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及个案报道
情绪问题组(n=26)
非情绪问题组(n=174)
12.26±1.1513.44±2.0710.07±2.2210.33±1.56
t值24.98822.4154.1258.311
P值<0.001<0.001<0.001<0.001
表3 情绪问题与非情绪问题儿童父母婚姻质量的评分结果(分, x±s)
婚姻满意夫妻包容婚姻质量低夫妻冲突
25.33±6.2423.26±2.1512.14±3.2813.25±2.27
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本次研究调查后还观察到,相较于女生而言,男生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P>0.05)。
3.2儿童情绪问题的父母养育影响因素 在儿童阶段,父母教育方式,对个人后期心理、人格的发育与形成都具有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精神与物质水平提高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部分家长在进行子女教育时,依旧缺少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负面情绪的了解较为匮乏,这便导致部分儿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受到直接影响[3-4]。目前就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家长对儿童若表现得严厉、过度干涉,会使儿童心理产生较多问题。该种错误方式,并不利于儿童后期的成长[5]。父母在实施家庭教育时,若过度干涉儿童的个人生活,容易使儿童培养出现高依赖性、忍耐度低、幼稚、自私、偏激等负面情绪,儿童在后期成长后,较难融入到社会之中,对父母具有较高的依赖,适应环境能力较低,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依赖他人,无法自身寻求解决方式,无法独立解决问题,较易出现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6]。若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在生活中各方面都追求完美,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不切实际的幻想,极易使儿童存在自卑、敏感、焦虑等负面情绪,在面对问题时,一味地否定自我,对自我的价值认知出现偏差,对生活、学习、工作丧失信心,对他人的想法过度在意,高敏感度,面对问题时,过于苛刻自身,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念[7-8]。因此,家长在进行子女教育时,应给予肯定,以温柔、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肯定儿童的成绩,在出现挫折时,不会一味进行批判,而是分析出现问题的因素,以及后期如何改正,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3.3儿童情绪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之后可知,目前我国儿童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经过了解可知,儿童情绪各因子与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呈现负相关,且相关高度较高。即当父母给予儿童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分数越高,儿童出现
医学食疗与健康
异常情绪心理各因子的分便越低。而儿童情绪各因子与惩罚、否认、过分干涉等因子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父母如果过多的不信任儿童、严厉惩罚、以为否认儿童等情况,儿童产生异常情绪的各因子分数便会越高[9]。所以不难看出,只有提高家庭之间的温馨程度,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理解,营造温馨、理解、肯定以及包容的家庭氛围,可以显著降低儿童产生不良情绪的发生概率。但若父母一味地惩罚儿童、否认儿童的努力、使家庭一直处于紧绷的气氛下,儿童便可能会出现各类异常 情绪[10-13]。
3.4儿童情绪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 若在儿童面前,父母一直处于敌对、不信任的状态,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会产生影响,极易导致儿童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14-16]。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儿童有直接影响,其主要因素在于,若父母婚姻质量较差,极易导致儿童安全性降低、依赖感较低,造成儿童出现冷漠、偏激、不信任等不良问题,最终导致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3.5教育建议 上文对儿童情绪与父母教养、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因此不难发现,家长的教育情况、婚姻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父母若给予儿童温柔、支持、积极等正面情绪,儿童也会更为健康的成长[17]。同时,父母也需注意,不可过度束缚儿童,过多干涉儿童的生活,同样会使儿童出现各类问题。因此父母在后期教育时,应做好相应措施。基于此,本文对父母教育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情绪控制:在儿童发展阶段,部分儿童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较好的控制自身情绪,出现喜怒无常的情况。所以父母的确应该进行一定的情绪控制,加强对儿童的约束、监督与管教。但该阶段期间,父母应以温柔、耐心、教导为主,不可过度惩罚与控制。而在青少年阶段,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显著的提高,而生理水平也趋向于成熟,该阶段青少年更追求自主、自由,但其心理发展依旧并不成熟,因此父母依旧应加以相应的指导与约束,但控制范围不需像儿童期那么广,应在合理的情况下,控制好道德、社会常规领域和
18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综述及个案报道
安全领域问题[18-19]。而对于个人事务处理、交友喜好,以及个人的喜好,青少年都会有自身独特的看法,家长不应过度的干涉,在保障青少年的安全情况下,可让青少年自身进行选择。②心理控制:父母不应过度对儿童或青少年进行心理控制,其可能会使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孩子较为软弱、孤独依赖父母,缺少自主性、无法自己完成相应的事务。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③支持方面:所谓支持,即父母表达出自身的关心与体贴。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阶段,父母的支持对儿童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具有自尊、自爱等正面情绪,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调节情绪的能力。④加强父亲参与程度:就研究结果可知,在对儿童心理情绪影响时,父亲与母亲均存在重要作用,但父亲参与程度却较低。因此,在实施教育时,父亲应提高自身所占比重,积极参与到教育中。
