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省梧州市2021届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广西省梧州市2021届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星星旅游
广西省梧州市2021届历史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圆明园遗址见证了

A.英国的蛮横行为 B.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C.日本的凶残 D.八国联军的侵略

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C.增开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A.德意 B.俄奥 C.英法 D.美日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6.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进行反帝反封建侵略斗争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 A.毛泽东 实意图是( )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A.三大战役结束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南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表现在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C.担任钦差大臣开展禁烟运动 D.率兵收复被沙俄侵占的新疆 11.下列表格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作战时间 1940年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恨,全变则强,小变则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3.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4.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面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B.大会主要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大会指出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 D.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5.1949年,如下图中①这座城市获得和平解放,免遭战火破坏。与之相关的战役是( )

参战部队 八路军 战斗次数 1800多次 毙伤日、伪军人数 2.5万多人 破坏交通线 2000多千米 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9.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董必武

8.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6.“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

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与这个宣言有关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新文化运动

17.“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 B.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国内企业 C.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D.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18.下列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9.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20.林彪是建国十大元帅之一,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A.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 B.百团大战和辽沈战役 C.平型关大捷和辽沈战役 D.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成役 二、综合题

21.会议是人类历史上解决重大问题的主要形式,对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会议彰显地位)

(1)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结合图1和图2,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会议力挽狂澜)

材料:“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中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

(2)有历史学者用“力挽狂澜”描述这次会议,请你说说理由。 (会议引领胜利)

(3)图3的会议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内在联系? (会议酝酿新生)

(4)结合图四谈谈你对“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理解。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材料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材料三: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1)依据材料一,指出“革命派的意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革命派为“揖美追欧”做出的努力。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社会出现从“沉沦”到“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中华民族能够逐步走向复兴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23.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但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战争威胁始终挥之不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使者连世界)

材料一 阿拉伯人往来于三大洲之间,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同时,阿拉伯的学者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把中国哪些科技成就传入世界各地。 (世界两战害人民) 村枓二见下图。

图一 图二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与图二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材料三 9月中旬,德军虽然攻占了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中心,但却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域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下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敁役已不是运

动战,而变成“老鼠战”。德军与苏军在地下室、在屋顶上、在小巷、在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苏军的顽强抵抗,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锐部队,为苏军大反攻赢得了时间。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该战役有何历史影响? (新旧格局促发展)

材料四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新的全球多极化状态逐渐形成。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3)材料四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全球各国护和平)

(5)据外媒报道,美国和俄罗斯在地中海部署多艘战舰,战争一触即发,叙利亚各派身后的大国势力间的博弈也在升级。结合导致战争爆发的因素,谈谈应该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24.新文化运动

材料清季曾受西方启导,向往民主政治的知识分子,可说是革命的原动力,留学日本及国内学生实居中坚地位。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到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

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消极方面,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亦即旧文化。积极方面,必须建设适合时代的、进步的新观念,新信仰、新人生观,亦即新文化。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近代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儒家的伦理道德是新文化的重要内容。 ③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政治领域到社会领域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信息,对新文化运动做一评价。

25.儒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史实]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来拜见孔子,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暴乱侵扰的人,应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敬佩,从此,就成了孔子的学生。

(1)以上孔子的言论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史论]

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曾建议:凡是不属于六艺学科和不关于孔子学术的其他门派学科,都要断绝它们传播的渠道,不能让它们与儒学一同发展。

(2)董仲舒的这一建议被哪位皇帝采纳?这对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识]

新文化运动干将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孔家店”。但事实上他们批判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也不是儒家思想。

(3)结合这一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史鉴]

(4)如今,你该如何实现儒学与校园生活的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B 答案 B 二、综合题

21.(1)在图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会议上提出的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权益的正当要求不但被列强拒绝,而且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可见中国是一个毫无地位,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

图2在开罗会议后,发表了《开罗会议》,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可见中国转变成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上升。

(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3)图3的会议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4)图4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 上、思想上的准备。

22.(1)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等。 (2)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为中共领导革命走向最终胜利奠定基础。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先进阶级或政党的正确领导。

23.(1)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等。 (2)巴黎和会的召开。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国内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4)发展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

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发展和平力量,防止战争的爆发;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等等。 24.(1)①A②B③C④A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传播了民主和科学思想;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片面性。 25.(1)“仁”(或”仁爱)。

(2)皇帝;汉武帝。影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居统治地位)。

(3)①为了批判借孔教实现独裁和专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②为了宣传统治思想。

2 D C 3 C 4 C 5 D 6 A 7 C 8 C 9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B C B C C A A D 题号 19 20 (4)①学习儒学经典,规范行为,反省自身习惯;②传承仁爱思想,团结友爱,拒绝校园暴力;③讲求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摒弃粗俗陋习;④发扬传统美德,尊长爱幼,不要狂妄自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