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编组站是如何定义的
在铁路网中,凡用于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的,并为此设置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称为编组站。 2.编组站一般设置在什么地点
一般设置在有大宗车流集散和需要整理的地方。 3.编组站主要作业有哪些
有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列车作业、货物作业车作业、16.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什么设备具体包括那些设备
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调车设备。它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厂、出发场、到发场。
18.调车设备按调车场纵断面不同,如何进行分类 平面牵出线、特殊断面牵出线、驼峰。 1.驼峰调车场从结构上说,分为哪些部分 机车整备与检修、车辆检修等作业。
4.根据编组站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如何对编组站分类
分为路网编组站、地区编组站、辅助编组站。
\\
5.编组站一般设置那些车场各车场起什么作用
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编发场、到发场、交换场。 6.根据车场数量和配置的不同,编组站有哪些基本站型 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
7.什么样的站型是横列式车场配置 各个车场的排列方向与钢轨垂直。 8.什么样的站型是纵列式车场配置 各个车场的排列方向与钢轨平行。
—
9.什么样的站型是混合式车场配置
车站内既有横向排列的车场,又有纵向排列的车场。 10.横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 优点:占地省、造价低、便于管理。
缺点:机车车辆调车走行公里长,调车作业效率低。 11.纵列式车场配置有何优缺点
优点:机车车辆调车走行公里短,调车作业效率高。 缺点:占地多、工程投资大、便于管理。
;
12.什么是单向式编组站
只进行一个方向的改编作业。 13.什么是双向式编组站 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改编作业。 14.编组站的作业过程分为哪两大部分 货车信息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两大部分。 15.编组站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调车设备、行车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货运设备、货车信息管理设备、列、调车作业过程控制、照明设备。
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 2.驼峰的推送部分指的是哪些区段
)
指经驼峰解体的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范围内的线路区段。
3.为什么要设置推送部分
设置推送线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以便提钩。
4.驼峰的溜放部分指的是哪些线路区段
指由峰顶至调车线上某一特定点(计算点)之间的线路区段。5.驼峰为什么要确定一个计算点
一方面通过计算点计算溜放部分的长度,另一方面通过计算点计算驼峰高度。
6.机械化驼峰的计算点是如何规定的
*
溜放线最后分路道岔警冲标后100米处为机械化驼峰的计算点。
7.峰顶平台指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设置峰顶平台
指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连接处的一段平坦地段。设置峰顶平台的目的是为了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坡竖曲线,并保证不降低驼峰的计算高度。
8.平面线路布置时,为什么要设置岔前保护区段短轨 为了列车进入道岔已经开始转换的区段道岔来得及转换。 9.禁溜线有什么作用对其设置有何要求
在溜放作业过程中,用于停放禁止溜放的车辆。 10.什么是驼峰的峰高
?
计算点与峰顶平台之间的高度称为峰高。 11.机械化驼峰的峰高设计原则是什么
保证在不利的溜放条件下,以规定的初速度自由溜放时,难行车能够自由溜放到难行线的计算点停车。 13.推送部分纵断面设计时,有何要求
要保证车列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停车后能够重新启动,并创造条
件将车钩压紧,以便提钩。
14.加速坡指的是哪一段坡段为什么要设置加速坡对其坡度设计有何要求
从峰顶到第一制动位始端的一段坡段。设置加速坡的目的是为了使自由溜放的车辆尽快加速,使相邻车组间拉开距离,以得到相邻车组间的安全间隔。其坡度设计时在满足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陡些。
,
15.驼峰调车场进行的调车作业如何分类 解体作业、编组作业、其他调车作业。
16.驼峰的解体能力指的是什么驼峰的改编能力指的是什么 驼峰的解体能力指每昼夜解体的最大车辆数。改编能力是指解体能力和编组能力的总和。 18.对峰顶平台的设计有何要求
峰顶平台设计时要保证通过峰顶平台能够防止溜放时折断车钩或脱钩等事故的发生,并保证不降低峰高。还应能够满足禁溜线出岔的要求。
1.车辆溜放时,受到的作用力有哪些
车辆本身重力的分力、调车机车的推力、车辆运行阻力、调速工具的调速力。
-
2.车辆受到的作用力,哪些是可以调整的,哪些是不能调整的 机车的推力和调速工具的调速力是可以调整的;而车辆运行的阻力和车辆的重力是不能调整的。 13.作业变更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的处理 包括作业计划变更处理和场内状况变更处理。 14.溜放过程控制子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调车场头部信号联锁设备;溜放进路控制设备;推送和溜放速度控制设备。
15.编组站自动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编组站自动化的核心内容是机车的推送速度和车组的溜放速度自动控制。
{
1.驼峰调车场头部布置的主要信号设备有哪些
调车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调速工具、信号楼、动力室、按钮柱及限界检查器等。
2.驼峰调车场头部调车信号机分为哪三类
驼峰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其他调车信号机。
3.驼峰信号机的设置地点和作用。设于峰顶平台与加速坡连接处或峰顶线路最高点。用于指挥调车机车进行推送解体作业。
4.驼峰主体信号机的显示意义
一个绿色稳定灯光:准许机车车辆按规定的速度向驼峰推送。 一个绿色闪光灯光:准许机车车辆加速向驼峰推送。
!
