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ar(Gear.arx)為齒輪功能,由PressW.mnu 最後一個線割圖像驅動之.
★. SM(Mask.arx)為篩選功能的設定,快捷鍵為SM,移動為MM,刪除為EE,拷貝為CC. ★.CW(W_aux1.arx)可檢查是否有逆時針的線割路徑,若有會將其轉成順時針的線割路徑. ★.CCW(w_aux1.arx)可檢查是否有順時針的線割路徑,若有會將其轉成逆時針的線割路徑. ★.Ell(Pdel_text.arx) 執行 ell 指令後所繪的橢圓可被分解,再經串接後可轉線割路徑. ★.D3_D2(Pwblock.arx) 可檢查空間線並自動將其轉成2D平面線 ★.改善 線割軟體 ’WT .ARX’ 於 3D上下異型中 的預視功能 ★.PT(Pdel_text.arx) 為一方便好用的串修功能.
★.PF/FF(Pchamfer.arx) 為一方便好用的快速圓角功能.
★.新增 ’SHOWDIR (Acadtool.arx)’ 指令,命令行輸入SHOWDIR, 回車后選圖元,即可顯示複線的方向
★.改善 ’XD (Acadtool.arx)’ 可方便的執行 „模具式尺度標註‟ ★.增強 快速中斷(QB)指令的功能
★.於線割 „雜項設定‟裡增加 “上下異形段數不同,調整成相同段數 “ 之功能
執行此功能可自動調整上下異型兩路徑的段數,供後續轉 NC 程式用 ★.於線割輔助功能一 裡的 “線割價格”功能中 增加幣別設定功能 ★.增加沖頭切斷長度自動計算偏移功能(目前只對直線邊有效): 適用時機 : 條件1.當整修次數必頇為負值(ex: -1 )
條件2.雜項設定
10. 使用沖頭切斷位置自動偏移功能 -- :選擇 ----- ‘是’ . 條件3. 打開 „中點‟ 選項時,會依據所選取的沖頭邊自動偏移至該邊長度 1/4 處 ★.於WT線割功能裡的 “雜項設定”功能中 增加選項
\"11.指定NC輸出檔名若已存在,頇提示警告!!! : \" 當指定NC輸出檔名時,若該檔案已存在,則會提示警告!!您可決定是否要將其覆蓋. ★.於WT線割功能 裡的 “整體條件設定”功能中 的第8項 8. 粗割/精修 程式產生方式 ------- : \" 若選擇 \"割,修各一程式\則第二個程式的啟始點,為該程式第一
個頇修刀孔的起割點 ★.新增強功能:在選取圖元時,可以一次選中多個相同的异形复線圖元,
具体方法:點選圖元時命令行提示有:
路徑專用 -
S:設定/A:自動/M:手動/P:轉程式/3:上下異形/D:其它細節/O:秩序/I:單孔選取<同直徑> 請選路徑>:
輸入A:回車后請注意:此時如果框選(或者點選)只一個圖元時,再回車,則會同時選中多個相同的圖元,也包括异形孔在類
★.改善自動串接功能,可更智慧的將圖元串接,
注意 !! 圖檔內的文字字型若未定義 可能會影響到本指令的執行速度,
此時請用 ‘Style’ 指令重新設定一合理字型(c2.shx或者txt.shx)並存檔即可 ★.矩形繪製功能增強
B為矩形繪製功能之快速鍵,輸入指令B,命令提示行將出現下列提示:
矩形 -- C:指定中心點/<指定一頂點>: C:指定中心點就是功能增強部分,即根據中心點與長寬值繪製矩形. 輸入副指令C, 命令提示行將出現下列提示: 矩形中心點:
<指定對角的另一頂點或矩形寬度>:200
請輸入矩形高度(200)或高度相對比例(@比例): 200 ★ 新增加自動存檔功能:
請將AUXTOOLS.ARX檔案放于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SSC為自動存檔路徑設定的快捷鍵, 操作方法:在命令行輸入”SSC”後,將彈出存檔設定的對話框,
在設定主路徑時;如設定1. C:\\NC\\ABC\\……(有誤,目錄后無需要反斜杠\\) 設定2. C:\\NC\\ABC……(正确),假設C盘的NC文件夾不 存在,系統將自動創建一個NC文件夾 SS為自動存檔
操作方法:在命令行輸入”SS”後,將自動按照存檔設定中的主路徑存檔,并且 在命令行有提示:
1.如果主路徑設定有錯,在命令行會提示: Invalid file name.(無效文件名)
2.如果主路徑設定正确,在命令行會提示: Save as: c:\\nc\\2001\\11\\A058.dwg(文件
保存路徑為某盘根目錄(或子目錄)下.
