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

来源:星星旅游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周口中学 罗大春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泰山石刻被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石刻、碑刻如同一部绵延几千年不灭的石书,让现代旅游者在泰山游览中领略到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据此回答1-3题 1.古人寄情于“泰山石刻”是因为(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石刻内容,泰山石是物质载体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泰山石刻被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目的是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遗产的意义是( )

①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② 有利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可以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④可以完全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3.泰山石刻、碑刻如同一部绵延几千年不灭的石书,让现代旅游者在泰山游览中领略到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远持久的

C.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4.《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韩愈《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6.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7.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收,海纳百川 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 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 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 8.文化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9.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举行。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核心

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两岸形成“共同建议”说明 (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10.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区域性 D.包容性 1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1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 )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史书典籍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3.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还是港、澳、台。这着重说明的是传统文化的: ( ) A.相对稳定性 B.民族性 C.与进俱进 D.一成不变 14、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5.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6.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对古典名著、历史事件、优秀人物的“恶搞”,因迎合了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一出笼便受到推崇,以至于无处不有,泛滥成灾。面对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消极现象 ( )

①国家要严格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快速发展 ②国家应加强科学管理、正确引导

③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时要提高辨别能力 ④文化经营者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

A、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7.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告诉我们( )

A.淫秽色情文化是落后文化 B.经过整治,腐朽文化将消亡

C.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文化发展需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8.中宣部、文明办等17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开展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

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 A.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唯一途径 B.有利于加强人们的知识文化修养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能迅速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19.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左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B.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C.要加强人们的知识文化修养 D.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0.古人造的“孝”字非常有深意。“老”字在上,“子”在下,甲骨文的“孝”字就是孩子搀扶着长辈行走的意思,可见儿女赡养父母、尊敬老人,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今天,孝敬课是我们社会和谐必补的“滋养要素”。你认为( )

A.“孝敬课”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 B.“孝敬课”应该在家庭上

C.“孝敬课”是对传统的盲目继承 D.“孝敬课”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

21. 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这表明( )

A.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 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 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

22.“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要创造文明,首先要创造文明的人。”为此,国家必须( )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④努力培育“四有”公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企业文化是企业腾飞的翅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是借助于企业文化这一翅膀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实现企业民主管理 C、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必然推动企业的发展繁荣

24.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对全体公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5.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一、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4 答案

二 非选择题(50分)

26.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3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8分)

(3)请你就改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3分)

27.“天正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周杰伦的《青华瓷》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历史与

未来很好地融合起来,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再加上配乐的浓郁中国风的味道,让流行音乐变得雅致。有人把它概括为“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正因为如此,这首歌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泛传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从《青华瓷》的成功中感悟到什么?(9分)

28、情境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3分)

情境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

情境三: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6分)

2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6分)

30、 材料:我拿什么吸引你的目光?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位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温州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缺失文化元素,“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发育了,可脑袋还是小孩子的,很不协调。”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6分)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参 题号 1 答案 A 题号 14 答案 A

26、(1)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①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③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3)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②创建文明班级,进行文明班级评选。 ③开展义卖活动,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 ④评选“阳光少年”,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⑤开展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引导丰富多彩的健康文化生活。

27.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做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8.(1) 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

2 B 15 A 3 D 16 D 4 B 17 C 5 B 18 B 6 D 19 D 7 A 20 A 8 A 21 B 9 C 22 D 10 C 23 C 11 D 24 A 12 D 25 A 13 A 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内在要求、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3)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④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29、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30、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缺一不可。只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促进温州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②文化在城市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提升文化的整体城市竞争力。③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不断丰富全体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