一个黄色闪光灯光:准许机车车辆减速向驼峰推送。 一个红色闪光灯光:准许机车车辆自驼峰后退。 一个月白色闪光灯光:指示机车车辆去禁溜线去送车。 一个月白色稳定灯光:指示机车到峰下。
一个红色稳定灯光:不准许机车车辆越过该架信号机。 一个黄色稳定灯光:准许机车车辆向驼峰预先推送,不能越过该架信号机。
6.线束调车信号机主要起什么作用
用于指挥机车在峰下线路间进行转线调车作业。
`
7.线束调车信号机联锁上有什么特点
信号在开放时要检查敌对信号在关闭状态,进路上的道岔处于密贴状态,不检查轨道电路的空闲。信号开放后将敌对信锁在关闭状态,并锁闭进路上的道岔。信号关闭进路一次解锁。 8.驼峰信号机基本联锁条件有哪些
驼峰信号机与敌对信号机联锁;驼峰信号机的溜放信号与推送进路上的道岔和溜放进路上的顺向道岔联锁;驼峰信号开放要检查限界检查器和减速器动力源压力状况,不正常自动关闭信号,并能随时人工关闭信号;信号开放后灯丝断丝,闪光设备故障、线路断线故障应自动关闭信号;信号机同时只能给出一种显示;信号因故自动或人工关闭信号后,不允许自动重复开放信号。
9.其它调车信号机联锁有什么特点
消除了大站电气集中联锁的选择组部分,办理进路人工搬动道岔(道岔手柄)将道岔转换到开通的位置上,然后按压信号按钮,若联锁条件构成,则进路锁闭,信号开放。长调车进路分段办理。采用一次解锁、逐段解锁的手柄集中联锁方式。 10.驼峰信号机控制和表示是如何进行的
在指挥信号楼控制台上对应每种灯光显示设有一个二位自复式按钮,共设七个,分别控制七个灯位的开放与关闭。在下部信号楼和控制台设有关闭信号的二位自复式按钮;驼峰信号楼机柱上设有交流大电铃,在信号由开放转为关闭,或检出有超限界车辆时响铃。
¥
11.驼峰信号控制电路中,设置几个信号继电器 设置五个信号继电器:HTJ、BSJ、LJ、LSJ、USJ。 12.驼峰溜放信号都检查哪些联锁条件
推送线上道岔和溜放线上顺向道岔位置正确;敌对信号在关闭;限界检查器在定位;驼峰推送进路锁闭;防止信号重复开放条件具备和现场无意外情况发生。 如何起到防止信号自动重复开放作用的
因为在FCJ励磁电路中接有HA接点,人工不按动时不能接通励磁电路的正电源。而在自闭电路中检查所有信号继电器的后接点。只要信号开放,不论是何种信号都会切断FCJ的自闭电路。FCJ再次励磁,必须按压HA,否则FCJ不会励磁吸起,也就不会自动重复开放信号。
:
15.分析闪光继电器SNJ的动作原理
任何一个闪光信号的继电器吸起都会使信号闪光继电器XSJ磁吸起,通过XSJ的前接点接通闪光电路的正电源,通过SNJ后接点一方面给SNJ12线圈送电,一方面给C2充电,使SNJ,同时切断闪光电路的正电源,经C2放电后使SNJ落下,闪光电路的正电源又开始接通,重复上述的过程,SNJ吸起落下,吸起时接通SZJ自闭电路,如果SNJ正常动作,则SZJ能始终保持吸起。接通闪光信号电路,使信号继电器自闭。否则信号继电器不能自闭不能开放闪光信号。
16.驼峰信号继电器电路中,总信号继电器ZXJ前接点与照查继电器ZCJ前接点并联的条件起什么作用
后退信号与到达场照查条件中,接有总信号继电器ZXJ前接点与照查继电器ZCJ前接点并联的条件,当到达场向驼峰进行推送作业时,当车列尚未出清到达场时,由于推送进路处于锁闭状态,这时是可以后退的,这种情况通过ZXJ前接点接通HTJ电路;当车列出清到达场进路,到达场推送进路已一次解锁,只有在ZCJ吸起,即到达场未向场间的无岔区段建立进路时,才能开放后退信号。故在驼峰的后退信号继电器电路中接入了总信号继电器ZXJ前接点与照查继电器ZCJ前接点并联的条件。
17.驼峰信号点灯电路中,在闪光继电器接点上并联的电阻R有什么作用
控制闪光时间,R1控制SNJ吸起实践,R2控制SNJ落下时间,进而控制闪光频率。
1.其他调车信号机的控制电路各网络线作用如何
~
六条执行网络线:
执一网络线:终端继电器ZJ网络;
执二网络线:信号检查继电器XJJ网络; 执三网络线:区段检查继电器QJJ网络; 执四网络线:信号检查继电器XJ网络;