综上所述,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父母教养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朱春燕.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以ZJG某镇幼
儿园小(1)班幼儿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12(4): 94-94.
[2] 刘衔华, 周丽华, 尹洁, 等. 认知情绪调节在父母教养方
式与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 28(2): 154-160.
[3] 李蓉蓉, 李燕.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2): 4, 63. [4] 董妍, 方圆, 郭静. 父母教养方式与婴儿适应行为的关系:
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27(3): 166-170.
[5] Brooks S K, Smith L E, Webster R K, et al. The impact
of unplanned school closure on children’s social contact: rapid evidence review[J]. Eurosurveillance, 2020, 25(13): 2000188.
[6] Baginsky M, Manthorpe J.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Children’s Social Care in England - ScienceDirect[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20, 116(2): 104739.
[7] Ep A, Jgsa B, Cab D,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 on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Emotion
2022年1月第1期
Processing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0, 59( 2): 274-282. [8] Zoey, A, Shaw,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motion Dysregulation: The Role of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and Family Chronic Stress[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19, 28(12): 3508-3518.
[9] Hemalatha V. Impact ofamylase diets on the nutrtional levels
of preschool children[J]. ASIAN JOURNAL OF HOME SCIENCE, 2021, 4(1): 117-118.
[10] Shadur J M , Hussong A M . Maternal Substance Use and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 Emotion Socialization[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20, 29(4): 1-15.
[11] Moreira H , Canavarro M C . Mindful Parenting i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Through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and Self-Compassion[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9, 49(11): 1-20.
[12] Jespersen J E , Hardy N R , Morris A S . Parent and Peer
Emotion Responsivity Styles: An Extension of Gottman’s Emotion Socialization Parenting Typologies[J]. Children, 2021, 8(319): 319.
[13] Fonseca A , Moreira H , Canavarro M C . Uncovering the
links between parenting stress and parenting style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within parenting and global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J].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2020, 18(1): 59-67.
[14] Wakabayashi T , Andrade-Adaniya F , Schweinhart L J , et
al. The impact of a supplementary pre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on children’s early mathematics learning[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20, 53(4): 329-342. [15] 刘衔华. 父母教养方式在农村留守儿童创伤经历与健
康危险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26(7): 5.
[16] 李芳霞.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J]. 夏师
范学院学报, 2015, 36(2): 147-150.
[17] 卢富荣, 王侠, 李杜芳, 等. 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发展特点
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2021, 7(5): 555-562. [18] 樊斌, 卢宁.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志愿者利他行为的
关系: 前瞻性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2021, 7(2): 58-62. [19] 卢富荣, 刘丹丹, 李杜芳, 等. 父母教养方式与低年级
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 基于交叉滞后分析[J]. 2021, 4(2): 209-216.
