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测 试 题
(满分76分) 2012.11.1
一.单选题:(36分)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4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初中生站立在地面的压强约为10Pa
2、如图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且v1<v2,则它们所受到拉力F1、F2的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
3
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
33
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密度为7.8×10 kg/m)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 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 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运动鞋底上有较深的花纹 B.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C.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6、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 如上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9、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坩埚钳 B.剪刀
C.筷子 D.镊子
10、如下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置于水平桌面上重100N的物体A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固定于O点,当悬挂在滑轮下的物体B重40N时,它恰能匀速下降,若要使物体B匀速上升,需要在物体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______N的力。(不计滑轮重) A. 80 N B. 20 N C. 40N D. 60 N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中国馆”,它呈上大下小的拱斗型,建在超大地基上。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馆呈拱斗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 B.中国馆呈拱斗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其对地面的压强
C.中国馆建在超大地基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其对地面的压强 D.中国馆建在超大地基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金属盒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当带橡皮膜的金属盒浸入水中10cm的深度时,下列做法能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0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4分) “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 .该车的方向盘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14、(2分)假期小明和爸妈要一起去旅游,在将较重的摄像机和较轻的衣物装进旅行箱时,如图,你觉得他应该把重的摄像机放在箱的 (填“上部”或“下部”)较合理。简述这样放的理由 。
15、(5分)一辆汽车不小心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套滑轮,借助位于汽车正前方不远处的大树将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1)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并标出拉力的方向。
(2)画出汽车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力。
4
(3)若车重为6×10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3 倍,司机至少得用 N的拉力才能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不计绳与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16、(1分)如上右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5m,重400N,对称的搁在相距8m的A、B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从A点出发向左走到离A点 m处时,木板将开始翘动。
17、(4分)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选填“左” 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1 2 动力F1/N 1.0 1.5 动力臂L1/m 0.24 0.1 阻力F2/N 2.0 0.5 阻力臂L2/m 0.12 (3)分析上表,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运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表面状况 木块﹣木板 同上 同上 木块﹣﹣砂纸 压力/N 2.0 4.0 4.0 2.0 摩擦力/N 0.6 1.2 1.2 1.0 木块的速度/m/s 0.1 0.1 0.2 0.1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____________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③分析____________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Ⅲ
19、(4分)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小于”“等于”或“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0、(7分)小王同学研究有关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测量数据进行以下计算分析(g取10N/kg):
(1)求小王同学步行的平均速度
2
(1)站立时,小文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则行走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如图所示时小文的脚跟提起后的姿势图.O点是脚尖与地面的接触点,阻力F2的大小等于人的体重,其中AO=16cm,AB=4cm,则排肠肌提起脚跟的动力F1为多大?
质量m/kg 50
步行距离s/m 100 时间t/s 100 21、(8分)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 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重物与
-22
地面的接触面积S=5×10 m,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动滑轮的重力。
(3)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h/m υ/(m/s) F/N
50 2.50 3.75
40 30 2.50 1.25 20 10 0
1 2
乙
3 t/s
0
1.25 1
2
3 t/s 0 1 丙
2 丁 3 t/s F
G 甲
2012—2013-1九年级期中联考物理答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7、(1) (2) (3) 18、(1) (2) 19、(1) (2)
(3) (4) 20、(1) (2) (3)
21、(1)
(2) (3)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物 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D
2 C 3 B 4 A 5 B 6 A 7 C 8 D 9 B 10 C 11 C 12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4分)不是,惯性,运动状态,轮轴 14. (2分)下部;减小阻力臂
15. (5分)(1)、动滑轮绳子三股(2分),(2):重力和支持力( 2分),少画力或多画力
不给分 (3)600(1分)。
16、(1分) 3.2m
17、(4分)左 水平 0.3 F1L1= F2L2
18、(5分)(1)匀速直线; 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①不能;②1、4;③1、2.
19、(4分)(1)海绵凹陷程度的大小; 20 、(7分)
(1) 1m/s (2分 ) (2)2.5×10Pa (2分) (3)400N (3分) 21、(8分)
(1)7.5m (2分) (2)20 N (3分) (3)600 Pa (3分)
4
(2)接触材料的不同;
(3)等于;(4)应该在相同材料上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