执五、六网络线:一进路继电器1LJ和二进路继电器2LJ网络. 2.场间联系包括哪些内容
场间推送作业联系、场间其他调车作业联系、
@
3.什么情况下,驼峰辅助信号机才能复示驼峰主体信号机的显示
驼峰场办理允许退送作业时,到达场部分的推送进路被锁闭,驼峰辅助信号机复示驼峰主体信号机的全部显示。 4.到达场YTJ的作用是什么
检查是否具备允许推送的条件,但按压YTA ,检查具备允许推送的条件时YTJ吸起,用其前接点切断TSJ电路,使推送进路锁闭。
5.线束调车信号机如何进行控制的
线束调车信号机设计成人工控制,控制按钮为三位自复式,敌对信号处于关闭状态时按下按钮信号开放,拉出按钮信号关闭。
7.场间推送作业联系都包括哪些推送方式 允许推送和允许预先推送。
《
8.允许推送作业与允许预先推送有何区别
允许推送时到达场的驼峰辅助信号机复示驼峰主体信号机的全部显示,按照信号显示进行推送作业。
允许预先推送时到达场的驼峰辅助信号机显示黄色稳定灯光,推送到指定地点停车,不允许下峰。 10.推送联系电路在驼峰场设置哪些继电器
驼峰锁闭继电器TSJ;允许推送继电器YTJ;允许预先推送继电器YYJ;预推锁闭继电器;总信号继电器ZXJ;照查继电器ZCJ。
11.驼峰场设置的总信号继电器ZXJ有什么作用
用于接受到达场送来的条件。到达场使用了它的推送进路后,ZXJ吸起。
12.驼峰场设置的照查继电器ZCJ有何作用
、
用于接受到达场送来的照查条件。到达场向场间无岔区段调车时,ZCJ落下。
14.到达场设置的信号继电器有何作用
复示驼峰信号继电器,用来控制驼峰辅助信号机点灯。 1.对驼峰轨道电路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车辆占用轨道电路区段的应变速度快;分路灵敏度高;对高阻轮对及瞬间失去分路磁效应的车辆应作防护。 3.什么是双区段轨道电路有什么作用
双区段轨道电路就是把一段轨道电路划分成两段,即在岔前保护区段与基本轨缝处加设一对绝缘节。为了防止轻车跳动瞬间失去分路作用,造成轨道继电器的错误动作。 5.驼峰轨道电路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
参与进路或道岔控制命令的传递、执行和取消。 6.驼峰轨道电路划分时,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轨道电路的长度。峰下溜放线上,每一组道岔划分为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交叉渡线道岔亦按单动道岔处理。
7.驼峰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主要有什么作用
用于监督线路区段内有无车辆占用和线路是否完好。 12.驼峰机车信号有什么作用
驼峰机车信号可以解决由于车列长,机车在尾部急弯道、风、雪、雨、雾和太阳照射等影响,司机瞭望信号困难等问题。
`
14.驼峰机车信号是如何分类的 无线机车信号、移频机车信号。
15.有联锁的机车信号指的是什么设备之间的联锁 机车信号——到达场进路——驼峰信号三者之间的联锁。 16.无联锁的无线机车信号设备基本组成应包括哪些部分 地面发送电台、机车接收电台、机车信号显示器。 17.驼峰移频机车信号的信号显示信息一般是如何传送的 采用单轨条和电缆传输方式。
[
1.驼峰分路道岔转辙机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驼峰分路道岔转辙机最基本的要求是快动。
2.驼峰场使用的转辙机,按照动力的不同有分为哪几种类型的转辙机
电动转辙机、气动转辙机、液动转辙机。 3.说出电空转辙机对道岔的锁闭设置的两种形式 气压锁闭和机械锁闭。
4.说出驼峰分路道岔应接受的双重控制是什么 手动控制和自动或半自动控制。
~
5.电空转辙机的动作是通过什么控制的
控制电空转辙机的动作是通过控制定位或反位电磁阀通电与否实现的。