★.增加WCF系統變數 。 A R 外型切斷使用補正量 init/0:與第一刀相同補正量, init/1:使用割一刀的補正量 自動穿線功能,目前之程式段數,1:粗割 2:切斷 。 49 I 3:精修, 5:啟動自動穿線功能 #49= 0(邊割邊修) 1(全割完再修) 2(割,修各一程式) ★.修正上下異型 主副程式 的Z軸高度的規則 a. 先選取的面為主程式面 其高度與板厚相同,”
b. 後選取的面為輔助面 其高度為0,且會以虛線顯示” ★.增加WCF檔變數 #30的用法
於執行上下異型路徑時 #30 記錄著兩路徑面積的大小關係
#30=0:(上模滑塊) 程式面路徑面積 < 輔助面路徑面積 (Z1=H80 , Z5=H80-@32) #30=1:(下模滑塊) 程式面路徑面積 > 輔助面路徑面積 (Z1=@32 , Z5=0 ) 配合WCF 檔的運用,可自動產生上ˋ下模滑塊所頇的 Z1,Z5高度設定值
★.主副程式的制做:
當一塊模板上有很多相同的小孔時,我們可以考慮用主副程式來制做:
1.在PRESSCAD(或者PRESSCAD2000)\\DAT\\目錄下,用記事本的方式將HOLE-WIR.DAT檔案打開,新增加二個線割孔類別, 無屑切割(99)NO_COR
……… ………..
主副程式(2)[SUB_PROGRAM]為新增加的孔,其選中的圖元主程式是用來移位,副程式正常加工,
無屑主副程式(2)[SUB_NO_COR]為新增加的無屑孔,其選中的圖元主程式是用來移位,副程式為無屑加工,
………………..
注意: 副程式的檔案名稱在雜項設定之第五項設定,且异形孔的無屑主副程式只能在CAD2000中做到
於後處理(WCF)檔裡 增加下列行動敘述供 “主 / 副程式叫用
2. 變量 86為副程式的檔案孔號 如 Variable 86 = L30,init/1,可根据需要修改
在后處理檔案的wire_on = 行動敘述之前增加下列行動敘述供 “主 / 副程式叫用,如下: ……………..……………..
sub_program = $,@n,$,\"G92\ \"M00\
sub_path_start = #86,$,(@37==1)?@92,:@96,;,\"FH61\ (@56=0),(@55!=#55)?(@56=1);- (@55==-98)?(@56=0,#55=-98);-
(@56)?(@55==-99)?\"Z1=H80\
(@56)?(@55<0)?\"Z1=H80\ (@56)?(@55>0)?\"Z1=\ (#57==1)?(@57==1)?\"Z5=0\
(@56)?(@55==0)?\"Z1=0\
\"G91\
\"M90G92\
sub_program_end = $, \"M02\
sub_path_end = $, \"G23\(以上為藍色的部分是副程式的行動敘述) wire_on = (副程式的部分可以修改) offset_left = $,……………..
offset_right = $,(…………….. offset_left_0 = $…………….. …………………….
