣,但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以概念炒作为手段,不以房产开发为目标,不以旅游开发为重心,只做实实在在的产业深耕,从源头建立机制,排除隐患。

(2)坚决反对同质化发展。同质化竞争是拼资源、人力、物力,最终都会走上廉价低质的老路子,表面看上去红红火火,其实已经“病入膏肓”。始终秉持追求质优价廉、共建共享、长远发展的新模式,就必须拼思路、拓新路。既要与全国四大主要药材供应基地竞争,也要防止与大泗医药小镇和国药溱湖康养小镇“撞车”。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坚持主业的功能性发挥上,积极进行结构性补充,形成南北一条线的大健康产业。

(3)积极推动资本加盟。发展中草药材相关产业是资金和资本集中的新兴产业,需要的大力推动、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鼎力支持。泰州是全国金融改革先行示范区,必须借助优势,启动国有资本进驻,陆续引进社会资本参股,重视省、市、区的三级联动。把社会闲散资本集聚、集中、集约,尝试建立专项国有投资公司或平台,积极引入康养类保险基金参股,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编辑:李唯哲)

医俱全的集聚基地,必须填补此类空白。

(1)勇敢地走出去。中药以草药为主,是民族医药瑰宝,民族和区域特色明显。虽然本地没有合适的自然生长条件,但资本可以走出去,以项目化和合作的方式,走进蒙、满、苗、藏等药材主产区的崇山峻岭和广袤草原,建设合作生产基地。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原产地溯源认证体系,网络化实时监控。先期试点试验,宁缺毋滥,成功成熟后再推广,逐步增量扩类,形成涵盖全面、名副其实的“药都”。

(2)积极地引进来。勇敢走出去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来。把能代表传统医药生产应用精华的名医巨匠吸引过来,用传统医药推动中医药材和制品销售并建设信息集散中心。凡是珍贵的中草药材,通常产于人迹罕至、交通闭塞的贫困山区和牧区,需要改变贫困思想,塑造脱贫理念,既发展当地经济,也能弘扬国粹精华。4

控风险,励创新

蓝图规划变为现实产能,必须经过市场检验。建设东方“药都”既有借鉴也有创新。

(1)严格防控房地产炒作。项目实施离不开基本建设,基本建设离不开房地产。建设“药都”是将人流、加强疾病预防。

水产活体疾病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有内部病原体感染,也有外界环境因素。需要对鱼病合理用药、对症下药,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大量盲目用药,那样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用药剂量方面,水产养殖多数使用全池泼洒式的用药方式,这种用药方式的受众是群体而非精准的个体,容易导致患病个体难以获取药物,而其他健康个体摄入大量药物,形成大规模的药物残留。

应加强养殖户的教育培训,合作社等可以组织统一学习科学水产养殖课程,从而可以更科学地防治水体问题,做好养殖的每个环节,提高用药水平,防范于未然,尽量做到少用药或不用药。在处理水产品病症时,应在确诊后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安排合理的用药期和停药期。应规避长时间用一种药物的情况,避免药物间的互相抵抗,提高防治效果。

2.333加强药物科学研究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药物研究种类较少,在药物代谢产物研究上尚处于薄弱的起始阶段,药动学规律、水产用药种类的研究尚未成熟。同时,水产养殖的

参考文献:

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上接第142页)

规范化用药是难点,缺乏全面完善的科学依据。随着

社会需求的与日俱增,应加强对水产动物的深入研究,明确水产动物的用药规律,着力研究出高效低害的水产养殖药物。要加大水产动物药动学研究的投入,在给药剂量、休药期、用药规范等指标上制定更明确的参照指标,促进科学用药目标的实现。

在水产养殖药物研究中,可以开发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措施,寻找更多环保无公害的介质运用于水产养殖用药中,促进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要对水产养殖活物进行耐药性监测,系统记录水体动物耐药性情况并检测分析,从而对水产养殖用药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提高养殖动物的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此种检测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水产养殖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合理配置抗生素资源。3

结束语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用药的安全性备受关注。水产养殖中出现的药物滥用,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有较大的危害。需要通过市场、、科研等领域通力合作,全面促进养殖用药的规范化,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1]毛国栋,肖鹤.水产养殖疾病发生的原因探讨[J].科学养鱼,2019(12):90.[2]金光春.水产养殖滥用药物的危害及水产品安全的保障措施[J].黑龙江水产,2013(2):23-25.[3]吴加平.水产养殖中消毒、解毒及解毒的具体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19(24):56-58.

(编辑:李唯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