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案(一) 编写:李娜 审核:高一语文组
寄 语:
存于世间,我们不比他人少什么,上帝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珍视自己。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掌握元杂剧的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剧情,改写剧本,写出1—3折的故事梗概。 【学习重点】
掌握元杂剧的知识。 【学习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元杂剧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本演一完整的故事。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
- 1 -
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2、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3、《窦娥冤》剧情简介
《窦娥冤》是作家晚年的作品,它述说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窦娥因其父窦天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被典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幸成婚后不久,又做了寡妇。流氓恶棍张驴儿父子俩强行闯入窦娥家中,想要分别霸占蔡婆婆和窦娥,窦娥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张驴儿企图毒死蔡婆婆以达到霸占窦娥的企图,不料却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竟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以此威逼窦娥成亲。窦娥仍誓死不从,张驴儿便买通官府,将窦娥问成了死罪。三年后,窦天章任肃政廉访使,奉命查核楚州案件。窦娥的鬼魂向父亲申诉了冤屈,窦天章逮获了真凶,案情才昭雪。全剧共四折,本文节选的是前三折,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剧中,窦娥对“天”“地”进行了指责。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善良正直、至死不屈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
- 2 -
【学习过程】
一、认读并加音(A级)
楔子( ) 亲眷( ) 杳无音信( ) 盗跖( ) 前合后偃( ) 罪愆( ) 鳏寡( ) 负屈衔冤( ) 古陌( ) 荒阡( ) 苌弘( ) 亢旱( ) 暄( ) 临邛( ) 当垆( ) 变徵( ) 孛老( ) 绣闼( ) 恓惶( ) 桃杌( ) 喝撺( ) 堤防( ) 哥哥行( ) 二、词语解释(A级)
盗跖颜渊 孤身只影 古陌荒歼 杳无音信 衔怨负屈 恓惶 甘霖 错勘 亲眷 争奈 看觑 执料 昏聩 恁的 三、理清戏剧情节,改写剧本。(B级) 1、自读楔子,叙述这部分的大致情节。
2、阅读下面将楔子部分改写成的故事梗概,总结改写方法。
窦娥家居山阳县,知书达理,孝顺父母。她的父亲窦天章,自幼饱读诗书,满腹才学,时运不济,屡试不中,不幸又死了妻子,留下年幼的女儿窦娥。父女相依为命,饥一顿饱一顿,艰难度日。邻舍有位蔡婆婆,年轻守寡,有个独子叫蔡昌宗,母子俩有丈夫留下的产业,靠放债取息过日子。窦天章手头拮据,常向蔡婆婆借贷,到期无力偿还。蔡婆婆并不深究,因为她很喜欢窦娥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能善解人意,蔡婆婆早已有意聘她为媳。
又逢春试大比之年,窦天章有心进京应试,赚个好前程,却又无处安置女儿。蔡婆婆赶过来劝慰窦天章放心进京,告诉他自己想收养窦娥为媳,从此窦天章所欠债息一笔勾销。窦天章虽然舍不得女儿,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了。蔡家是世代书香,为人本分忠厚,女儿住在她家有吃有穿,有人疼爱,日后长大又有了好女婿,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也就答应下来。蔡婆婆立即取过他的债据送还,又赠他银两一路花用。窦天章接过债据收下银两,心如刀割,从此就要与女儿长别,为了前途,他也顾不了许多了。 方法总结:
①尊重剧本原来的情节,可以适当增删内容。 ②精彩部分详细描述,其余简笔叙述。
- 3 -
③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语言要有文采。
四、细读剧本,概括前三折的故事梗概,字数500字以上。(C级) - 4 - 500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