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do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doc

来源:星星旅游
标 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学 科:语 文 年 级:七年级

单元课程:成长,学习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这些文章,我们能从成长故事中倾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容易触发联想,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教育。 案例内容

(一)、设计指导思想:

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的记叙,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展现: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因此我想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对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让学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范围。)给学生一个相对宽裕自由空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二)、教材分析:

作者通过极富情致的写景艺术给学生展现了百草园自由欢乐的生活;然后用两相比照的结构对比出三味书屋的生活不及百草园多彩有趣,不及百草原的自由快乐。这样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感情鲜明,特出的表现出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三)、学情分析:

本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开放性的问题逐步有了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学生,课堂教学展开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2、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四)、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五)、教法学法:启智法、阅读法、讨论法、语言积累 (六)、媒体选择:多媒体 (七)、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 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

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 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 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 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 点范围。 三、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 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 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讨论问题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问题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 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

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七、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 语意重点。

例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 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 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例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 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 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 语看出来的?) 八、作业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 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 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 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八)、教学评价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下 列四种评价方法。

1、引导评价:根据学情,课堂上需要引导评价,给学生指 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关注别人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获 取信息,评价在课堂上起到真正的导航作用。

2、随机评价:教师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 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随机评价对学生的诊断、反思有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师生 互评。让学生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 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老 师对学生的表现或发言及时给予点评和引导,这些做法既能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