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扬州市2021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来源:星星旅游
扬州市2021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 , 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B . 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C . 莫言的获奖作品《蛙》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 , 击节叫好。

D . 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但因各方面立场南辕北辙 , 讨论无果而终。 2. (2分)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 , 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B . 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C . 老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但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

D . 近百年来,普利策奖及其影响下的新闻实践,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业的公众信任度和自我认同感,亦将记者这一职业从卑劣的小丑阶层送上无冕之王的高位。

3. (2分) (2018高二上·江门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的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 . 想让城市变得更文明,靠的是专业的管理、高效的组织、科学的协调、连贯性的政策取得的,而非短时间的突击、会战、更不是将不好的东西遮掩藏匿。

C . 大型公益互动社交平台“青年之声”的快速成长,充分展示这项工作的活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旺盛,充分证明“青年之声”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青年需求。

第 1 页 共 12 页

D . 说实话,每个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不一样,每个家长的思想也都不一样,送不送孩子上大学,完全是个人意愿的选择,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4.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烽火•冼星海》这部音乐剧创造性地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B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C . 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D . 环保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日渐严重。

5. (2分)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 君子生非异也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6.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其理微

D .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

7. (2分) (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谈笑以死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第 2 页 共 12 页

B . ①慷慨得志之徒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 . ①而不在使者之目 ②归而求救过之策 D . 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8. (2分) 下列对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蹴(踩踏)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这里指优厚的物质待遇)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迤逦(缓慢前行,这里有颠沛流离之意)不想来到沧州

B . 小惠未徧(普遍,遍及),民弗从也牺牲(指祭祀或祭拜用品)玉帛,弗敢加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因为)美于徐公彤云(浓云)密布,朔风渐起

C . 陟罚臧否(指对下级官吏的奖罚或提拔),不宜异同是以先帝简拔(挑选录用)以遗陛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且酌三杯,权当接风(设宴接待远方来的客人)

D .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虽乘奔御(驾着)风不以疾也。临表涕(眼泪)零,不知所言 又亏林冲赍发(资助)他盘缠

9. (2分)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 A . 夫晋,何厌之有 B .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 . 断头置城上

D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0. (2分)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 大王来何操 C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第 3 页 共 12 页

11. (2分)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 . 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人分忧的思想品质。

C .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 . 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12.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 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B . 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或百步而后止 或:也许

C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是:判断动词 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D .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然而不王者 然而:这样却

13. (2分) (2019高一下·沧县月考)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 ②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③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 ④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 A . ①春分;②立夏;③白露;④立冬 B . ①春分;②立夏;③立冬;④白露

第 4 页 共 12 页

C . ①立夏;②春分;③立冬;④白露 D . ①立夏;②春分;③白露;④立冬

14. (2分)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 . 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B . 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 . 李清照——《声声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5. (6分) (2020高一下·常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 朱以青

如何使老字号延续和发展、以免沦为文化标本,是政府、企业及学界都在关注的问题。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尤其是老字号企业中的核心技术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才世世相传,与各个地域的民俗风情、文化变迁、社会发展相交融,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事项或文化模式。

核心技艺和文化是老字号的精髓,是需要传承的。但在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中,老字号也不能一味地固守传统而不求新,如此,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是僵化的消极保存,而应该是在不违背和破坏其核心价值和核心技艺的情况下,将之引入生产领域,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去,让现代人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之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

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主要是老字号的概念、技艺、品牌等核心文化如何在现代生产条件下通过其产品传承再现。技术和产品创新是老字号资源转化的第一个路径。老字号企业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独门绝技,这些技艺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老字号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是老字号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法宝。然而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市场多元,一种或几种产品很难满足90后、00后消费者的需求。老字号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很难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使老字号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实现长久发展所以技术创新对老字号而言,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仅攥着祖传的老秘方是远远不够的,要保护传承好老味道、老工艺,就必须有先进技术作支撑,这样才能再现老字号的辉煌。

