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92 A (43)申请公布日(43)申请公布日 2015.09.09
(21)申请号 201510227013.7(22)申请日 2015.05.06
(71)申请人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三
河路350号(72)发明人孙坚政 杨世安 张大来 韦世宏
赵为民(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方琦(51)Int.Cl.
C05G 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发明名称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废料65~80、蓖麻饼40~60、EM菌剂5~10、海藻酸钠2~5、甘蔗渣20~35、牛粪15~25、大豆粉10~20、尿素20~30、硫酸钾10~18、磷酸二氢铵16~25、粘结剂4~5和适量的水;具体涉及到两次发酵的过程,先是食用菌废料磨制匀浆后,作为底料用于菌种的扩增培养,提高菌种数量、质量和生命力等抗逆性,同时提供一个依附体,以一个整体发挥作用,效果更显著。
C N 1 0 4 8 9 2 0 9 2 A CN 104209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废料65~80、蓖麻饼40~60、EM菌剂5~10、海藻酸钠2~5、甘蔗渣20~35、牛粪15~25、大豆粉10~20、尿素20~30、硫酸钾10~18、磷酸二氢铵16~25、粘结剂4~5和适量的水;
所述的粘结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膏粉5~7、丙三醇2~3、脲醛树脂8~10、羟甲基纤维素2~4、十二烷基磺酸钠1~2、工业菜籽油4~6、乙醇2~5和水25~30;制备方法是(1)混合工业菜籽油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兑入水,搅拌20~30min成均匀的溶液备用;(2)在反应缸中,混合脲醛树脂和(1)所述的乳剂,加入石膏粉、羟甲基纤维素、丙三醇和乙醇,加热至60~80℃,在300~400r/min保温条件下搅拌发散 30~50min进行复配,最后成均匀的乳剂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食用菌废料放入研磨机中并兑入总量1~3倍的水,先浸泡5~10h,然后研磨至匀浆;
(2)将EM菌剂稀释3~5倍后加入至(1)所述的匀浆中,300~500r/min常温下搅拌40~60min,放入35~42℃的恒温培养室静置培养20~25天,每12h翻搅一次,适当兑水并保持含水量80%的均匀的糊料;
(3)将粘结剂加水稀释3~5倍,混合海藻酸钠一起加入至(2)所述的糊料中,搅拌混匀后,通热风烘干处理,静置24h后成固体块状,然后粉碎成颗粒剂;
(4)混合甘蔗渣、牛粪、大豆粉和蓖麻饼,初步粉碎成渣,兑入(3)所述的颗粒剂并加水调整含水量60%,于恒温培养室堆积培养15~20天;
(5)将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加入至(4)所述的发酵料中,混匀,调整含水量40%后造粒,于转鼓造粒机制成粒径5~7mm的颗粒,最后通热风烘干即可。
2
CN 1042092 A
说 明 书
1/5页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1]
背景技术
发明中以食用菌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可供微生物寄托生长且提供营养的
载体,食用菌下脚料是种植食用菌遗留的残渣,一般由棉籽壳、稻壳、米糠等制成,由于种植过食用菌,一般富含大量食用菌的残渣,如平菇或香菇的残留碎片或是根系,这些都富含蛋白质及糖类物质,这里混合其它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锯末等,磨制成匀浆,用于培养微生物菌,先发酵,使蛋白质等结构功能单位转换成小分子物质、氮及磷等物质,可以共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通过试验证明:发酵后的食用菌废料,有机质含量降低,其氮及磷的含量提高。再有,它还是一种包埋了微生物的微生物肥料,有益微生物菌进入土壤,大大改善土质,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0003]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原理[0004] 在170-180℃条件下,用稍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滴定,由所消耗标准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量,从而推算出有机质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
[0005]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0006]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2+2-[0007] 用Fe滴定剩余的Cr2O7时,以邻啡罗啉(C2H8N2)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在滴定过程