6.说出道岔开始转换时,转辙机自动开闭器各个接点的动作过程。
道岔开始转换时,应立即断开表示接点,转换完毕,接通相应的表示接点,并断开动作接点。 7.电空转辙机结构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电空转辙机主要由气缸、电空阀、进气管道、机械锁闭装置、自动开闭器及进气前的处理装置组成。 8.电空转辙机的转换以什么作为动力由什么控制 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由电空阀控制
*
11.电空转辙机的控制电路是如何实现特殊的技术要求的 电空转辙机的控制电路特殊的技术要求的实现是通过DHJ实现第一条,用DBJ、FBJ、DGJ1配合实现第二条。 12.道岔恢复继电器DHJ起什么作用
当道岔不能转换到规定的位置时,通过DHJ送出一个反向的电源使其向回转,转回的原来的位置。
13.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中辅助继电器FJ起什么作用 当车列进入到道岔区段时,如果道岔未转换或不在转换状态,使其落下,用其接点切断电机动作电路。
14.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的1DQJ1~2线圈起什么作用 .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的1DQJ1~2线圈与电机动作电路串联,用以监督电机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
15.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的1DQJ3~4线圈起什么作用 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的1DQJ3~4线圈接受控制命令。 6.什么是道岔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
道岔储存式是将进路控制命令转换成对进路上各个道岔的控制命令,并将其储存在对应各个道岔所在的道岔储存器中。 8.什么是进路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
进路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是以进路为基点编制溜放进路控制代码,并只设一个进路储存器储存代码。
9.进路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设备电路可分为哪两大部分 进路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一般设置进路代码储存器和代码分级传递执行器。代码分级传递执行器在继电溜放进路控制设备中称为传递器。
-
10.进路储存式溜放进路控制进路代码是如何编码的
确定了一条进路,也就确定了进路上的道岔位置。因此,可以由进路上的道岔位置控制代码编制成进路命令代码。 11.为什么要设置岔间传递环节
道岔传递环节是按照道岔的级数来设置的,当两级道岔之间的
距离较长,它们之间可能有两个或超过两个车组同时在溜放,后续车组的代码传出后无法储存而丢失。在这样的两个道岔环节之间设置岔间传递环节,就可以防止代码丢失而溜错股道。 13.溜放作业中的“钓鱼”是什么意思
是指车组已经越过峰顶,但因故车钩未能提开,这时需要回牵。 程中取消待溜车组的代码通过按压LQA;
溜放自动或强迫取消:代码正常下传自动取消或车组已经出清轨道区段,代码未传出而被强迫取消。 9.检查分配器包括哪些继电器电路
]
14.什么是追钩
由于推送或溜放速度调整不当或其他原因,溜放途中,相邻两溜放车组同时进入同一道岔轨道区段或追及连挂称为追钩。
?
