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上

来源:星星旅游


科学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上

第三章 第一节 电与磁 教案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 吴荣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奥斯特的发现及意义。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 2.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掌握安培定则。 3.知道磁现象的电本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奥斯特发现的实验与观察,了解导线周围的磁场。 2.经历关于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探究,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磁场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重点与难点

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是本节的重点。本节难点是磁现象的点本质。

教具

干电池电源 直粗铝导线长约20cm一根、约60cm一根 软导线若干 大磁针一个 小磁针两个 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演示器 铁屑若干 纸筒(直径约7cm)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学生总结学过的电与磁的相似之处,引入本节学习内容。 电 磁 两种电荷 两个磁极 电荷周围有电场 磁体周围有磁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既然电与磁有那么多相似之处,科学工作者就猜想它们肯定有某些内在联系,于是,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终于在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课堂实验中,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发现。

二.演示奥斯特实验

1.注意: ⑴. 实验时用两节干电池,采用瞬间短路获得较大电流。 ⑵.进行多次实验

⑶.给学生交代清要观察的内容,特别是电流方向改变后观察的现象又发生

了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你观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0倒数1、2行并观察图3—3—3,明确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11、2、3行文字,明确奥斯特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一根直导线中电流尽管很大,但其周围的磁场还是很弱,如何能获得电流更强的磁场呢?(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出螺线管。 2.利用纸筒和直粗铝线演示螺线管的绕制。 3.指导学生练习画螺线管的绕线。

4.演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用铁屑显示尺寸的分布,用小磁针显示尺寸的方向,并改变电流的方向重做实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现象,总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

5.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N、S的判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3黑体字内容,记住安培定则的内容。

6.练习安培定则的应用。

①.由电流的方向和螺线的绕向判断N、S极:例: ②.由螺线的绕向和N、S极判断电流的方向:例: ③.由电流的方向和N、S极画出螺线的绕向:例: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3“物体磁性从那里来”部分内容 1.了解物体具有磁性的实质。 2.了解磁化的本质。 五.总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简单小结,交流并比较一下看谁总结的最好。 六.学生学习评价(见学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