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苏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来源:星星旅游
201 4年(第4卷)第27期 体育人文社会学 苏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陈瑞琴 陈倩倩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 5021) 摘要: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 析存在的问题,井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苏州市广场舞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能够为苏州市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给 与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场舞 开展现状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4)09(c)-0128-02 广场舞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集舞蹈、健身、娱乐、音乐于 参与的人数不是太多,但是随着人们对健身意识的提高苏州市广 一身的健身锻炼项目。广场舞动作简单,舞步明快,容易掌握,而且 场舞运动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参与人数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苏卅I市广场舞练习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多的为健身操,人数 最多达到l7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92%。由于健身操有着动作随 不受场地、时间、人数的,老少皆宜。它是在轻松愉悦、节奏鲜 1.5广场舞健身者参加广场舞的主要内容 明的音乐伴奏下,既展现舞蹈的优美,又达到了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的效果,是目前城市居民广为传跳的一种健身项目。本文主要运用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苏州市 意性和练习难度低的特点,使得这类舞蹈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最 七个广场舞健身地点的健身者进行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收 重要的是很容易被中老年学会。并且健身操所需要的条件也极为 回300份,回收率为10O%,有效问卷251份,有效率为83.67%。通过对 简单,只需要场地和简单的指导就可以了,不仅方便又起到锻炼身 苏州市居民参加广场舞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 体的效果。其次是民族舞有4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9.12%,排在第 出建议,为苏州市广场舞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全国广场 三位的是交谊舞,交谊舞是各种社交场合随处可见的舞种,练习地 舞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点相对比较多,所以练习交谊舞的人数也相对较高。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广场舞健身者性别结构 2苏州市广场舞健身者健身动机调查与分析 苏卅l市广场舞健身者参与锻炼的动机排前4位的分别是强身 被调查的251人中,男性有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l1.95%;女性 健体,占调查总人数的89.24%;结交朋友、增进友谊,占调查总人数 有2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05%,说明苏州市广场舞参与者女性 的37.05%;兴趣爱好,占调查总人数的33.86%;调节心情、缓解压力 多于男性。由于舞蹈、健美操、秧歌等具有韵律性的项目占据着广 为主要动机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占调查总人数的28.69%,这是由于 场舞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因此比较适合女性,加之女性对美化体形 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调 和减肥瘦身的青睐,促使女性参与广场舞人数多于男性。 1.2广场舞健身者年龄结构 部分是6O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22%;第二部分 剂生活、缓解心理压力、释放消极情绪成为很多锻炼者参与广场舞 的主要目的之一。 由表1可知,苏州市广场舞健身人群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第 2.1健身者练习广场舞的时段分布情况 一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广场舞健身者选择在晚上健身的人 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66.00%;选择健身时间在清晨的占调查总 的2.69%。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于白天忙于工作、学习的人 们而言,晚上休闲时间会相对宽裕,可以选择广场舞活动的形式来 50—59岁的中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6.26%;第三部分是40—49岁 广场舞健身活动的主力军。 的中青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34%。说明中、老年人是积极参与 人数的31.31%;选择其他时间段进行广场舞锻炼的占调查总人数 1.3广场舞健身者的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苏州市广场舞健身人群中高中或中专学历人数最 排解一天的压力、缓解疲劳、放松心情,所以晚间广场舞健身人数 多,达到92人,占调查者总人数的36.65%l其次是初中以下学历86 较多。 人,占调查者总人数的36.65%;大学或大专69人,占调查者总人数 2.2健身者每次练习广场舞持续的时间 的27。4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9%。说 明苏州市参与广场舞健身的人群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大专或高中 以下学历。 调查显示,每次健身时间在lh以内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 的44.62%;健身时间在1~2h的人数位列其次,占调查总人数的 40.24%;健身时间在2h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5.13%;从总体情况 看,有84.86%的被调查者进行广场舞锻炼的持续时问在1~2h之 1.4广场舞健身者参加广场舞的锻炼年限 为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30.28%}1~2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l8.33%{ 5年以上的,占调查总总人数的28.28%,参加广场舞不到1年的人占 目前,苏州市广场舞锻炼者运动年限比较多的人群以3~4年的 间。 2.3健身者练习广场舞的活动频率 调查可知,有60.56%的被调查者每周要在附近广场进行5次以 锻炼;有17.13%的被调查者每周要进行1~2次广场舞锻炼。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经常参加广场舞活动的人,每天到广场上活动筋 骨,愉悦身心已经成为其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有一半以上 到23.11%。由此可见,苏州市广场舞虽然开始的时间不是很长,早期 上的广场舞锻炼;有22.3 1%的被调查者每周要进行3~40:广场舞 表1 苏州市广场舞健身者年龄结构统计(N=251) 类别 20~29岁 3O~39岁 40~49岁 人数(N) 4 9 36 百分比(%) 1.59 3.59 14.34 排序 6 5 3 的被调查者每周会进行5次以上的广场舞锻炼。 