SUB_PROGRAM ----- 副程式圖元於主程式中會調用此行動敘述{類似於PROGRAM} SUB_PATH_START ---- 當一個副程式路徑開始時,會調用此行動敘述 (類似於Path_Start) SUB_PATH_END ----當一個副程式路徑結束時,會調用此行動敘述(類似於Path_End) SUB_PROGRAM_END ----- 副程式結束時式中會調用此行動敘述. 主程式 副程式
3.在線割孔分類中用主副程式來選擇圖元,轉出的NC程式如上
★.新增功能:線割價格規划
在轉NC程式時同時可以將線割價格的檔案一同轉出,轉出的線割價格檔案的
副檔名為PRI,如轉出的程式為WPCAM.NC,則線割價格檔案為WPCAM.PRI,与NC檔輸出的路徑有關,具体做法如下: 1. 將后處理檔變數58賦初值為2 (即init/2); 2. 用記事本的方式將HOLE-WIR.DAT檔案打開, HOLE-WIR.DAT在PRESSCAD(或者PRESSCAD2000)\\DAT\\目錄下 3. 在每個加工分類型孔后加線割的价格后存檔 割一 小孔價 修一 修一小孔價 修二 修一小孔價…. 圓型孔(3) .05 20 .06 25 0.7 30 …. 異型孔(4) .05 20 .06 25 0.7 30 …. 成型孔(5) ………….依此類推 折彎孔(6) ………….依此類推 浮昇孔(7) ………….依此類推
4. 料厚在wpcam畫面板厚里設定好
注意:當后處理檔變數58賦初值為2時,輸出的線割價格檔案格式如下: 孔號 線長 線割費(板厚=30.0)
N1 4.28 (20.00) N2 3.30 (50.00) N3 4.82 (50.00)
總長 : 12.40 ---- 總計 120.00
當后處理檔變數58賦初值為3時,輸出的線割價格檔案格式如下: 孔號 割一刀 修一刀 修二刀 修三刀 (板厚=30.0) N1 3.86 N2 3.86
N3 1.94 1.94 1.94 (總長:)
割一刀(9.65)修一刀(1.94) 修二刀(1.94) 修三刀(0.00)★.線割程式中添加程式名
具体方法需要在后處理檔案添加~(飄的符號)即可,如下:
program_start = \"%%\,$ …… ……… ……….
添加~(飄的符號)之后,在轉出的NC程式開頭將有程式名出現,如下: %%
DRAWING1.NC(添加的程式名) H01=H110+0.168 H02=H111+0.108 N0001 E31FH61 M90
G91G92X233.891Y85.636 H001G42G01X2.598Y1.5 ……………..
★.增加上下异形的正反修刀功能{2002/2/26}
請將WT.ARX拷貝至PressCAD\\Program或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 具体方法還需要在后處理檔案添加紅色部分的檔案,如下: ……… …… …………
3d_main_coordinate = $,\"%%\
………………………………
3d_path_end = $,g1,#@x,#@y,#@u,#@v,$
3d_escape_in_feed = //{紅色部分為上下异型修刀引入線進入的行動敘述} $,g1,(@47>0)?,(@x=@67,@y=@68,@u=#65-@67,@v=#66-@68);,@x,@y,@u,@v,$
~
3d_linear_feed = g1,@x,@y,@u,@v,$
……………………………….. 3d_offset_left = $,#8,\"G41\3d_offset_right = $,#8,\"G42\3d_offset_left_0 = $,#8,\"G41\3d_offset_right_0 = $,#8,\"G42\3d_offset_left_1 = $,#8,\"G41\3d_offset_right_1 = $,#8,\"G42\3d_offset_left_2 = $,#8,\"G41\3d_offset_right_2 = $,#8,\"G42\3d_offset_left_3 = $,#8,\"G41\
3d_offset_right_3 = $,#8,\"G42\{此紅色部分為上下异型修刀補正值的行動敘述} ★.Presscad2000圖庫功能增強
請將kicon.arx文件拷貝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
請將Press.mnu、Press2.mnu、Press3.mnu等菜單文件拷貝至c:\\PressCAD2000\\dat目錄下; 開啟PressCAD2000,載入新菜單*.mnu,執行圖庫設定指令(下拉菜單:檔案→圖庫設定)
設定圖庫管理路徑,如:c:\\kicon, 注意!文檔名不能超過8個字節.
