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

来源:星星旅游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过渡环节作为一日活动的“纽带”,是中转和衔接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实践反思,权衡幼儿自主性和教师指导。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结合本园实际案例,总结了一些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的理念、建议和方法,以期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促使幼儿能在过渡环节中充分体验自主和自然。

二、过渡环节的价值和问题

过渡环节作为一日活动的“驿站”,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秩序感,建立常规,进行有效的研究。但是,在过渡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渡环节过多、时间浪费、幼儿等待等。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实践反思,权衡幼儿自主性和教师指导,使过渡环节自然合理、衔接紧凑、彼此兼容、灵活安排。

三、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现状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针对性、过度依赖教师指导、缺乏幼儿自主性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行为发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过渡环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建议

在组织和实施过渡环节时,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行为发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过渡环节;二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是合理安排时间,减少过渡环节的数量和时间,避免幼儿等待;四是与其他环节衔接紧密,使一日活动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五、结论

过渡环节作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实践反思,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过渡环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研究,使一日活动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日生活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过渡环节则是不可或缺的“纽带”,它是教育工作者实现下一个教育活动目标的前提,也是上一次教育活动的延伸。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研究、游戏、运动等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之间,过渡环节则是必不可少的。过渡环节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介于有明确目标和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之间、用于转换的环节。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能够和其他环节建立起积极的交流互动,同其他环节一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有早餐结束后至研究活动开始前,研究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结束后至午餐前,午餐结束后至午睡前,起床后至有组织的活动前等几种。不同的学者对于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都给予同样的重视,发展适宜性实践则更强调过渡环节需要成人进行最周密的计划。

从教师的组织来看,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转换仍然比较生硬,教师一般都是用如厕、洗手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过多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然存在。然而,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相关研究却较为稀疏。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

并结合本园的过渡个案教学,试图分析过渡环节的价值、目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及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些理念、建设性意见及可操作性方法,以期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及实施给予一定的借鉴与指导,进而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促使幼儿能在过渡实践中充分体验自主与自然。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组织中,教师的指导和幼儿的自主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来确定。教师既可以在主导的前提下尊重和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也可以在幼儿自主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在本文中,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教师不能片面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也不能同时进行。教师需要先从一个方面出发,充分发掘其内涵,然后再引入另一个方面,并且使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循环往复。只要教师的引导因素同幼儿的自主机制相互作用,就能克服“非死即乱”的问题。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自立的生活惯,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工作重点和优势所在。

为了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更加顺畅,教师需要调整作息时间,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自行安排活动次序和时间长度。这样可以真正从幼儿的角度来灵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体现幼儿的主体位置。板块式的作息可以让幼儿有“长时间完成一件事情”或“跨时间完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教师要讲究变通,运用游戏、音乐、故事等方法与技巧,让板块之间的过渡环节模糊、软化,边缘互相融合。

过渡环节对于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需要采用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渡环节,即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使前一活动顺利、自然过渡到后一活动中去,使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high/scope的成功经验在观念上提倡从教师的控制转向幼儿的自主调节,但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教师的指导和设计,也不会导致混乱无序的局面。

在实施过渡环节时,教师需要具备过渡技能,包括活动式过渡、信号式过渡及线索式过渡三种。活动式过渡是指以短暂生活活动或小型游戏、娱乐、操作活动衔接前后两个生活环节,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信号式过渡是指教师利用音乐、琴声、铃声、动作、手势等作为信号吸引幼儿注意,将幼儿的兴趣自然转向下一活动,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线索式过渡

是指教师通过对前面活动的总结而引出后面的活动,使知识研究和技能练成为连接两活动的线索和手段,顺利实现活动过渡的方式。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户外活动与室内集体活动之间的过渡中,用各种短暂、有趣的活动来过渡最为合适。而两活动间需要幼儿入厕、洗手、喝水的,则用这些活动合理穿插,既是休息、调整,又是过渡、转换。在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的活动过渡中,信号过渡不失为最佳选择,已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会帮助幼儿立即兴奋或迅速安静。对于前后两环节知识联系较紧密或存在着知识、技能迁移的更适合用线索式过渡,这有利于帮助幼儿整合知识和技能,学会迁移,学以致用,并促进保教结合。

1.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应提前告知幼儿即将发生变化,并给予一定的预告信息和提醒。教师可以使用可视信号(如活动流程表、下一个活动的图片或符号、黄色牌、手势提醒)或听觉信号(如计时器、时钟、摇小铃、弹曲子、播放轻柔的乐曲或口头提醒)来引导幼儿进行过渡。

2.过渡时间应该灵活,具有合理的活动节奏。教师可以使用幼儿熟悉的模式(如歌曲、钢琴、磁带、铃声等)来重复强化,引发幼儿的关注并按照惯常经验行动。同时,教师可以让

另外一个成人先带领一部分幼儿开始下一个活动,避免消极等待。

3.教师应该指导具体而清晰,限制每次指令的数量,多与幼儿眼神交流以确保获得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有目的地走,适度避免所有人移动,将混乱降到最小。同时,让幼儿承担管理教室的职责和特定任务,或者给他们帮助同伴的机会。

4.教师应该平衡教师和幼儿发起活动,平衡儿童的活跃/平静以及室外/室内活动经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性,容许有差异,并分析原因,给予必要的指导。

5.过渡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立、积极的教育价值,满足了研究活动与自由活动不同节奏更替的需要,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手段来实现它积极的教育价值,如语言提示、非语言暗示、过渡游戏、讲故事、自由阅读、节奏律动游戏等。教师之间的有效分工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6.教师应该重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前提下引导支持他们的活动,让过渡环节发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过渡环节的等待可以是一种教育资源,其丰富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有待我们去发掘。

1.XXX(2008)的研究探讨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实验和指导策略。

2.XXX(2008)关注了灵动的瞬间,探讨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管理。

3.XXX和XXX(2008)探讨了幼儿园活动中过渡环节的组织和管理,强调了等待的艺术。

4.XXX(2011)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被翻译成中文,对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5.XXX(2004)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提出了相关建议。

6.XXX(2009)研究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实践建议。

7.XXX(2004)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提出了积极的态度,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8.XXX(2010)从微观权力视角分析了人的培育。

9.XXX(1999)的《规训与惩罚》被翻译成中文,对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10.XXX(2002)探讨了“规训化”教育与儿童权利的关系。 11.XXX(2009)的《学前教育社会学》探讨了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学问题。

13.XXX(2007)探讨了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衔接过渡技能的运用。

14.XXX(2006)提出了合理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建议。

15.XXX(2004)观察了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提出了相关建议。

16.XXX(2006)浅析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7.XXX(2007)介绍了XXX大班一日生活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