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铁路桥涵钢筋砼简支梁设计 ****: ** 姓 名: 班 级: 土木试验1101班 学 号: **********
2014年1月12日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一、设计概要
一钢筋混凝土工字型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二期恒载g=21kN/m(不含自重),均布活载q=76kN/m,计算跨度12m,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35,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箍筋采用Q235级,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3-2005)》设计该梁。要求: (1) 按抗弯强度确定所需的纵筋
的数量。
(2) 设计腹筋,并绘制抵抗弯矩图
和弯矩包络图,并给出各根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3) 验算裂缝是否满足要求。 (4) 验算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5) 绘梁概图:以半立面、剖面表
示出梁各部尺寸。
(6) 绘主梁钢筋图:以半跨纵剖
面、横剖面表示出梁内主筋、
箍筋、斜筋、架立钢筋、纵向水平及联系筋的布置和主筋大样图。
二、设计计算 2.1设计计算数据
11.2混凝土C35:[b]=11.8MPa,n=10(其他构件)
HRB335级钢筋:[s]180MPa,min0.15% 2.2内力弯矩计算
一期恒载选25kN/m 跨中最大弯矩:
11Mmax(gq)l2(212536)1222196KNm
88
第 1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2.3配置主筋
弯矩较大,假设受拉钢筋按两排布置。
850,As15712mm2,两排布置,a5050 2.4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先假定中性轴在翼板中,按bi'h的矩形计算。
50125mm,ho1775mm2AS157120.00466 bho19001775n100.004660.0466
x[(n)22nn]ho[0.0466220.04660.0466]1775465.4mmhi'120mm
中性轴在腹板内,与假定不符,应重新计算x值。 由Sa=Sl
11ebi'x2(bi'b)(xhi')2e(bi'b)(xhi')nAs(hox) 223整理得:
x23607.5x21408530
解得:x=518.9mm
yI,其中,I是受压区混凝土对X轴的惯性矩,S是受压区混凝土对XShi'1e)(bi'b)(xhi')2e(bi'b)(xhi') 222轴的静矩。
Sbi'hi'(x=1900120(518.9-60)+800(518.9-120)^2+1209600(518.9-180)^2 =296994968
bi'x3bi'x3bi'x3(bi'b)(xhi')3120800I(2384105(518.9180)2124124231900518.93(1900-300)(518.9-120)()1.11031010 =
33 =6.51010
第 2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则有y=221.9 mm 内力臂为:
zhoxy1775518.9221.91478mm
钢筋拉应力为:
M2196106s94.56N/mm2[s]180N/mm2
ASz157121478最外侧钢筋的拉应力:
smaxshxa11900518.975s98.3N/mm2[s]180N/mm2hox1775518.9 混凝土的压应力:
csx94.56518.93.91N/mm2[b]8.5N/mm2nhox101775518.9 ∴应力满足要求,截面安全,所需850的受拉钢筋满足要求。 2.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剪应力计算 支座处最大剪力为
Vmax11(gq)l(4676)12732KN 22假定z沿梁长不变,并取最大弯矩处(跨中截面)内力臂z=1478mm。
V732103o1.651N/mm2
bz3001478(2)绘剪应力图,确定需要计算配腹筋的区段
当混凝土为C35时,查得[tp1]2.25MPa,[tp2]0.85MPa,
[tp3]0.42MPa。最大主拉应力ctmaxo1.651N/mm2[tp1],故不必
加大梁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但ctmax[tp2],则必须进行腹筋的计算,在o[tp3]区段内,则可由混凝土承受主拉应力。由上图可知,需要计算设置腹筋的区段长度为:
第 3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L=
6.0(1.6510.42)4.474m
1.651(3)箍筋的设计
箍筋按构造要求选用,由于梁肋较宽b350mm,故箍筋采用双肢,选用Q235级钢筋,直径dk=10mm,间距Sk=300mm,沿梁长等间距布置。箍筋所承受
的主拉应力为:
knkak[s]102130 20.2268MPabSk4300300(4)斜筋设计