2.4广场舞健身者练习广场舞活动地点 广场舞运动离不开锻炼场地,场地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对锻炼 者参与情况有着重要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市广场舞活动地 50~59岁 60~69岁 70岁以上 91 97 14 36.26 38.64 5.58 2 1 4 (下转1 30页) 1 28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1 201 4年(第4卷)第27期 用。 体育人文社会学 身需求;另一方面,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 2.6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 组织结构的不规范性特征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显著特征。 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一般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社团的组织规模大小 不一,成员组成具有跨班、跨系的特征。 经验,又宣传了社团本身,获得了社会赞助,缓解了经费不足。 (2)高校体育社团在运行中,应当遵循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操作, 发放给受聘教师酬金的方法监督教师的工作,这样才能对有高 具体说来,就是大学生加入社团只须报名登记就可以参加,不需进 并采取由大学生体育社团统一收取学生投资资金,学期结束前统 一校体育专业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团专业指导 (3)吸收社团成员要有一套健全的宣传体系,宣传体系做的好 是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大学 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社团建立的自觉性特征。完全是因为大 工作中来。 学生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习惯、追求目标的一致性而自觉组成 的,不是有组织安排领导批准的。 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团体性特征。学生社团都是由共同兴趣 生体育社团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组建兴趣QQ群,申请微信公众 爱好的学生组成,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都不同,性格各异。这样的 号,充分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特性,从而起到增强大学 一群人在一起构成一个团体,相互协作,相互适应。这对于培养团 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的作用。 队精神,分工协作能力非常有帮助,进而为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铺 下人生和事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志勇.对唐山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现状调查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 【2】张戈.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 1. 2013(1).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大学生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是以单项运动形式来进行运作 [3】王娇云.河南省省级体育社团的法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的,以及还有与单项体育运动相对应的裁判社团。 (2)大学生体育社团作用是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完善大学生的 [4】高杰荣.上海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思考【J】.安徽体育科 健康个性,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技,2O10(2). (3)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组织结构的不规范性,社团建立的自 觉性,体育社团的团体性。 3.2建议 【5】王国亮.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 文献通报,2011(8).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 63. (1)建立大学生体育社团服务社会的机制,我们强调体育进社 区、进企业。让体育社团的活动多和百姓生活想结合,比如排练一 些适合老百姓的广场舞或者适合企业人群的颈椎操等等。一方面, 社团利用自己的专业性。服务大众,满足人们群众的日益高涨的健 (上接1 28页) 点主要是在离参与者居住地较近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等。 广场舞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个领舞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公共场所参与者所选择健身场所比例最高的是公园,所占比例为 参考文献 64.94%。其次是广场,所占比例为24.3O%,室外住宅小区空地占到 [1】王兆征,胡生贵.南昌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 15.54%,路边空地占到10.36 ̄/,,可以看出,一方面苏州市广场舞参 育科技,2O13,32(5):25一l8. 与者在选择健身场所时优先选择免费的地方进行锻炼;另一方面 【2】彭.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 健身广场、街道公共场所、公园林地,社区空地场地比较宽阔离参 与者居住地较近。 育科技,2012,2(2):75-78. [3】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O 1 0 (12):86-88. [4】周丽云.福州市城区广场舞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 建师范大学,20l2.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苏州市广场舞健身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女性明显多于男 [5】何冰.谈广场舞蹈的审美特点及其发展【J】.戏剧之家(舞蹈天 性;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人数最多,研究生及以上最少;健身舞龄 地),2011(4):51. 最长的有十几年,最短的不到一年,其中人数最多的为3~4年,广场舞健 【6】雷胜辉.论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l(4):173. 身者选择的地点主要是离家住地较近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和空地等; 【7】王美存.衡阳市区广场健身舞对女性中老年人健身实效研究 【J】.科技信息,2010,21:569-578. 绝大多数的广场舞健身者每周要进行5次以上的广场舞锻炼,且每次健 身时间约在1~2h以内,苏州市广场舞健身者参加练习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最多的为健身操,其次是民族舞,排在第三位的是交谊舞。 苏州市广场舞健身者参与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其次是结交 朋友、增进友谊及兴趣爱好,另外调节心情、缓解压力、释放消极情绪也 成为很多锻炼者参与广场舞的主要动机。 3.2建议 苏州市部门要重视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措 施,缓解噪音扰民矛盾。 加强苏州市广场舞健身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可定期组织举行 1 O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as Techn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