(收稿日期:2021-6-15 接受日期:2021-8-5)
(上接第174页)
[20] “温胃舒或养胃舒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和消
化性溃疡”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科研协作组, 王蔚虹, 胡伏莲. 温胃舒或养胃舒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5(2): 75-78.
[21] 陈云华, 汪春莲, 谢云.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益生菌防
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15(25): 2690-2697.
[22] 陈莲香, 舒建昌, 何香花. 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
性溃疡治疗有效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 32(12): 1391-1396.
(收稿日期:2021-7-11 接受日期:2021-8-25)
18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月第1期
综述及个案报道
新食品原料对乳腺癌和肺癌的辅助康复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徐文红1,郦军虎2,李建刚2,肖永良2*
1.甘肃达尔健康复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天益健康科学研究院(镇江)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132
【摘要】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也是目前在女性当中最为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但目前辅助康复治疗这两种癌症的手段非常有限。因此,针对这两种癌症进行辅助康复手段的探索是当前迫切而急需的工作。新食品原料具有丰富的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且无毒、无害,是肿瘤康复过程中需要补充的重要营养组分。本文从新食品原料对乳腺癌和肺癌的辅助康复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分析和综述了多种新食品原料在细胞、动物和临床研究等层面对乳腺癌和肺癌康复治疗的作用,以期新食品原料成为中西医结合辅助康复治疗乳腺癌、肺癌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食品原料;乳腺癌;肺癌;辅助康复[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1-0185-03
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率及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肺癌患者的存活率不高,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19.7%[1]。近年来,肺癌的危险因素具体可分为:吸烟、COPD等肺部基础疾病、环境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常见因素[2]。随着科学的进步,尽管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有所改进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是,肺癌的发病率仍然飞速上升。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对肺癌进行预防及治疗。在过去的几年里,天然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它们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无严重副作用,提示生活食品原材料治疗将开启肺癌治疗的新时代。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报告由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肺癌为220万,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据GLOBOCAN 估计,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病例达到62.67万,占女性全部癌症死亡的15.03%,死亡率位居女性全部癌症的首位[1]。而且,乳腺癌存在着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人群呈年轻化趋势[2]。现在,各个国家愈加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原因是乳腺癌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经济负担大及骤升的发病例数[3-4]。乳腺癌危害严重,需对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重点及提高幸存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能够为国家和政府及各级卫生部门提供预防措施。因此,癌症的辅助康复治疗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也为产业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规程》的通知(国卫食品发[2013]23号)中规定:新食品原料应当具有食品原料
医学食疗与健康
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且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符合上述要求且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和受理范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近年来,我国公布了一些新食品原料,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主要包括:西兰花种子水提物(2017年第7号)、宝乐果粉(2017年第7号)、人参粉(卫生部2012年第17号)、竹叶黄酮(卫生计生委2014年第20号)、茶叶茶氨酸(2014年第15号)、鱼油粉(卫生部2009年18号)、酵母β-葡聚糖(卫生部2010年第9号)、叶黄素酯粉(卫生部2008年第12号)、小麦低聚肽(卫生部2012年第16号)、蛹虫草粉(卫生计生委2014年第10号),这些新食品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因此利用这些新食品原料研发新型的复合型营养产品,可能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营养康复途径。
1 新食品原料对乳腺癌的辅助康复作用研究 进展
面对乳腺癌发病率日趋严峻的形势,有必要寻找新途径降低预防乳腺癌的发病率。鱼油粉富含多种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乳腺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对乳腺癌患者补充EPA和DHA可显著改变血浆脂肪酸组成,维持CD4+T细胞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表明鱼油粉对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具有积极作用[5]。同时,细胞水平研究表明DHA和EPA在体外能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及逆转耐药细胞株MCF-7/R的耐药性[6]。研究表明西兰花能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7],也有在体外研究表明西兰花种子水提取液对小鼠乳腺癌C127和EMT6 细胞株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了人参粉对乳腺癌的积
18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