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地理-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训练(二)(含答案与解析)

来源:星星旅游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二) 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选择题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右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右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C.对流雨

B.地形雨 D.锋面雨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2~3题。

2.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 A.①② C.①④ A.3月 C.9月

B.②③ D.③④ B.6月 D.12月

3.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1 / 7

4.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5.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下题。

6.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7.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2 / 7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N~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下图是亚欧大陆40°(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9.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据表回答10~11题。 城市 A城市 位置 37°37′N 122°25′W 33°39′W 84°25′W 海拔m 16 月份 气温 降水 气温 降水 1月 10.4 116 7.1 113 4月 13.2 114 16.1 114 7月 14.9 0 26 120 10月 16.3 23 17.1 62 12月 11.4 108 6.7 111 平均 13.8 529 16.4 1 197 B城 308 10.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3 / 7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11.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地势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B.大气环流

C.洋流

D.纬度位置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N附近的俄罗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4 / 7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二) 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答 案

一、选择题 1~5.CABBD 二、综合题

12.(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

(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

13.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纬度约44°,气温较高。

6~10.DCBAA

11.B

5 / 7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二) 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 析

一、选择题

1.解析:选C.南北纬10°之间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2~3题。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4~6月蒸发量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图中没有显示出风力大小因素,而云量往往随着降水的增多而增加,故不可能存在云量减少的情况。第3题,如果某一时期降水量多于蒸发量,则该区域水分盈余,反之,当蒸发量多于降水量,则出现水分亏损,当水分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水分累积亏损最严重,图中显示3~6月出现水分亏损,7月后水分出现盈余,故该区域当年6月份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

解析:第4题,该作物喜温(温度要求是≥20 ℃)好湿,图中显示①地月均温均低于20 ℃,只有7.8两月水分盈亏量为正值,因此,对该作物来说,①地温度和水分条件都不适宜;②地5~9月月均温高于20 ℃,但全年各月水分盈亏量均为负值,因此,对该作物来说,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综合上述分析,选项B说法正确。第5题,①地虽然地处北纬29.7°,但冬冷夏凉,最高月均温低于20 ℃,推测海拔高是主要原因,因此可能是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冬冷夏热,冬季气温低于0 ℃,全年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测站7月气温均在一年当中最低,得知三个测站位于南半球,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三个测站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可断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C项错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温与降水变化一致,故D项正确。

7.解析:选C.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均温高于25 ℃,最冷月均温约为8℃,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 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解析:第8题,亚欧大陆40°N~50°N不可能是热带,则①地不可能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②地7月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值都为正值,说明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耕作业发展;③地7月降水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降水较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④地降水距平值都为负值,说明气候干旱,气温距平值7月为正值、1月为负值,则说明其气温年较差大。故B正确。第9题,结合气温和降水距平可知,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则①②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第10题,A城表中降水数据显示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而气温呈现出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即受副高与西风带影响。第11题,表中数据显示B城市降水量远多于A城市,月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即受季风影响所致;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 解析:第(1)题,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第(2)题,陆地

6 / 7

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地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