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3期 2011年9月 ・ANHUI ELECTRIC P0WER 茇瓠电=II 51 技术探讨・ 马钢CCPP机组三菱发电机定子更换方案的优化 Optimization of CCPP Unit Mitsubishi Electronic Stator in Magang Area 王成舟 (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针对马钢新区CCPP机组日本三菱发电机更换重量为143 t而厂房行车额定起重量75 t的情况,采用厂房结构设 计加固以及行车梁结构力学分析计算、吊装结构应力试验等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该机组发电机定子的吊装及现场更换‘问 题,表明了该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题:发电机;定子更换;应变;重物移运器;方案优化 Abstract:Aim at the condition that the Japan—made Mitsubishi generator weighs 143 t,while the rated weight of the plant is 75 T, with following three main methods such as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main building structure,mechan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crane beam,and stress analysis of lifting stuctrure,this paper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generator;replace stator;emergency—deaIing;small tank;scheme optimization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新 1.2中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解决方案 (1)直接在行车(厂房行车额定起重量75 t) 区5 Mt钢工程安装1台全燃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 混合气的153.3 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简称CCPP),CCPP机组包括1台燃气轮机GT、1 上进行起吊装置的安装,在行车主梁上布置槽钢 作为重物移运器的轨道,在槽钢上布置8个60 t 重物移运器,重物移运器上布置两根悬吊梁,位置 如图1所示。 台煤气压缩机GC、1台蒸汽轮机ST、1台发电机 GEN和1台余热锅炉HRSG以及辅助设备、相关 仪表和控制系统。2009年在例行对日本三菱电气 公司发电机进行检修时发现发电机定子的铁心穿 杠螺栓断裂,经多次交谈,决定在2010年夏季对重 143 t的发电机定子进行现场更换。 (2)将主梁用 l 10 mmx2 m钢丝绳圈悬挂 在悬吊梁下方,再在主梁上固定重物移运器的槽 钢,布置4个120 t重物移运器,重物移运器上布 置支承梁,支撑梁上放置液压提升装置。 (3)组合完毕后进行调试,运行正常后进行试 吊,利用液压提升装置将143 t砝码提起,然后拉 动主梁上的重物移运器,使砝码处于主梁中间位 置,监测应力测点的变化,试吊合格后,进行发电 1中日方案比较 1.1日方提供的方案 将发电机定子顶起,在9 m平台上敷设轨道, 机定子的正式吊装。其吊装结构见图1。 水平牵引到厂房外侧,用4根支撑柱支撑,然后将 其降落到运输车辆上,运出厂房。此方案工作量较 大,并且工期较长,主要工作要拆除平台上燃气轮 机GT、煤气压缩机GC、变速箱、厂房部分结构,在 燃气轮机GT、煤气压缩机GC、变速箱的基础上进 2中方方案可行性研究 为了确保此方案可行,中方进行了对CCPP厂 房结构的研究、CCPP厂房结构力学试验分析以及 75 t行车梁结构力学分析及试验、吊装结构分析计 算、行车轨道承重轮压分析等工作。 2.1 CCPP厂房结构研究 行道木找平,敷设轨道,在厂房外部做支撑柱基 础,其工期需要60天时间,并且成本很高,概算估 计需要费用人民币500万元。 (1)厂房结构说明及验算:马钢CCPP厂房是 52 .友瓠电知 第2208卷第3期 11年9月 典型排柱行车梁钢结构,共有7跨,各跨间距不等, 有两跨最大跨距为1 1 in。依据边界验算条件吊车 改装后及吊装过程中的吊车参数如下。 