1.储存器的容量指的是什么
储存器的容量,指的是储存器一次能储存的进路代码的数量。4.输入环节由什么组成起什么作用
输入环节由一些按钮继电器电路组成。有这些按钮继电器电路纪录操作人员按压按钮的动作。 5.清零继电器QLJ1、QLJ2起什么作用
用于清除储存器中的所有残留代码,使其处在开始工作状态。6.自动继电器ZDJ和半自动继电器BZJ起什么作用
用ZDJ和BZJ来区分三种工作状态。BZJ↓和ZDJ↓为手动方式;BZJ↑为半自动方式;ZDJ↑为自动方式。
^
7.储存取消继电器CQJ起什么作用
用于在储存进路命令过程中取消刚储存的那一条进路代码。 8.溜放取消继电器都在什么情况下工作
在两种情况下动作:人工用溜放取消按钮LQA取消即将溜放车组的命令;车组正常溜放,命令下传,由第一分路道岔传递环节的有关条件控制。LQJ↓取消储存进路中的一个代码。 9.检查继电器JCJ在什么情况下工作
连续自动检查时,JCJ由检查按钮JCA控制,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按储存顺序连续检查储存的进路代码。 10.编码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把操作人员按压进路按钮的动作转换成以道岔为基点的进路代码。
《
11.编码电路的输入条件是什么
编码电路的输入条件是进路按钮的状态。
12.编码电路在自动作业和半自动作业时,其输出条件各由什么环节接收
自动作业时由各储存单元接收,半自动作业时由输出环节接收。
4.进路代码在各种情况下的取消是如何实现的
人工取消:在储存和检查的过程中通过按压CQA;在溜放的过
允许储存继电器的复示继电器(1~24)YCJF1-2线圈作为检查继电器的步继电器。还设有三个脉动继电器JMJ、JMJ1、JMJ2。 10.检查分配器的起始工作状态是什么如何使检查分配器处于起始工作状态
检查继电器JCJ↑——FJCJ缓放——2 YCJF↑检查第一单元的内容。检查开始按下JCA使检查分配器处于起始工作状态。 11.检查分配器在手动检查时,是如何顺序检查进路代码的 检查检查分配器在手动检查是通过JWA按下和拉出一次,使JWJ吸起落下一次,控制检查继电器JCJ吸起落下,使脉动继电器JMJ1、JMJ2变位,控制JMJ转极,使检查分配器步进。 1.输出分配器由哪些继电器组成
输出分配器由24个储存允许发送继电器(1~24)CYFJ,24个储存允许发送继电器的复示继电器(1~24)CYFJF,两个脉动继电器1MJ和2MJ组成
4.继电溜放进路控制设备表示电路设置哪些表示灯
…
储存进路表示灯、储存钩序表示灯、溜放进路表示灯、溜放钩序表示灯。
5.输出环节电路在什么情况下工作
分别在在自动作业和半自动作业时车组溜放,需要将代码输出、控制分路道岔转换、代码下传时工作。 6.输出环节电路有什么作用
车组溜放时,从储存单元或编码环节接收代码,控制第一分路道岔转换。并将进路代码继续传送到传递器。 7.输出分配器电路有什么作用 控制储存代码的输出顺序。 8.输出环节电路由哪些继电器构成
:
由记忆进路代码的进路继电器LJ和进路反复示继电器FLJ组成。
11.储存及检查钩序灯电路是如何构成的
储存及检查钩序灯为十进制表示灯,表示灯电路由输入分配器的步继电器YCJ的复示继电器YCJF控制。由下一钩的YCJF前接点点灯。
12.储存及溜放进路表示灯电路是如何构成的
通过译码电路将输出环节涌进路继电器表示的进路代码转换
成与进路数一致的十进制数码表示。
13.正常储存进路命令之前,如何使设备处于起始工作状态 正常储存进路命令之前,都要拉出QLA使设备处于起始工作状态。
14.办理储存作业时,当10YCJ吸起时,可以向第几储存单元储存进路命令,此时,储存钩序灯点亮的是几
:
办理储存作业时,当10YCJ吸起时,可以向第10单元储存进路命令,但此时,储存钩序灯点亮的是9。
15.输出分配器是在由什么继电器动作下而步进的,而车组代码的输出是在什么作用下动作的
输出分配器是在LQJ的动作下而步进的,而车组代码的输出是输出分配器的动作下的。 1.传递器电路的基本功能是是什么
传递器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在车组的作用下,为溜放车组正确,适时地分段建立溜放进路,即一级一级地控制溜放进路上的分路道岔转换。
3. 进路代码的传递与对应车组的溜放在时间上应是怎样的关系
进路代码的传递不应滞后于对应车组的溜放。 4. 各传递环节中,记忆继电器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