請將kicon.ini,icon.slb及與圖庫相關的*.dwg檔案拷貝至圖庫管理路徑目錄下,如:c:\\kicon目錄下.您就可以順暢地使用PressCAD2000的圖庫管理功能了.
★.Wpcam增加程式編輯器PE2功能
請將PE2.exe,PE2.pro拷貝至PressCAD\\Program或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
開啟Wpcam,執行WT指令,在其雜項設定中設定NC編輯器的檔名為PE2,您就可以輕松地運用PE2編輯NC程式.
★.AJ自動串接功能可以局部選取{2002/2/26} ★. 開放路徑說明{2002/5/28} 一.開放路徑的制作方法:
開放路徑時,會出現下面對話框,.
點”放棄執行”,即放棄開放路徑的制作.
點”繼續執行”后,將出現以下提示:要求確定引入線的進入方向 “##--- 路徑尚未封閉! 您要就此開路路徑進行切割嗎? (1). 可以指定引入線的進入方向,直接在線的一側點擊即可確定引入線進入的方向. (2). 當已繪好引入線時,直接回車,系統將默認開放路徑的第一段作為引入線,最后一 段作為脫离線. 進線方向會跟据”路徑參數設定”所設的切割方向(順時鐘或逆時鐘)自動判別. 二. 開放路徑補正方向的判別: 開放路徑的銅線補正方向,會根据做路徑時所確定的引入線進入方向, 及開放路徑的第一段線段來自動判別. (1). 如圖所示,引入線從第一段線左邊進線時,程式將產生左補正代碼G41(左補正) 設有修刀時,亦會根据修刀引入線的進入方向自動判別. 注:銅線脫離的方向會根据引入線進入及第一段線的方向自動判別 (2). 引入線從第一段線右邊進線時,程式將產生左補正代碼 G42(右補正), 設有修刀時,亦會根据修刀引入線的進入方向自動判別. 注:銅線脫離的方向會根据引入線進入及第一段線的方向自動判別 ★ .Wpcam上下异型選取主副程式面的做法與規則如下: 在用上下异型的標簽選取圖元時 A:第一種情況是主副程式面無重疊路徑(註:具體是指上下程式面的圖元沒有重疊重合) 先選取的圖元為主程式面,此時圖元的Z軸坐標將變為實際的板厚設定值,(板厚設定值可以設定為正負數),后選取的圖元為副程式面,其副程式面的Z軸坐標為零. B:第二種情況是主副程式面有重疊的路徑(註:具體是指上下程式面的圖元有 重疊重合) 先選取的圖元為主程式面,此時命令行提示: 有重疊路徑 - Y:選擇另一路徑 <是否選擇另一路徑?> 如果一:輸入”Y”之后,系統自動化選擇另一圖元為主程式面,回車后選取的圖元為副程式面,其副程式面的Z軸坐標為零. 如果二: 直接回車后選取的圖元為主程式面, 后選取的圖元為副程式面其副程式面的Z軸坐標為零. 註具體規則一:(板厚設定值可以設定為正數時,先選取的圖元主程式面在上, Z軸高度將 變為正數,后選取的圖元為副程式面在下, Z軸高度始終為零) 規則二:(板厚設定值可以設定為負數時, 先選取的圖元主程式面在下, Z軸高度將 變為負數,后選取的圖元為副程式面在上, Z軸高度始終為零) ★ .WPCAM入子加工種類(2002.6.21) WPCAM入子加工種類 類 別 一 二 三 四 1. 割修內孔 切割順序 2. 割修外形 1. 粗割外形 1. 粗割外形 1. 粗割外形 2. 修內孔 2. 割修內孔 2. 粗割內孔 3. 外形切斷 3. 修外形 3. 修外形 4. 外形切斷 4. 修內孔 5. 切斷 割修程式方式 邊割邊修 邊割邊修 全割完再修 1.入子外形 全割完再修 1. 無線頭加工 1. 一般標 1.入子外形 線宣孔標簽 2. 無線頭加工 作 1. 選內孔 法 2. 選外形 1. 選外形 2. 選內孔 1. 選外形 2. 選內孔 1. 選外形 (用無線頭加工) 2. 選內孔 3. 選切斷部分(用外形切斷不能修刀) 適用笵圍 1. 