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

来源:星星旅游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

C.能进行反射活动

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4、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⑤

5、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①②③

D.①④②

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8、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9、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0、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状况,请你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盖盖玻片不当 B.未将标本展平 C.未使用高倍镜观察

D.光线太暗

11、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示意图,其中1—5代表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6—9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6

1 A.7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连主动脉血管1 B.4、5静脉与右心房8相连 C.与6相连接的血管3是肺动脉 D.9与2肺静脉相连

12、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4、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1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

17、比较大熊猫与竹子的生物体结构层次,大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 ) A.大鱼→小鱼→虾 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 C.虾→小鱼→大鱼

D.水藻→虾→小鱼→大鱼

19、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

的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20、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用皮肤呼吸

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21、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22、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 蛋白质 ⑦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⑦

23、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 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 24、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5、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

2 / 6

_______________。

3、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_环境。

4、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

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种子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并且渡过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2、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③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____乙图中A_______

(2)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填代号),与⑦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

(3)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填乙图中字母)。

(4)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__________。

(5)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________(填代号)两个腔。血管中① _______和_____静脉中流的也是动脉血。

(6)实施手术前,为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输血的准备。经验血,某患病儿童的血型为AB型,输血时该儿童应优先接受_______型的血液。

(7)某个小朋友的小肠得了急性炎症,血液中________的数量会急骤增加

3、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餐厅。同学们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同学们由明亮的室外进入相对较暗的餐厅,瞳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以

3 / 6

便进入更多的光线。

(2)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____的折射,在[ ]____上成像,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了视觉。

(3)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听觉。

(4)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3)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 (5)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2、如图示验证种子呼吸作用的试验装置,请回答:

(1)图A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瓶中的种子为_____________(干燥或萌发)的种子.注入清水后,种子产生的_____________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所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图B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在甲乙两个瓶子中分别装的是萌发的种子还是干燥的种子?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种子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释放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二是干燥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的是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的“放生热”便是最好的体现.

资料一:2014年10月12日,上百名长沙市民掏钱买鱼、龟,来到湘江边放生,当天至少放生了三货车共上万条鱼.

资料二:放生的龟当中大多是草龟,属半水栖动物.因此,最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是山溪,而不是湘江.

资料三: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小彭带着从菜市场买来的黑眉锦蛇,将它们从长沙带到郴州的莽山进行放生,这里植被茂盛,地域相对辽阔,人烟稀少,还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黑眉锦蛇、乌梢蛇在当地均有分布.

(1)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盲目放生不仅没有益处,反而由于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的数量急剧增加,会破坏________,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4 / 6

(2)一些市民将外来物种(如巴西龟)放生到环境中去,将会造成它们与某些本地物种争夺食物,形成________关系.

(3)资料二、三体现了怎样的生物学规律________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B.环境必须适应生物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4)根据资料三可知,关于放生蛇类,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________(写一点即可).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A 4、C 5、B 6、D 7、D 8、A 9、A 10、B 11、B 12、C 13、A 14、B 15、D 16、B 17、D 18、D 19、A 20、C 21、B 22、B 23、D 24、A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有机物 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2、二氧化碳

3、适应 改变(或影响) 4、消化道 消化腺 5、休眠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2、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 肌肉 ⑤ 肺动脉B 左房室瓣或房室瓣 ③⑤ 主动脉 肺 AB 白细胞 3、变大 4晶状体 7视网膜 8鼓膜 10耳蜗 大脑皮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3 丙 温度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胚

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萌发 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需要氧 萌发的种子 干燥的种子 氧气 二氧化碳 萌发的种子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 竞争 A 注意将它们放生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去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