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 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 新课讲授
(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活动1:
1. 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
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岀行具、 区电影院等。
2. 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1) 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2)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 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
1. 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 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 会的文明风气。
2. 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
① 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 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 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 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 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④ 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 应尽的责任。
3. 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① 参与公共生活,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 ② 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 本要求。
③ 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活动3:
(1) 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生活规则。有人认为专门设 立“排队日”是小题大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 搜集因扰乱公共秩序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明确:(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 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在一个文明城市之中,排队不仅意味着对公平秩序的遵 守与履行,更体现着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对于效率的合理追求和对他 利的尊重。设立“排队日”是对一种公共公礼仪的善意的提醒。设立“排 队日”,目的在于培养人们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
(2)示例:高铁霸座
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 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
2018年8月24日,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获悉,孙某被处治安罚款 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购票乘坐火车。
危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① 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② 规则不仅是对我们的和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护。 ③ 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 活动4:
1.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公共设施?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 我们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些什么? 答案:
1. 常见公共实施:绿地、道路、路灯、地下(上)线路和管道停车场(库)、 配电房(室)及电器设备、消防设备、电梯、健身娱乐设施公告牌等。
功能:这些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优美环境,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 便,维护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使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了安全保障。
2. 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 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3. 爱护公共施的做法有哪些?
① 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 坏公共设施;
② 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三、课堂练习
1. 共享单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漫画启示我们()
A、 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 B、 公民要依法自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 C、 公共单车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可以随意存放 D、 使用共享单车使我们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 AB b. CD c. AC d. BD
2. 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共享 单车离不开大家的呵护,需要多方共治。谢列能够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 的是
A.使用者给车加“私锁”,方便自己B.企业合理竞争、精心服务C.科 学引导、监管得力D.使用者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
a ABD b. BCD c. ACD d. ABC 四、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公共生活文明参与 (1) 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2.知道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3.以正反事例说明,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 4.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宁公共秩序,不妨碍和损害他人。 【教学重点】
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教学难点】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观众、文明小游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一、导入新课
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的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二、活动一: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 1. 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 当我们过马路时,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2. 交流。
3. 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三、活动二:秩序小实验
1.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2.秩序小实验:找五个一端具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娇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分组进行实验,看看哪个小组能顺利有又块快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3.至今,我还记得小学老师教的一首走路儿歌:“小花狗、小黄狗,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前,不落后,摇摇摆摆去春游”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守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否则将混乱不堪。
4.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突然一声沉闷的响声,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压倒一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二人当场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1)材料中,本来没有发生严重的灾难,他们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不幸? (2)材料中,人们怎么做就可以避免或减轻这种悲剧的发生? 读一读 P29 阅读角,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
5.小结:只有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才能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6.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吗? 这些现象提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
四、活动三:我认识的公共标志
1.为了引导,其实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大家可收集公共标志,根据下表提示完成学习单。
标志 出现的场所 置身其中的感受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会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了呢? 五、活动四:不文明的言谈举止
1.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生活中,有些现象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破坏了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阅读P31页的图片,说说每幅图
中的不文明行为,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
2.想想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六、课堂总结: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应,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第2课时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一、导入新课
二、活动一:公共场合怎么做
1.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1)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 (2)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 。
(3)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和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 。 2.举一反三:议一议,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3.小操练:模拟公共汽车启动,乘客依次下车、上车。
4.有的同学认为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车就轮不到座位,买东西排队就会耽误时间,买不到满意的商品,总之,认为遵守公共秩序会吃亏,不遵守公共秩序会占便宜。试想,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5.小结: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三、活动二:共建有序生活
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集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下列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行人乱成一团, 办法 。 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污染,
办法 。 占用公路晾晒谷物,影响交通安全, 办法 。 四、活动三:辨析明理,指导行为
1.说一说,在下列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图(1)卫生院,图(2)集贸市场。
2.议一议,下面几幅图中谁遵守公共秩序,谁不遵守公共秩序。 图(1)售票处。图(2)书店收款处。图(3)码头 五、总结谈话
通过今天对《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 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板书设计】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6.我参与 我奉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友善。 2.自觉养成善良的品质,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友善待人的实质。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4.正确认识友善待人,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5.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相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重点】
树立友善待人、文明有礼的意识,争做文明有礼人,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教学难点】
全面、多角度认识文明有礼的意义;掌握文明有礼的方法,做文明有礼的人。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友善相待 文明有礼
一、友善相待
1.师: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互相帮助。 2.阅读P34材料
3.思考: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仅是免费早餐,而且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4.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
(1)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
(2)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 5.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6.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说说读后的感受。
7.小结: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二、阅读法律规定
1.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请阅读下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加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作牌、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陸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2.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3.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4.小结: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文明有礼
1.师: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P37 请评价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
2.学生交流
3.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住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
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
4.总结: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的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第2课时
服务社区 参与公益
一、服务社区
1.师: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相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2.某小区的居民们制订了一个《邻里公约),其内容包括:见面主动微笑问好,邻里有事主动相助:停车时车头朝外、车轮不压线:清晨和夜晚,降低室内音量,室外集体活动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预防阳台滴水、坠物: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行清理宠物类便;遇到装修要提前通知,照顾邻居感受。
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睡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二、参与社区建设
1.让我们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吧!
2.如果没有,说说你可以做哪些参与社区建设的事情。 活动三: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阅读:我家所在的社区,环境宜人,居民们互相帮助。社区有许多者人,他们每天佩戴着“服务社区”的袖标清招社区街道。他们感是说:“在家用着也是闲着,出来扫扫地,还能热热身,为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发挥余热。”在我们社区,小朋友也是忠愿者。一次,一个青年将吃究的香蕉皮随手扔在地上,清洁工提醒他检到班圾精里,但他就是不检而且还辩解。这时,一个
小朋发主动将他丢在地上的香蕉皮检起并扔到垃极箱里。青年看到小朋友的举动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社区是战家,建设靠大家,美丽的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勢力。 2、说说读后体会。 三、参与公益
1.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无私车献的热心人,他们让我们感到生活更加温暖。阅读 《爸爸的爱心车》
我爸爸是名出租车司机,地每天早晨趁出车之便把我送到学校。高考前一天,爸爸对我说:“明关不能送你上学了,为了让一些有困难的考生能及时到达考场,我和同行参与了一项义务载送考生去考场的公益活动”他将一条鲜红的性带系在车上,这是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标志。
2.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公益的力量 1.阅读P42 公益的力量 2.小娟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后示?
3.请分组收集公益改变人、改变环境的事例,并制作事例卡。 4.从事例中提炼出你的观点,表达出你的感受,与同学分车。 五、慈善要用“心”衡量 1.阅读《慈善要用“心”衡量》
2.你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悲善”?
总结: 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友爱的公益行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因为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板书设计】
6.我参与 我奉献
友善相待 文明有礼
服务社区 参与公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