單個入子 2. 多個入子 1. 單個入子 1. 單個入子 1. 單個入子 2. 多個入子 2. 多個入子 2. 多個入子 ★ .增加[無線頭加工]種類{2002.6.24} 線割孔加工種類增加[NO_BURR]英文表示為無線頭加工 無線頭加工的特性:對任何異形複雜化的圖元都可以采用弧進弧出之功能,並且切斷 后的部分任然可以正反修刀加工 用無線頭加工的標簽選取圖元之前,需要先設定整體條件下的參數后,再選取圖元: 命令行提示: [無線頭切割]請輸入弧進弧出之半徑值<0.2>: 給定參數或者默認后回車 命令行繼續提示:指定脫離點/或按回車讀取設定值<指定脫離點> 如果一: 指定脫離點后, 讀取整體條件下的脫離參數設定值,系統自動將圖元分 成兩份,指定脫離點時可以在圖元上的任意一點選取 如果二: 按回車后,讀取整體條件下的上下限,脫離的參數設定值,系統自動將圖 元分成兩斷 ★. ★. 新增加設計功能: ★. 新增加小線段自動串接功能: 請將AUXTOOLS.ARX檔案放于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功能說明: 許多由3D圖檔(如Pro_E圖檔) 轉換成的2D圖檔,其直線和圓弧均由無數小線段組成. 該功能可將這無數小線段轉換成直線和圓弧,並串接成複線. 操作說明: 該功能的快速鍵為SP,當您輸入SP,命令提示行將出現下列提示: S:設定 / <請選擇要轉換的圖元>: 當您輸入S(設定),將出現下面的對話框: 欄位說明: [線段轉化最小長度]:轉化成圓弧的線段最小長度.若線段長度小于該長度值,系統會將若線段長 度小于該長度值,數段小線段累加,當累加值大于該長度值,系統將這數段 小線段轉化成一段小線段后, 再轉化成圓弧. [線段轉化臨界長度]: 轉化成圓弧的線段最大長度. 若線段長度大于該長度值,系統不會 將該線段轉化成圓弧,仍為直線段. [ 臨界斜度變化 ]:轉化成同一圓弧的首尾線段之間的相對斜度最大值. 若線段之間的相對 斜度大于該設定值, 線段轉化成圓弧時,圓弧將會在此處產生拐角. 轉化條件參數設定OK后,您可選擇需轉換之圖元. ★.換層功能增強 請將AUXTOOLS.ARX檔案放于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CLL為換層功能之快速鍵,輸入指令CLL,命令提示行將出現下列提示: S:設定 / <請選擇圖元>: 輸入副指令S,則出現下列對話框: 欄位說明: [尺寸層] 設定所選圖元之尺寸將換至的圖層. [文字層] 設定所選圖元之文字將換至的圖層. 例如,若將下列圖元換至DIE,則所選圖元之尺寸將換至DIE_OM,所選圖元之文字將換至DIE_WM. ★. 新增連續拷貝功能 請將Auxtools.arx文件拷貝至PressCAD\\Program目錄下;其全命令為XCOPY〃 ★.模具總設定內浮升梢 等高套筒長度自動計算 請將Plate8.arx Plate2.arx文件拷貝至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改善單斷面展開功能 請將Bend1.arx文件拷貝至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改善拆零件圖功能 請將Part.arx文件拷貝至PressCAD\\Program目錄下;主要針對英制螺絲〃 ★.新增加圖組置換功能: 請將CCPC3.ARX檔案放于PRESSCAD\\PROGRAM\\目錄下. RB為的圖組置換快捷鍵 操作方法:在命令行輸入”RB”后,命令行提示:請選擇圖組: 情況一:如果該圖形中無圖組存在或者圖組在插入時已經炸開,則執行”RB”後 選擇其它圖形時無效,(即”RB”指令只對未炸開的圖組有效) 情況二:點選中一個圖組后,命令行繼續提示: 請選擇置換圖形: 選擇一個需要的圖形,則圖組被置換成所需要的圖形 新增加銑床功能: ★.