第 5 页 共 12 页

老字号遗产资源转化的第二个路径是营销理念创新。许多老字号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坚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传统,导致了质量上乘的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尴尬局面。现代社会日趋多元、时尚,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更注重产品背后的附加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新传媒进行营销。通过设立电商旗舰店,进行网上宣传和销售,老字号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为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2017年,中华老字号在天猫的消费者同比增长170%,销售额同比增长10%。通过电商,有些老字号还热销海外,跻身全球品牌。

老字号遗产资源转化的第三个路径是旅游体验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与日俱增,在“可支配收入增加”及“闲暇时间增加”两大因素的驱动下,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开始选择富有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进行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老字号企业作为一个商业实体,有着它独特的企业产品,无论是商品、技术或服务,它都向社会提供着自有的产出,同时,老字号企业通过这些产品,传承、体现着历史,传扬着文化,坚持着某种精神,这些都能够满足游客的吃、游、购、娱等要求,在旅游六要素中有着比较确定的功能对应位置,也就是说,老字号企业的外在产品、企业行为以及老字号所蕴含的精神文化,都可以直接参与和融入旅游活动中。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老字号企业中的核心技术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世世相传的,所以老字号的传承就是核心技艺精髓的传承。

B . 世代相传的独门绝技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老字号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使得老字号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存活下来。

C . 当今社会,消费者已不再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注重产品背后的附加价值,所以改变老字号的营销理念很重要。

D . 当下旅游者已不再选择传统的观光旅游,转而选择富有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进行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

(2) 下列关于老字号遗产资源转化途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字号的资源转化主要是指老字号的概念、核心技术、品牌效应等核心文化在现代化的生产下,通过创新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B . 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老字号的生产方式规模化、多元化,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第 6 页 共 12 页

C . 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新传媒的营销,使得老字号背后的附加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为其持续发展增加了后劲。

D . 老字号作为一个商业实体融入到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中来,就一定会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习惯。 (3) 下列企业的做法中,不属于老字号资源转化中第一个路径的一项是( )

A . 始创于1887年的吴裕泰茶庄,相继推出了茶食品、月饼、茶冰激凌、茶爽无胶口香糖等一系列茶叶深加工产品。

B . 广州老字号中药企业潘高寿,向德国企业定制了高速全自动液体灌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具有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高、独特性高、技术含量高等五大先进性。

C . 1994年全聚德开始引入连锁经营模式,并且推出全聚德专属外卖产品“小鸭哥”,搭建线上产品配送运营平台。

D . 有“黄酒北宗”之称的即墨老酒,整厂搬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生产能力,2017年销售收入达1.8亿元。

16. (12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琥珀手串 宗璞

祝小凤当护工已经六七年了,照顾的大多是老太太。她做事细心,手脚又麻利,是上等的护工。

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这位老太太,姓林。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人称林总,母女俩相依为命。

祝小凤心里羡慕林老太的女儿。林总的衣着,那真是千变万化。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路来乱甩。跟着她的人对老太太说:“林总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老太太叹一口气,摇摇头。

这一天,林总来了。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胸前有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幽幽的光。小凤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林老太看着女儿说:“今天穿得还算正规,黄和黑这两种颜色搭配,很典雅。”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说:“这叫蜜蜡,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林老太随手模了摸,说:“戴首饰越简单越好。好在你不太喜欢这些东西。”

第 7 页 共 12 页

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问了一句:“琥珀很贵吗?”林老太说:“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

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二人去逛市场,忽然看到一个小摊。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件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丈夫善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荡漾过一阵暖意。

回到医院,小凤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林老太说:“做得真像。十块?二十块?”小凤道:“您出个价,我卖给您。”二人都笑了。