各传递环节中,记忆继电器的数量是逐级递减的。 8.第一分路道岔传递环节有什么作用
第一分路道岔传递环节在溜放车组的作用下传递、执行代码,同时还参与进路储存器进路代码的取消和控制输出分配器的步进。
9.第一分路道岔传递环节电路由哪些继电器构成
由转接机电器GJJ、允许发送继电器YFJ、保持继电器BCJ组成。
是如何实现保存进路代码功能的
》
保持继电器在下一环节不空闲时,通过下一环节的BHJ的前接点使BCJ励磁吸起,并通过其前接点使GJJ自闭不落。 13.第一分路道岔环节取消进路代码的时机是什么
车组进入第一分路道岔区段代码取消,或代码没取消但车组又出清了该区段。
1.传递器间按什么结构形式连接的 传递器间按站场的拓扑结构连接。
5.中间传递环节代码的发送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中间传递环节只与下一环节是否空闲有关,与轨道电路是否空闲无关,只要下一环节空闲,就可发送代码。 6.最后分路道岔传递环节在什么时机取消进路的代码
、
最后分路道岔传递环节取消进路代码的时机是车组进入道岔轨道电路区段。
12.最后传递环节设置哪些继电器
设有一个记忆继电器J,一个保护继电器BHJ,一个允许提前接收继电器YJJ。
13.最后分路道岔传递环节为什么只设置一个记忆继电器 最后分路道岔的代码不需要在向下传递。也就不存在下级验证道岔位置与传递代码的方向一致性的问题。所以只设一个记忆继电器。
16.最后分路道岔传递环节的进路代码,什么时候被取消 车组压入本区段,本区段的代码被取消。 1.微机溜放进路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微机溜放进路控制系统以微机为核心,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和数据通信接口,分别与现场控制和表示对象、驼峰控制台、CRT终端、调车单打印机等外部设备连接。 3.连续溜放作业的特点
连续溜放作业的特点是推送过程中随推随溜,车组相继被摘钩甩放,各钩车的分钩地点不能事先确定。
4. 峰尾平面溜放进路上为什么每个分路道岔单独设置轨道电路区段
峰尾平面溜放进路上的分路道岔只设区段锁闭,为了加大溜放密度,每个分路道岔单独设置轨道电路区段。 15.平面溜放调车集中联锁设备有哪些设备制式
大站继电集中联锁(6502联锁电路)叠加继电单钩溜放控制电路;
大站继电集中联锁(6502联锁电路)叠加继电连续溜放控制电路;
】
大站继电集中联锁(6502联锁电路)加微机控制连续溜放; 峰尾微机集中联锁(具备单钩溜放功能); 峰尾微机集中联锁(具备连续溜放功能); 1. 按调速方式不同可将调速工具分为哪两大类
按调速方式不同可将调速工具分为钳夹式和非钳夹式两大类。 2.钳夹式调速工具按照对速度的控制属于什么类型的调速工具。
钳夹式调速工具按照对速度的控制属于减速调速工具。 3.钳夹式调速工具是如何消耗车辆动能使车辆减速
—
钳夹式调速工具利用设置在车轮两侧的制动轨或制动夹板对车轮挤压而产生摩擦力,消耗车辆动能使车辆减速。 9.减速顶是如何对车辆产生减速作用的
减速顶有其固有的临界速度,对超过临界速度的车辆才有减速作用。
10. 缆索牵引加速小车是一种用在什么位置上的什么类型的调速工具
缆索牵引加速小车是一种在调车线上连续对溜放车辆进行调速的加速工具。 11.什么是间隔调速工具
为了保持车组间合理间隔进行调速而设置的调速工具称为间隔调速工具。
12.什么是目的调速工具
—
为了使车组以安全连挂速度与停留车辆连挂,或在预定地点停车,对车组进行调速而设置的调速工具,称为目的调速工具。 1. 机械化驼峰对车辆溜放间隔是如何保证的
机械化驼峰对车辆溜放间隔是由操作人员人工操作车辆减速器调整溜放速度来保证的。两个间隔减速位的后一个还要兼顾目的调速。
2.调车场作业的自动化,首先要求实现哪些技术作业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调车场作业的自动化,首先要求实现溜放进路、推送速度、溜放速度的自动控制。 4.驼峰场调车场自动化的核心是什么
驼峰场调车场自动化的核心是推送速度和溜放速度自动控制。 5.车辆进入调车线后得到最大的调车效率
]
车辆进入调车线后,应溜放到停车地点停车或以安全连挂速度与停留车辆连挂,以得到最大的调车效率。 8.什么是间隔调速
在整个驼峰头部咽喉区的溜放线路上,都应保持相邻车组之间的必要间隔,以使道岔来得及转换。为此目的而进行的调速就是间隔调速。
9.什么是目的调速
溜放的车组进入调车线越过警冲标后,为使车组溜行至停车点