中指示剂的变色过程如下:开始时溶液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此时指示剂在氧化条件下,呈淡蓝色,被重铬酸钾的橙色掩盖,滴定时溶液逐渐呈绿色(Cr3+),至接近终点时变为灰绿色。当Fe2+溶液过量半滴时,溶液则变成棕红色,表示颜色已到终点。[0008]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氮含量的原理[0009] 土样在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在120℃~124℃的碱性介质中,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可将水样中含氮化合物转化为盐,同时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及A275,用A=A220-2A275求出校正吸光度A,通过工作曲线计算总氮的含量。
[0010] M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土壤磷含量的原理
[0011] M3浸提剂中的0.2mol/L HOAc—0.25mol/L NH4NO3形成了pH2.5的强缓冲体系,并可浸提出交换性K、Ca、Mg、Fe、Mn、Cu、Zn等阳离子;0.015mol/L NH4F—0.013mol/L HNO3可P从Ca、Al、Fe无机磷源中的解吸;0.001mol/L EDTA可浸出螯合态Cu、Zn、Mn、Fe等,因此,M3浸提剂可同时提取土壤中有效的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硼等多种营养元素。
[0002]
3
CN 1042092 A
说 明 书
2/5页
发明内容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废料65~80、蓖麻饼40~60、EM菌剂5~10、海藻酸钠2~5、甘蔗渣20~35、牛粪15~25、大豆粉10~20、尿素20~30、硫酸钾10~18、磷酸二氢铵16~25、粘结剂4~5和适量的水;
[0013] 所述的粘结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膏粉5~7、丙三醇2~3、脲醛树脂8~10、羟甲基纤维素2~4、十二烷基磺酸钠1~2、工业菜籽油4~6、乙醇2~5和水25~30;制备方法是(1)混合工业菜籽油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兑入水,搅拌20~30min成均匀的溶液备用;(2)在反应缸中,混合脲醛树脂和(1)所述的乳剂,加入石膏粉、羟甲基纤维素、丙三醇和乙醇,加热至60~80℃,在300~400r/min保温条件下搅拌发散30~50min进行复配,最后成均匀的乳剂即可。
[0014]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15] (1)将食用菌废料放入研磨机中并兑入总量1~3倍的水,先浸泡5~10h,然后研磨至匀浆;
[0016] (2)将EM菌剂稀释3~5倍后加入至(1)所述的匀浆中,300~500r/min常温下搅拌40~60min,放入35~42℃的恒温培养室静置培养20~25天,每12h翻搅一次,适当兑水并保持含水量80%的均匀的糊料;[0017] (3)将粘结剂加水稀释3~5倍,混合海藻酸钠一起加入至(2)所述的糊料中,搅拌混匀后,通热风烘干处理,静置24h后成固体块状,然后粉碎成颗粒剂;[0018] (4)混合甘蔗渣、牛粪、大豆粉和蓖麻饼,初步粉碎成渣,兑入(3)所述的颗粒剂并加水调整含水量60%,于恒温培养室堆积培养15~20天;[0019] (5)将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加入至(4)所述的发酵料中,混匀,调整含水量40%后造粒,于转鼓造粒机制成粒径5~7mm的颗粒,最后通热风烘干即可。
[0020] 将平菇及香菇的食用菌肥料按发明步骤(2)所得发酵后的糊料进行其有机质、氮和磷的含量测定,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检测发酵前后的食用菌废料各成分的具体变化,根据检测得出以下数据:[0021] 将样品分别烘干,碾碎,过孔径0.25mm筛后,对样品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进行分析测定,其中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总氮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全磷测定采用M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0022] 有机质的测定[0023] 滴定数据
[0012] [0024]
4
CN 1042092 A
说 明 书
3/5页
[0025] [0026]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有机质含量
式中:V0—————滴定空白时所用FeS04毫升数(平均值);[0028] V—————滴定土样时所用FeS04毫升数;[0029] 5.00————所用K2Cr2O7毫升数
[0030] 0.1333———K2Cr207标准溶液的浓度;
