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星星旅游
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新世纪对班级如何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中学班级德育教育的现状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当前中学班级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其特点,提出班级实施德育工作的科学的运作建议,推动班级德育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系统有序的进行。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从理论维度、设计维度、操作维度分别编制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并与班主任老师、政治老师、团委干部和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

为了确保调查的可靠性,我在问卷中均设计了几道同质相关题,即反映同一问题的相关程度较高的题目,并计算出肯德尔相关系数(一致性程度),经检查,去除P<0.05的问卷,其中,发放问卷817张,回收有效问卷768张,占94%。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以及与有关人员的座谈,得出当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一)、从理论维度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底蕴有待增强。 表(1)学生认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理论水平

班主任德育工作理论水平:无;一般;丰富。 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6,9% ;55,3%; 37,8% 表(2)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德育岗位培训情况

参加岗位培训:不知道此项活动;没有参加;参加1—2次。 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95%; 95%; 5%

班级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理论要求比较高,它关系到人才思想品德素质的问题。从学生对班级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来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令人担忧,学生认为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在一般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62.2%。从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岗位培训来看,几乎是零。从班主任老师的座谈会情况来看,班主任阅读德育理论专著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的,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大多是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中升学的压力无疑是影响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理论素养的主要因素之一。

初中升学的压力,使广大班主任老师致力于学科成绩的提高,以至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德育理论。

2、班主任老师大多认为德育评估远没有智育量化来得明显,抓德育很难有实效。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的自主性比较强,也不具有智育一样的外现性,特别是它没有抓智育那样容易出实效,因此,班主任老师抓德育的积极性不高。

3、上级主管部门对德育工作的培训和评估不力,表面化、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

上级主管部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如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主管部门组织得就比较少,对德育工作的评估也不力,表面化、形式化倾向严重,为了应付德育评估,班主任老师戏称之为劳命的文字游戏。

(二)、从设计维度看,班主任德育工作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表(3):班主任德育工作设计角度

经常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活动化;生活化;情景化。 能、否;能、否;能、否;能、否;能、否。

80。9%、19.1%;79.5% 、20.5%;65。5%、34.5%;。2% 、35.8%;55。9% 、44。1% 表(4):班主任德育活动的设计

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教师设计学生操作.

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43.4% ;32.4% ;24.2%

从表(3)(4)可见,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基本能做到经常化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在如何把德育工作活动化、生活化、情景化方面就欠佳了,说明班主任老师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简单化倾向比较严重.

班主任在设计德育教育活动时,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强。放任式和灌输式仍然比较严重.

表(5)班主任开展德育采用的教育方法

心理疏导;批评教育;情感沟通;锻炼。 27% ;42。8% ;26%; 4。2% 表(6)班主任开展德育采用的教育形式 说教;谈话;活动。 44.8% ;41。3% ;13.9%

表(7)班主任对犯错误的学生采用的教育手段 谩骂式;放任式;开展教育活动式;谈话式. 15% ;3% ;13.6%; 68。4%

表(5)(6)(7)可见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仍以批评教育为主,而忽视心理疏导、情感沟通,更忽视了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实践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手段仍然很陈旧,大多以谈话式为主,尽管教育的针对性比较强,但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教育缺乏借鉴意义,正由于教育的活动开展比较少,教育的普遍价值性不高。

造成以上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1、班主任德育工作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

2、班主任老师常常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升为德育问题,或者把品德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

3、班主任教育的功利性比较强,普遍认为通过几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缺乏对教育的深层次的思考.

4、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强,对时代特点、学生的心

理特点把握得不够。

5、班主任常常把班级常规管理等同于德育工作,由于死抓了班级常规,班级面貌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个性、品德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三)从操作维度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观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8)班级德育计划的制定

学生不知道;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师自己制定。 33%;43%;24%

表(9)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38%;50。1%;11。9%

表(10)学生能说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使自己满意的事 不知道;1-2件;5件以上。 17。1%;44。5%;37.8%

表(8)(9)(10),说明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计划性不够强,教师的主观色彩较强,开展的教育活动大多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因此,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学生满意的程度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观念陈旧,以为德育工作就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的事,不注意调动学生、家庭、社会的力量来实施德育。

2、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敏锐性和前瞻性。往往

是待到出现了问题再开展教育活动。

3、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吸引力,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思想震动,起到永久性的教育效果。

4、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存在以学习成绩为价值取向的偏见,往往忽视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 四、思考与建议

1、解除镣铐,提高德育教育活力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育、教学评估中过分强化了智育的评估,给中学教师套上了无形的枷锁,调查显示,由于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中考评估,学校相应的对班级制定了一些列的评估措施,教师的精力也只能集中在智育的评估上,在优秀的教师也很难跳出美丽的舞蹈。其实,从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关键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学生的品德,而不仅仅是量化的分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果真正给教师解锁了,那德育教育的活力将是无限的,教育的整个面貌也将是一个崭新的春天。

2、转变观念,增强德育教育意识

观念的转变决定了一切,转变观念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进行培训、德育工作交流,也可以请专家作讲座;学校也可以自己组织交流活动,可以走出去请进来,等等。通过座谈,我们感到在德育工作观念方面,要注意这样几个转变:

德育就是政治教育的观念。我们不能把德育与政治教育划等号.我们感到德育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道德品德为本.特别是要

立足于一个中学生的要求去培养,不能以一个成人的政治标准去衡量要求一个中学生。

德育与心理教育相脱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班主任老师已经注意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仍有一部分老师把德育与心理教育相割裂,特别是把一般的心理问题上升到德育问题来解决,造成德育教育的误差,结果是事倍功半。

德育单一是班主任的职责。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当然是以班主任为主。但我们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没有能充分发挥课任老师、家长、社区的作用,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创新,改变德育教育方法

创新是德育工作的出路.我们在调查时发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设计思路、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仍然十分陈旧,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根本不愿接受.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思路的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很广阔的,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更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生活中感受,在锻炼中成长。

手段的创新.谈话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但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它教育手段,开辟其它教育途径,挖掘其它教育资源。如利用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开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从接受教育中出来,走自主教育之路,走自悟教育之路.

评价的创新。德育教育评价,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相结合。学校要制定出一整套的科学评价,上级主管部门也应制定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起好积极的导向作用.

4、加强研究,提高德育教育实效

沉重的教师负担,会导致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心的降低,体质的下降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切实引导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真正做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标,从而把教师真正出来,成为学校的主人,从而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通过研究,它可以让老师进一步掌握德育教育规律,了解教育发展趋势,提高教师的责任感;通过研究,它可以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德育的积极性;通过研究,它可以让教师更进一步与专家、学者或专著直接交流,形成对德育教育的自觉意识。

沁源中学政教处 2007年12月2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