晚饭后,护工们议论起小凤新戴的手串。一个说,一看就是假的,玻璃珠子罢了;另一个说,别看是假的,做得真像呢;还有一个说,管它真的假的,好看就行。

晚上,林总来了,祝小凤拿起自己的手串请她过目。林老太忽然说:“小凤这么喜欢这样的手串,你们两个换着戴几天。”女儿笑着把手串褪下来。小凤不敢接,林总说:“换着戴吧,怕什么,只要妈妈高兴。”说着,她把手串放在桌上。小凤便也把自己那串放在桌上,取了林总那串戴上。

林老太拿起祝小凤的手串,仔细端详着说:“真像,只是光泽不一样,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林老太看了看女儿,不由得叹道:“东西戴在你手上,假的也是真的。”说着又摇了摇头。

林总出了医院,回到办公室,随手把手串扔在桌上。次日,一个半生不熟求林总办事的人来,见了说:“这么贵重的东西,就丢在这里?”回去物色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过来,说:“好东西要有好穿戴,原来一定有的,添一个是我的心意。”秘书收了盒子,林总瞥了一眼,心想,可以给妈妈看,证明妈妈的话。

祝小凤戴上真的琥珀手串,有些飘飘然。护士长来了,看着祝小凤戴的手串说:“呀,这么好看!”祝小凤觉得护士长识货,便抬起手让护士长看。不料她说:“做得真像,看上去很贵重似的。”祝小凤说:“你仔细看看,这是真的呀!”护士长笑着说:“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

林总去美国出差,几天没有来医院,病房里很平静。凌晨时分,祝小凤听到林老太哼了几声,没有在意。等她起来梳洗后,见老太太没有动静,过去看时,见她双目微合,神态安详,叫了几声都不应,已经停止了呼吸。

后来,祝小凤想起她拿着林总的真琥珀手串,应该去把自己的那件换回来。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钱的东西去换别人值钱的东西,况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给她买的。

听她说明来意后,林总拿出那精致的盒子,递给她。祝小凤去取盒子里的手串。林总按住盒子,向前推了推,示意祝小凤连盒子收下。她戴上自己的真琥珀手串,喃喃道:“妈妈说这样很好看。”林总明亮的眼睛里装满了泪,

第 8 页 共 12 页

一滴滴落在衣服上。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衣服。

时间流逝,祝小凤的生活也一如往常,送走旧病人,迎接新病人。她把手串连同盒子放在箱子里,再想到取出来戴时,已是次年暮春了。这时,她的病人仍是一位老太太,见了说“好看”。祝小凤故意说:“这是琥珀手串。”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慢慢地说:“假的吧?”

(有删减)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老太是一个有思想、有审美品位的老人,她对女儿平时的衣着打扮不太满意;在女儿和小凤交换手串后她立即就猜到人们对手串的看法。

B . “心里荡漾过一阵暖意”运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将小凤内心的暖意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知,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小凤内心的感动之情。

C . “喃喃道:‘妈妈说这样很好看’”,写出了林总对母亲的思念,她忙于事业,无暇照顾母亲,说这句话意在表明她理解了母亲晚年的凄凉和孤寂。

D . 文章结尾处“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并和前文“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相照应,引人深思。

(2) 祝小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小说用“琥珀手串”做题目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7. (11分) (2020高三下·宣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 , 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

第 9 页 共 12 页

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B .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C .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D .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由孔子修订。较为有名的注解《春秋》的书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 .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 C . 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越、北狄。

D . 谒者,官名。职掌各朝不同,秦汉谒者掌管接待宾客及赞礼;南北朝谒者掌管朝觐宾饷及奉诏出使。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董仲舒深谙教学之道,他一下车就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辗转传授。

B . 董仲舒三年目不窥园,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究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 C . 董仲舒曾经做过宗室贵族胶西王的辅相,但到去世为止,他始终不置办家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

D . 董仲舒学识渊博,尤精于“春秋公羊学”。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王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史。

第 10 页 共 12 页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②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8. (7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 . 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 .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 . “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2)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9. (4分) (2018高二上·鹤岗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1 页 共 12 页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20. (1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2分)

21. (2分) (2017高二上·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