[0031] 0.003———碳毫摩尔质量0.012被反应中电子得失数4除得0.003;[0032] 1.724———有机质含碳量平均为58%,故测出的碳转化为有机质时的系数为100/58≈1.724;
[0033] 1.1————校正系数。
[0027] [0034]
发酵前后,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两种食用菌废料中的有机质,两种食用菌废料
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0036] 总氮的测定
[0037] 两种废料发酵前后的氮含量
[0035] [0038]
5
CN 1042092 A
说 明 书
4/5页
发酵前后,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两种食用菌废料中的有机质,生成含氮化合物,两种食用菌废料的氮含量明显增大。[0040] 磷含量的测定[0041] 标准P分光光度值
[0039] [0042]
[0043]
[0044] [0045] [0046] [0047] [0048] [0049] [0050] [0051]
土壤M3-P(mg/L或mg/kg)=[ρ(P)×V×D]/[V0或(M)]式中:
ρ——待测液中P浓度,mg/L;V——显色液体积,5.00mL;D——分取倍数,浸出液体积/吸取滤液体积;V0(或M)——土样体积,mL或土样质量,g。两种废料发酵前后的P含量
发酵前后,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两种食用菌废料中的有机质,生成含磷化合物,
磷含量明显增大。
[0053] 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两种食用菌废料中的有机质,发酵前后有机质含量减少,含氮、磷、钾的化合物增多,所以发酵后的食用菌废料可于蔬菜、瓜果、茶叶、烟叶等经济作物上施用,能有效增产。
[0052]
6
CN 1042092 A[00]
说 明 书
5/5页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涉及到两次发酵的过程,先是食用菌废料磨制匀浆后,作为底料用于菌种的扩增培养,提高菌种数量、质量和生命力等抗逆性,同时提供一个依附体,以一个整体发挥作用,效果更显著,然后用于发酵牛粪、面粉等有机物,得到一种绿色的有机肥料,减少化学成分的使用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废料发酵前后浸出液的P浓度与相对应的分光光度值所作的线性回归曲线折线图。
[0055]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实施例1:
[0057]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食用菌废料70、蓖麻饼50、EM菌剂7、海藻酸钠3、甘蔗渣30、牛粪20、大豆粉15、尿素25、硫酸钾15、磷酸二氢铵20、粘结剂5和适量的水;[0058] 所述的粘结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膏粉6、丙三醇2、脲醛树脂9、羟甲基纤维素4、十二烷基磺酸钠1、工业菜籽油4、乙醇4和水30;制备方法是(1)混合工业菜籽油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兑入水,搅拌20~30min成均匀的溶液备用;(2)在反应缸中,混合脲醛树脂和(1)所述的乳剂,加入石膏粉、羟甲基纤维素、丙三醇和乙醇,加热至60~80℃,在300~400r/min保温条件下搅拌发散30~50min进行复配,最后成均匀的乳剂即可。[0059] 一种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60] (1)将食用菌废料放入研磨机中并兑入总量1~3倍的水,先浸泡5~10h,然后研磨至匀浆;
[0061] (2)将EM菌剂稀释3~5倍后加入至(1)所述的匀浆中,300~500r/min常温下搅拌40~60min,放入35~42℃的恒温培养室静置培养20~25天,每12h翻搅一次,适当兑水并保持含水量80%的均匀的糊料;[0062] (3)将粘结剂加水稀释3~5倍,混合海藻酸钠一起加入至(2)所述的糊料中,搅拌混匀后,通热风烘干处理,静置24h后成固体块状,然后粉碎成颗粒剂;[0063] (4)混合甘蔗渣、牛粪、大豆粉和蓖麻饼,初步粉碎成渣,兑入(3)所述的颗粒剂并加水调整含水量60%,于恒温培养室堆积培养15~20天;[00] (5)将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加入至(4)所述的发酵料中,混匀,调整含水量40%后造粒,于转鼓造粒机制成粒径5~7mm的颗粒,最后通热风烘干即可。
[0065] 将本发明的食用菌废料复合制成的绿色有机肥用于种植普通农作物实验,选择5亩种植基地,施用本发明的肥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5亩基地按常规种植要求施常规肥料,其它条件相同,实验证明,在使用相同量肥料的情况下,实验组种植的农作物,其秸秆和枝叶更加粗壮,长势明显优于对照组,产量明显提升,同时检测土壤,实验组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出对照组2倍左右,经济较往年提高21.5%。
7
CN 104209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