停车或与停留车以安全连接速度连挂而进行的调速称为目的调速。
11.推送速度自动控制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
&
驼峰控制楼内外设备、到达场控制楼内外设备、机车上设备。 1.车辆计算出口速度主要由哪两个变量决定
车辆计算出口速度主要由溜放距离和车组在这段距离上的溜放阻力两个变量决定。 2. 如何估算车组的走行阻力
由于在间隔调速位难于准确测量车组走行阻力,一般的做法是用测重设备提供的车组平均重量等级估算出车组的走行阻力等级。
3. 对溜放速度进行调整是如何实现的
对溜放速度进行调整是依靠设置在地面的调速工具实现的。 4. 进行间隔调速,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什么设备
进行间隔调速,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大能力的车辆减速器。 5. 一个点式调速位的有效控制距离长度,与所需设置的调速位数量及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一个点式调速位的有效控制距离越长,所需设置的调速位越多,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也越高。 6.什么是点式调速
简称“打靶式”。在溜放线的几个特定的地点设置点式调速工具的调速方式。 7.什么是连续式调速
在整个溜放线上连续设置调速工具,在车辆溜放过程中,连续对其速度进行调整的调速方式。 8.什么是点连式调速
亦称混合式调速。在同一个站场既有点式调速,又有连续式调速的方式。
11.为进行目的调速的自动控制,要进行哪些基本参数的测量 要进行车辆走行距离、车辆速度、车辆运行阻力、车组重量参数的测量。
12.货车的走行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货车走行阻力不仅与车辆走行部分的技术状态、温度、车辆总重、车型等有关外,还与车辆的运动速度、风向、风速等有关,即使同一车辆车组运行阻力也不是一个常数,它随着车辆速度等的变化而变化。
13.对溜放车辆的速度的测量,指的是在哪些区段上运行速度的测量
对溜放车辆的速度的测量,指的是在减速器区段上运行速度的测量。
14.什么是动测长什么是静测长
当目的调速位减速器出口与停留车之间没有运动的车组正在溜放,既测长区段是静止的长度时,此时的测长称为静测长。当目的调速位减速器出口与停留车之间有正在溜放的车辆,既测长区段是不断变化的长度时,此时的测长,应预测出动车组停车后,调车线的空闲长度,此时的测长称为动测长。 15.测重有什么作用
车辆的重量是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控制非重力式减速器的依据,控制减速顶对车辆的减速作用的大小,是人工或自动编制编组计划时的参考数据,判断车辆走行阻力的辅助参数。
2. 车辆溜放阻力分布情况与自动化调速和速效果有什么关系 车辆溜放阻力分布越集中,对自动化调速越(有利),调速效果也(越好)。
3.调速系统允许的控制误差范围的大小与控制误差关系怎样。 调速系统允许的控制误差范围越大,系统越容易满足(控制误差)的要求。
4.调车线有效长度与调速工具的需要量有怎样的关系 调车线有效长度越长,需要的调速工具越多。
6. 阻力误差的产生除了来自测量设备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阻力误差的产生除了来自测量设备外,还由前测后用、长车组等带来较大的阻力误差。
10.减速器的有效控制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经过分析和计算,减速器的有效控制距离与阻力离散程度成反比,与允许安全连挂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走行阻力等于当量坡度时,理论上减速器的有效控制距离是不受限制的。
1. 编组站用车轮传感器一般安装在什么地方
车轮传感器一般安装在驼峰溜放线路或推送线路上某些需要检知车辆(到达)的特定地点。当有车辆(经过)蹋板安装的地点时,蹋板发出传感信号。 2. 无源电磁蹋板有哪些优缺点
无源电磁蹋板的优点:设备简单、维修工作量小。缺点:车速低于5km/h时,感应信号小,容易造成丢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