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实验中学 王飞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比较中美教育的文章,作者在文章结尾说道:旁观美国教育,这里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知识填鸭”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这里的特点毋宁说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接着作者又感慨地说道: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读到上面的这段文字,笔者非常感慨,很为美国的孩子庆幸。这并非我是一个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崇洋媚外的人,而是中国教育现状让我有如此感慨。远的不说,就说近一两年以来说是推行素质教育,国家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用法令条规来推行,但收效甚微。现实依旧是高考的指挥棒驱赶着学生千军万马险渡“独木桥”。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评估标准使得众多学校和教师嘴上喊着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是“涛声依旧”,还是应试教育老一套,学生们的书包重量只增不减,老师们仍然是起早贪黑,疲于奔命,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填鸭,学生死记硬背。
怪不得今年一们高中清华大学的学子,对着新闻媒体采访的话竟说出“要不是爹妈,我再也不想读书”的话来。国家级重点中学湖北黄岗中学的毕业生谈起自己的母校,竟丝毫没有留恋之意,反而称之为“监狱”, 这些不啻给世人特别是给我们教育界敲响了“救救孩子”的警钟。笔者的孩子也是如此,高中时远离双亲回到了教学条件较好的老家就学。三年里,每每电话中的他传来的都是那种了无生气,懒洋洋的声音,让人好不着急。问急了,一句“我不快活,我很累”的话足以让笔者的心痛不已。作为搞教育的,我也知道那样对孔子孩子的身心不利。但现实如此,只能狠心无奈地把孩子继续往高考的独木桥上推去。再看看亲友和周围的小孩子个个如此,好累的一代人哟!过去不是常说“学生时代是黄金时代”,可是现在这些个十七、八岁正是雨季花季的少年们并不快乐,他们活得太累太沉重。不禁让人想问:中国教育怎么了?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子还在于中国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未能跟上时代的前进的步伐,还停留在培养计划经济人才需求上。我们今天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放眼新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是事业兴旺发达之根本,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是各行各业迫切所需。使学生科学地掌握学习方法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我们能不能下决心,学学古人在教学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
方法上倡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百花齐放,百法并存“的方针,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知识当作良种,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使学生从厌学中走出来,从题海中走出来,乐学爱学主动学,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校园学习这个人生特定的集中学习阶段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是非,有创造性的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来支撑他们未来的人生,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笔者非常推崇魏书生教学法。魏书生是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长,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他一年有半年在外边讲学,却从不让别人给他代课,而他的学生照常上课自学,照常考出好成绩。有人把他的教学概括到这“六不”,即“不管班,不讲课,不留作业,不批作业,不批作文,不考试”。能做到这“六不”关键就在于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科学的自学方法,也就是他教会了学生“捕鱼的方法”,所以他在校与不在校学生照学不误。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若能像魏书生那样,把学习方法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习不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吗?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就将事半功倍了吗?为什么不为之呢?
笔者还认为: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学学美国教育“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大家都知道”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这个道理。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与人的
工作不稳定、科技进步与环境恶化、竞争与合作共生、国际化与地域化结合等,对人才要求更重要的是基础素质。从这个意义讲,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就是学生毕业后转到相关甚至较远领域工作,尽管用到专业具体知识不多,但学习过程中塑造的追求未知的科学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及能力等,将会在新的专业领域发挥生要作用。因此,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从现在起也给学生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使他们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那岂不更好!所以中国教育应加大现行改革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开放学校与社会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求知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使中国教育早日走出误区,迎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新天地。
从鱼、渔、渔场想到的
河北省涿州市下胡良中学
王 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