剪应力图中需要斜筋承受的面积o为:
o1[(1.6510.2268)(0.420.2268)]44743615N/mm 2所需斜筋总面积为:
Awob36153004260mm2 2[s]2180AW42602.17 aw19可取nw=4根
nw(5)用作图法确定斜筋位置
4根斜筋分批弯起,每次弯起一根,分别为1N1、1N2、1N3、1N4,将剪应力图4等分,如图所示。在弯矩包络图中,M=2196KN·m 而
[M]As[s]zhox1775518.9157121801478hxa11900518.975
4020KNmM2196KNm由图可见,材料图恰当地覆盖了弯矩图。在计算配置斜筋的区段内,任何竖向截面至少能与一根斜筋相交,因而抗剪强度满足计算与构造要求。另外,在上述弯起斜筋以外,在靠近支座处还弯起了一批斜筋2N5这是为了加强支座截面而设的,不再抗剪计算之内。
第 4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主拉应力分配图
材料图与斜筋位置
第 5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7) 弯起位置承载力验算
梁两端支座反力:
截面1-1:距离左支座处4244mm 实际弯矩 M=2008 KN•m 容许弯矩 M=3518 KN•m 因此:安全
截面2-2:距离左支座处26mm 实际弯矩 M=1608 KN•m 容许弯矩 M=3015 KN•m 因此:安全
截面3-3:距离左支座处1966mm 实际弯矩 M=1203 KN•m 容许弯矩 M=2513 KN•m 因此:安全
截面4-4:距离左支座处1205mm 实际弯矩 M=793 KN•m 容许弯矩 M=2010 KN•m 因此:安全 截面5-5:距离左支座处0mm 实际弯矩 M=0KN•m 容许弯矩 M=2010 KN•m 因此:安全 三、裂缝宽度验算
活载作用下弯矩:
11M1ql2761221368KNm
88恒载作用下弯矩:
11M2gl246122828KNm
88第 6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钢筋为HRB335级钢筋,K10.8
K21M1M13688280.5210.30.51.375 MM21962196Z1n1As1Acl1n1As12ab1.010190.11223
2700125裂缝计算宽度为([f]0.20mm,一般大气条件下的地面结构,无防护措施。)
r1900518.9
1900518.9125 =1.0995
fK1K2SEs(8080.4dz)94.5680.450(80) 52.1100.112230.01mm[f]0.20mm0.81.3751.0995∴裂缝宽度满足要求。
四、挠度验算
换算截面面积:
AoAi1028720mm2 换算截面重心轴至底边的距离:
yoS1139.65mm
AO换算截面惯性矩:
IOAiyi2Ii33796603.9104mm4
第 7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截面几何特征
编号 1 2 3 4 5 6 Ai (mm2) 228000 9600 4000 40000 105000 141408 a (mm) 1840 1740 965 217 75 125 S=Aia (mm3) 419520×103 16704×103 471885×103 8600×103 7875×103 190×103 静定结构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计入受拉钢筋,所以截面几何特征如下: 编号 Ai (mm2) 228000 a (mm) 1840 yi* (mm) 700.35 Aiyi2 (mm3) 11183174.8×104 3918507.6×104 Ii (mm4) 27360×104 1 2 9600 1740 600.35 7680×104 ×3 119670 1580.6 440.9 1014.65 2326298.8×157849.7104 16175733×10 4104 6 157120 125 表中:a——各截面Ai的重心至底边的距离; yi*——各截面的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Ii——各截面对其自身重心的惯性矩; ESEs2.11056.36 4Ec3.3010梁的最大挠度为:
Ml252196106120002fEIo480.83.310433796603.9104l3.69mm[f]15mm800∴挠度验算满足要求。
第 8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五、架立筋及纵向构造钢筋
根据构造要求,在上翼板四个角点配置4根架立钢筋4Φ12,在翼板上沿配置2根架立钢筋2Φ12,在下翼板四个角点配置4根架立钢筋4Φ12。由于梁的高度h=1900mm>1000mm,所以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间距为130mm,取20Φ12,10排布置,并设置腰筋Φ12@300mm。
第 9 页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木试验1101班
参考文献:
[1] 袁锦根,余志武.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第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