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Mg2+、SO42-、K +、Cl- B.Na+ 、NH4+ 、NO3-、MnO4- C.K + 、Cu2+ 、Cl-、Br- D.Ba2+ 、Na+ 、OH-、HCO3-
2. 在一定温度下,a的容积保持不变,b的上盖可随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改变而上下移动,以保持容器内外压强相等。在a、b中分别加入2 mol A和2 molB,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反应2A+B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两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6。
x C,并达到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B.B物质可为固体或液体
C.a、b容器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b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4.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Fe3+有氧化性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SiO2有导电性 陈述Ⅱ SO2可使溴水褪色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5. 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盐酸 B.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6.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
第 1 页,共 10 页
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且Ce4++Fe2+=Ce3++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t作阴极,Fe作阳极,电解熔融CeO2,可在阳极获得铈
B.将少量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Ce(SO4)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
C.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D.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8. 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
9. 现取m克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溶解(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3-的物质的量为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④生成NO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黑烟,因此可以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 B.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 D.氨基酸能够以不同数目和顺序相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多肽
11.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mol mol
L mol
第 2 页,共 10 页
A.60% B.91% C.84% D.42% 12.下列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3+、K+、S2-、Cl- B.Al3+、HCO3-、SO42-、Cl- C.K+、NH4+、SiO32-、NO3- D.K+、Cl-、SO42-、NO3-
13.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
B.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 14.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Ka1=4.3×10-7 Ka2=5.6×10-11 10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77×-4Ka=4.9×10 -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2CN-+H2O+CO2=2HCN+CO32-
B.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OONa和KCN溶液中,c(Na+)-c(HCOO-) > c(K+)-c(CN-) D.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溶液中,c(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
15.【2017届湖北省恩施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1 L,完全燃烧后,生成2 LCO2和2 L水蒸气(相同状况),则该混合烃的组合及其体积比是( ) A.CH4和C3H6,体积比2∶1 B.C3H8和C2H4,体积比2∶1 C.C2H6和C2H2,体积比1∶1 D.C2H6和C2H2,体积比2∶1
16.有4种碳架如图的烃(小黑球表示碳原子,黑球之间的连线表示共价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3 页,共 10 页
①a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③d为平面型分子,属于芳香烃 ④b和c互为同系物 ⑤a、d、e的最简式相同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17.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
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CH3COO-+H+
CH3COOH
C.H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 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 1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B.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9.在容积为2 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到达平衡的时间/min A的浓度/(mol·L-1) C的体积分数 甲 3 mol A、2 mol B 5 c1 w1 乙 6 mol A、4 mol B c2 丙 2 mol C 8 w3 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
第 4 页,共 10 页
混合气体密度/(g·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4,则2c1<c2 B.若w3=w1,可断定x=4 C.无论x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ρ2
ρ1 ρ2 D.容器甲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平均速率为v(A)=0.3 mol·L-1·min-1 20.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
。按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其反应为: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该反应的
C. 平衡常数: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二、填空题
21.化合物F是一种最新合成的溶瘤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⑴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第 5 页,共 10 页
⑵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⑶B的分子式为________。 ⑷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⑸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22.定性分析溶液中的微粒组成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提和重要方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下溶液做出定性的判断。
(1)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2+、Ba2+、Al3+、CO32、Cl、OH、NO3。若该
–
–
–
–
溶液显酸性 ,则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最多有_____种;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最多有_____种。
(2)某溶液由Na+、Cu2+、Ba2+、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机物G是一种“β-兴奋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写出化合物E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红外光谱显示含有三种官能团,其中无氧官能团与E相同,不含甲基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苯环上只有4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6 页,共 10 页
A.化合物B生成C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1mol化合物D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化合物D生成E的条件为浓氯水/铁屑 D.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17H14Cl2NO3
(3)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24.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记录】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1 2 3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
3.0 2.0 1.0 2.0 3.0 4.0 1.0 1.0 1.0 溶液 稀硫酸 2.0 2.0 2.0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4.0 5.2 6.4 __________
(4)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苯和CH3COCl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第 7 页,共 10 页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4 3.0 2.0 1.0 溶液 稀硫酸 2.0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____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第 8 页,共 10 页
兴义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C 2 C 12 D 3 D 13 D 4 B 14 D 5 A 15 C 6 D 16 D 7 B 17 D 8 B 18 D 9 A 19 C 10 C 20 D 二、填空题 21.溴原子 取代反应 C15H22O 22.6种 4种 Cl- Na+、CO32-、SO42- 23.
(1)4分
(2)CD 2分
4
(3)
+ + H2O
2分
(4) CH3COCl HCN H+
2分
24. (1). (2). 其他条件相
第 9 页,共 10 页
同时,增大物中的
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3).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5).
(4). 生成
(6). 与实验1比较,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第 10 页,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