{ 2002/1/28}島嶼加工 請將ISLAND〃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1)對於不規則的圖元可以產生路徑; 例如: ★.袋型加工 請將POCK1〃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1)對於不規則的圖元可以產生路徑; 例如: ★.路徑串接 多個路徑產生時,可串接成一個路徑,無需多次抬刀,提高工作效率 請將EDIT_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加工注解代號 [ 加工注解代號 ]當加工路徑做好后,用注解代號輸出即可,便於檢查;(如:漏做的情況) 將NC2〃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 顯示圓孔序號 ]當加工路徑做好后,顯示圓孔序號; 將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單擊菜單欄中的“顯示圓孔序號”,命令行提示:A顯示孔序及串接線 B顯示孔序C顯示串接線 [ 顯示銑削序號 ]銑削加工路徑做好后,顯示銑削序號; 將PCAM1〃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單擊菜單欄中的“顯示銑削序號”請選擇即可; [ 取消加工序號 ]當“顯示圓孔序號”及“顯示銑削序號”或“模擬”時,→單擊菜單欄中的“取削加工序號”即可; 將PCAM1〃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換刀號 [ 換轉速 ]該功能可在注解輸出標簽中,調整轉速,彈出對話框,輸入轉速; 將EDIT_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 換進給 ]在注解輸出標簽中,調整進給,彈出對話框,輸入進給; 將EDIT_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路徑排序 針對銑削路徑排序,如:依刀具的大小,刀具的粗精及依編號排序; →單擊菜單欄中的“路徑排序”,選取需要排序的路徑,即可; 將EDIT_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 {2002/2/8}PressCAM增加換加工深度功能 將edit_nc.arx文件放至PressCAD2000\\PROGRAM目錄下即可; 該功能可在注解輸出標簽中,調整加工深度,彈出對話框,輸入加工深度; ★ 在袋形加工時,快速下刀的計算,(如設快速下刀至R值為2.0, 銑削深度為30.0, 分3次加工) 那么在第一次進刀:G00 Z.2.0 在第二次進刀:G00 Z=10-2=8 在第三次進刀:G00 Z=20-2=18 ★ 在圓孔導角時,(如設:刀子直徑10, 快速下刀至R值為1.5, 刀長補正值為4, 導角值為 R值=-(10/2)+1.5+4 =0.5 Z值=-(10/2)-2+4=-3 註:無刀長補正值時值為0 ★ 在使用攻牙刀時,有牙矩的產生. 如:M8 P1.25 ★ 快鑽可設定在中心鑽之前 ★ 在同一程式中,有鉸孔和搪孔時, 搪孔可設定在鉸孔之前 ★ 在同一程式中, 可產生多把不同銑刀 ★ 在循邊,袋形,島與加工時, 有一指定下刀點,當你不執行時,它會自動產生在适當位置.不會從(0,0)點開始,有一路經產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