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

作者:刘静 李正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

摘 要:从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艺术中的特殊作用出发,对化妆造型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不同服装类型、服装款式、品牌、文化等在服装表演中的化妆造型,指出化妆造型要考虑场合,服装,舞台灯等多方面的因素,渲染服装表演效果。化妆造型看似简单,却在不同服装类型、款式、风格等的服装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人细细品出精致细节。 关键词:化妆造型;表演类型;服装风格;创意;品牌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82-01 一、化妆造型的基本概念

化妆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化妆品与工具,采取一定规则的步骤和技巧,对人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进行渲染、描画、整理,增强立体印象,调整形色,掩饰缺陷,表现神采,从而达到美容目的。造型是模特在服装表演过程中静止的一个姿态。造型在眼装表演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模特之美就是造型协调之美是神态与表情的协调,是服装与人的协调。

服装表演经过几百年的沿革发展,已形成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化妆造型可分为生活类、表演类两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形容貌的打扮和装饰即为生活化妆造型,其主要借用化妆品和化妆技法,遮盖或者改变本省形象的不足之处,使之更符合生活审美的需求。表演类化妆造型又可分为本色化妆造型与角色塑造化妆造型。本色化妆造型强调自然本色之下的美化,不同的表演需要维持模特的自身形象,同时也要遮盖模特的缺陷,对其形象进行美化。角色塑造类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主要是为了强调模特外部形象,通过对模特的外形塑造异满足表演的要求。 二、化妆造型在不同服装表演主题中的应用

时装表演的过程是实用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服装表演的创意不是通过无限制的手法进行抒发,而是要把创意通过时装表演向观众抒发设计师的情感,表现服装的风格。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化妆造型在不同服装表演主题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复古服装令时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浓眉是复古风服饰妆容的代表,在服装秀的舞台上,打造复古妆容,造型师并不只是简单的把模特眉毛加粗,而是用咖啡色眉笔在眉毛的上缘描画出一条舒展的线条,然后用褐色的眉粉晕染,将真假眉毛融合在一起,十分独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粗眼线是嬉皮风妆容的标志,在原本妆面的基础上沿眼窝凹陷处勾勒出近似眉形走向的粗眼线,极度酷感的同时又增添了小女孩般的童稚。唇部多用深色唇膏搭配。假发也是嬉皮风妆容的又一象征,与腮红近似的眼影自眼头部位漫到了眉峰,看不到色彩间相接的痕迹,如同烟雾弥漫般性感深邃。

民族风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或文化特征。在民族风格的服饰演绎中,化妆造型多选取民族元素,运用到模特表演当中,并与当代时尚气息相融合。

三、流行趋势对化妆造型的影响

流行趋势是不断创意的过程,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流行趋势不仅是设计师的创意,更是化妆造型师在模特妆面与造型上的不断创新。

在服装表演中,近年的流行趋势也会体现在模特的化妆造型中,促进表演效果。如流行色,流行面料,流行饰品等流行元素。这些流行元素都是、是一种社会心理产物,它是某个时期人们对某些元素产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 四、结论

化妆造型是服装表演艺术的重要手段,它与服装,灯光,舞台布景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服装表演世界。服装表演中的化妆造型遮盖了模特的缺陷,将其形象进行美化,让模特形象更加完美。

服装表演中的化妆造型与服装表演的内容、主题,服装风格、服装款式、模特的外在条件、设计师意图具有很大关系。化妆造型在不同服装风格、主题的服装表演中千变万化,通过对模特的外形塑满足表演的要求,加强舞台效果,促成一台杰出的服装表演。化妆造型在促成杰出的服装表演中扮演者局促轻重的角色,在今后的服装表演发展中应当充分重视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将化妆造型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包铭新.时装表演艺术.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皇甫菊含.美的凝聚—论时装表演艺术中的造型.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2年S1期.

[3]胡国瑞.方兴未艾的服装表演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张舰.T台幕后:时尚编导手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肖斌、张舰.服装表演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8. [6]皇甫菊含.时装表演教程.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7]张春燕.模特造型与训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8. [8]王晓威.顶级服装品牌设计解读.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