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484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5年5月A第2卷第13期 May.A2015Vo1.2No.13 新生儿不同部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与皮肤感染的关系 秦玉弘 (广西桂林灵川县妇幼保健院,广西桂林541299) 【摘要】目的 最大限度减少静脉留置后皮肤感染。方法2011年我科584例住院新生儿均采用头皮浅静 脉留置与2012年611例中只有22例采用头皮浅静脉留置,其余均为四肢周围浅静脉留置。结果2011#-发生 皮肤感染18例,其中头部皮肤留有疤痕8例,早产患儿疤痕处无头发生长3例。2012年发生静脉留置部位的皮 肤感染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四肢的静脉留置比头部浅静脉效果好,对皮肤损伤小,发生皮肤感染机率低。 【关键词】静脉;留置;感染;新生儿;皮肤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5.13.2484.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newborn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and skin infection QINYu-hong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Guilin in Lingchuan County,Guangxi Ouilin 54129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fter maximum limit reduces vein leaving alone the skin to infect.Methods Contrasts my branch in 2011 584 example in hospital newborn to use scalp shallow vein leaving alone in 611 examples only then 22 examp ̄s to use scalp shallow vein leaving alone with 2012,other for four lmbs around shalliow vein leaving alone. Results Contrasts in 2011 to have 18 examples to have the skin o itnfect,including 8 example forehead skin to leave a scar,3 exampletrouble SCarplace non—hair growsfor.2012 yearsto havethe veinleaving alone spot skintoinfectthe population to reduce obviously.Conclusion Four limbs vein leaving alone is shallow the vein effect the forehead to be betterthan,damages slightlytothe skin,hastheinfectionprobabilitytobelow. 【Key words]Vein;Leaving;Infects;The newborn;Skin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和肠道外营养的重要 302例,早产JI,87例,吸入综合征91例,新生JL,q*炎33例, 途径,目前新生儿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的静脉输 其他71例。2012年我科收住院新生)h611例,其中病理性黄 1 3例,早产)h85例,吸入综合征97例,新生儿肺炎39 液。这减少了由于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但是 疸3如何减少由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患儿的皮肤损害,由此 例,其他77例。在建立外周静脉留置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 带来的医疗纠纷,令护患双方的困扰一直难以解决。为了 技术规范,静脉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其中肝素帽、T型延 深入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与皮肤感染的关系,现将资 长管、三通等附加工具。通常跟着敷料同步每72 h更换一 料整理如下。 次,留置最长时间不超过96 h,当输入脂肪乳、血制品等有 1 一般资料 2011年我科收住院新生儿584例,其中病理性黄疸 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液体时,需要增加更换频率,常规24 h更 换一次 ”。见表1。 表1 201 1年住院病例及静脉留置后皮肤感染情况 其中分别是黄疸3例,早产JL7例,吸入综合征4例,新 后留有疤痕。其余1O例中有6例是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拔 生儿肺炎2例,其他2例,其中8例均为进针处前约l cm出现 针用药后痊愈,4例进针处微红,拔针后常规消毒处理。 水泡,撕开敷贴导致水泡破裂后皮肤损伤,伤口处理愈合 表2 20 12年住院病例及静脉留置后皮肤感染情况 (下转2486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486 Journal of Cfinical Medical 2015年5月A第2卷第13期 May.A2015Vo1.2No.13 2结果 易出现牙根折断、牙冠折断以及冠根折断等,牙根折断的 时候,其残根经常在牙龈下方。当前牙龈下方残根有足够 长度,牙齿周围情况良好的时候应尽可能给予保留,可是 残根没有牙本质肩领,进而使修复难度明显增加,进而引 发牙龈炎 ]。 2.1两组患者修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O.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修复情况对比 (%)】 对前牙龈下残根采取牙龈切除术,不但会影响美观, 同时会引发炎症,进而使修复体无法有效固定。然而正畸 联合修复治理,能够将残根牵引到牙龈上,进而充分暴露 注:和对照组对比, P<O.05 在手术视野当中,进而产生牙本质肩领,修复体可以给 予有效固定,同时具有美观性,以及修复成功率非常高。 2.2两组患者牙龈情况对比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 观察组患者牙龈改善隋况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O.05)。 (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改善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高 见表2。 (P<0.05);观察组患者断牙松动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 表2两组患者牙龈情况对比 (%)] (P<0.05),和上述相关研究基本相同。 总之,前牙龈下残根采取正畸联合修复共同治疗,能 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注:和对照组对比, <O.05 参考文献 [1】 沙滢浩.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 2.3两组患者断牙松动度情况对比 杂志,2012,18(4):113—114. 观察组患者断牙松动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尸<0.05) 。 [2] 盂晓辉.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一修复联合治疗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 见表3。 药,2013,8(24):82—83. 表3 两组患者断牙松动度情况对比In(%)】 [3】 刘京芳.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一修复联合治疗的体会[J】冲国实用医 组别 n I度 II度 III度 药,201 l,16(10):489. 观察组43 2(4.65) 2(4.65) 39(90.69)} [4] 杨 辑.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治 对照组 43 7(16.27) 6(13.95) 30(69.76) 疗探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宄,2014,6:87—88. 注:和对照组对比, P<0.05 [5] 王艳梅.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体会【J】.西南国防医 学,2014.10:1077.1079. 3讨论 因为前牙在牙弓的正前段,极易受到损伤,因此,容 (上接2484页) 其中只有早产儿2例进针处稍红,常规消毒后愈合,其 维隔,故手背皮肤薄,移动大 。1。进行手及足背静脉留置 余4例只有不同程度的胶布或敷贴过敏,用药后痊愈。 时,也是严格按操作常规消毒,由于皮下脂肪少,汗腺也 2讨 论 少,患儿尽管哭吵,而相对于头部皮肤出汗少,局部皮肤 的清洁手足部位较之头部要好,因而感染的机会少l5]。 2.1头部皮肤特点 头部皮肤厚而致密,具有两个特点:含有大量毛囊, 参考文献 皮脂腺和汗腺,腺体分泌旺盛,易引起腺管阻塞和细菌 [1】 沈南平,张莹,等,儿科护理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8. 感染 】。在进行头皮静脉置管时,严格按操作常规消毒,患 【2] 雷万军,代涛.皮肤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5. 儿因哭吵,出汗多,腺体分泌旺盛,同时敷贴与皮肤紧密 [3】 詹小颖.21O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及分析 粘在一起,引起腺管阻塞和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局部皮肤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108. 的感染。 [4] 祝 巍.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J].大家健康(学术 2.2手背皮肤的特点 版),2014,13:73—74. 手及足背皮肤角质层较薄,真皮内含有大量纤维,皮 【5】 张秀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 下脂肪少,仅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缺乏至深部组织的纤 药.201 1,03:1 12—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