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摘・2015 10 教曹谗 对非体育科教师如何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探析 岑守恒严凯 深圳坪山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早已不亚于语、数、英等主课课程,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却还达不 到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掘资源,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然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 程的发展单单依赖于体育教师的努力是有限的,还必需依靠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文化科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的 发展。 [关键词]非体育科教师;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 非体育科教师包括兼职体育老师.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 师.实验员等,以下简称教师。教师都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综合 素质都较高,大部分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都还兼备其 他领域方面的才能,比如说体育.音乐.美术等都不乏佼佼者,特别 是体育方面的,不管是在参与人数的多少还是技能水平的高低方 面,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广泛开 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 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 导青少年科学锻炼。”据此,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帮助青少年提高体 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 1现状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实施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素 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还也没有落实到位,中学生对体育的总 体认识程度较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观念有误,认为体育 是体育老师的事,与我何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不够, 没有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文化科的关系,有的甚至把这两 者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搞体育就会影响文化学习。因此,很多教 师对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不但没有加以鼓励,反而还多 加阻挠。与体育老师的工作脱节,没有联系成一个大的相互促进 的整体,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 tL,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文化 成绩的提高。 2理论依据 2.1树立“大体育与健康观”,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与实践应 用当中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 约的关系。体育与健康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兼有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体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个相 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认识 这一整体性,必须站在教育整体高度上来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和开 展教学活动。否则,不但会制约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使我们误 入片面施教和主观失误的歧途。 2.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文化科发展的基础 体育锻炼能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脑 的发育状况,而大脑是人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它的机能状况与整个 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长期用脑需要氧量较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 使大脑补充大量的氧,能促进大脑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大脑皮层的 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 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观察能力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锻 炼,不但不会影响文化学习,反而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 促进文化成绩的提高。 3实施基础 3.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 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了《健康与体育》课 程标准,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与标准,制定 出了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实现了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发 展,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2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举 止.精神境界.品德情操以及政治态度.学术观点,都会在学生的心 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比起体育老师 来其影响更具号召力。在教学中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结合 学科的特点和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 行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4实施措施 4.1教师转变观念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曾是很多人对体育的看法,乃至于今 天,仍然还会有人如此认为,其中甚至包括我们有些教师对体育的 认识也不够,忽略了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体育锻炼 与文化学习并不矛盾,如果锻炼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或者方法不 当,是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只要合理运用时间,运动量和方法得 当,体育锻炼能培养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 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 体育锻炼对文化学习还具有运动和促进作用,可以做到文化学习 两不误。 4.2教师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育运动技能 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 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 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 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假如教师是体育运动爱好者,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在某个项目上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将 会对学生有很大的说服力,能积极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 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4-3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单有体育特长和兴趣爱好还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还需要教师们创造锻炼的条件和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比如经常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班内的或班级间的球赛,也可以 变换一些形式,搞一些本班内的趣味性体育锻炼活动,有条件的还 可以搞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心,又可以增强班级凝 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文化学习。 5结论 体育与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是“生 活世界”对学生成长提出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要求,仅仅依靠学 校的几堂体育课和校园里的体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 们的教师和体育老师一起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抓住体育与健康教 育的发展规律,构建新时期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型理论体系 和运作体系,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觉锻炼身体的生 活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