最大轮压: 341.2 kN 吊车总重: 64.7 t 小车{吊具}重量:18 t 起重量: 143 t 大车轮距:a=l 700 mm b=2 400 mm (2)委托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冶公司)结构工程师对厂房结构进行验算和 分析。 (3)计算结果:因设备检修载荷超过设计载荷, 经过核算,边跨厂房柱需要加固,并对A—B跨进行 剪刀支撑加固;见图8。 2.2吊装结构力学分析 2.2.1主梁校核(自重不计) (1)主梁总长L=IO.4 in,计算长度10 nl,主梁 截面尺寸为HzxB2=1 100 mmx560 mm,腹板厚Bl= 14 mm,翼缘板厚日 =25 mm,2组,材料Q345B。受 力为:定子重143 t,4个重物移运器自重、2台200 t液压提升装置重量、吊具等重约5 t,总重148 t; 当吊起定子后,重物移运器将定子拉至主梁中间 位置时主梁受弯矩最大受力,如图2。 Q 重物 图1吊装结构图 37 t 37tx3.5m:129.5t.m 37t 图2主粱受力图 (2)主梁中截面的惯性矩为: ‘,=(1/12)BH +4 =(1/12xB】xH2+l/12xB2×日1+ H1xB2 ̄a2)x2 =[1/12x1.4x(1 10—2.5x2) +l/12x56x2.5。+56x2. 5x53.75 3x2 :1 079 195.84 cm4 抗弯截面系数为: W:I/Y:1 079 195.84/55:19 621.745 cm3 自重弯矩(中点): M,=GL/8=5.05x 1 0.4/8x 1@=656 500 kg・am 外力弯矩: Me=129.5 t‘m=12 950 000 kg‘am 正应力: =(Ml+M 卿= 656 500+12 950 000 /19 621. 745=693.44 kg/cmZ=70.76 MPa<[o-] 其中B:梁截面宽度及腹板厚单位:mm :梁截面高度及翼缘板厚单位:mm A:翼缘板截面面积 =H,xB2单位:mm 口:截面轴向中心距a=l 100/2—25/2=537.5mm y:截面几何中心距Y=I 100/2=550mm G:吊具和钢丝绳重量G=5 000+50=5 050kg :主梁总长 单位:mm 经过计算和分析,中间截面所受弯矩最大时 的正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所以中截面的尺寸满 足受力要求。 (3)在定子起吊位置,主梁受剪力最大。受力 如图3,则剪应力r=Q/A : 60x1.4x2x10-4 :33.45 MP <[T] 其中:p:最大剪力单位:t A:梁最小剪截面面积单位:mm 主梁校核结果满足要求。 2.2.2行车大梁校核 (1)悬吊梁、支撑梁经校核满足要求后,对行 l 车大粱进行校核。 王成舟:马钢ccPP机组三菱发电机定子更换方案的优化 53 间时,此时行车大梁受弯矩最大,则其受力如图6。 (2)汽机房行车跨度22.5 m,根据新乡起重 行车截面系数计算得W=33 740 cm ,则 588.8x l O00x9.8 设备厂提供的资料,行车大梁中间截面尺寸和端面 尺寸量得如图4。 57.35t 20.35t …I l I l I l 1 l I f f I I I I If【f I I II f I f I l I I 16.65t 图3主梁受力图(单位:mm) 图4行车大梁尺寸图(单位:nqm) (3)当定子从基础上提升时,此时受力点距离 行车一端最近,行车梁受剪力最大,端面校核剪 力。行车受力为:定子重143 t,自制整个吊装系统 总重约17 t,共重160 t,行车小车自重24 t,小车重 心距大跑轨道中心线假定为1 m,此时行车受力如 图5(偏保守考虑)。 114.5t … 单位:mill 图5行车受力图 (4)因为行车为双梁,所以每侧行车梁端面所 受剪力为138.5/2=69.25 t。剪应力tr=p/A 69.25x】O00x9.8 , ・2 MPa<【 J 当定子吊起后移至主梁中间并且到达行车中 一 2x33 740x10-6 =88.5 MPa<[T] — J24t - 80t I 80t [II皿588.8Ⅲtm 2・n 图6行车大梁受弯矩最大受力图 (5)行车大梁校核满足要求。 2.2.3轮压估算(厂家提供数据后再重新计算) 由计算图可知,在定子吊起未移动时行车一 侧所受压力最大,为138.5 t,行车主梁自重约22 t 另加端粱等考虑30 t。则每只车轮最大承载为: (138.5+22+2)÷4=37.375=366.275 kN 定子到达行车中点时,行车每端车轮承载为: (94.4+22+2)+4=26.35 t=258.23 kN<行车设 计轮压273.26 kN 轮压满足行车行走条件。 2.2.4钢丝绳圈安全性校核 定子起吊千斤绳:qb47 mmxl6 m钢丝绳单头 破断拉力为117.5 t。 定子吊起时,8个头受力,钢丝绳圈安全系数 为: 1 17.5x8/143=6.57倍。 钢丝绳圈安全性校核满足要求。 2.3、结构试验 为了保证结构加固后的结构可靠性,委托合 肥工业大学结构力学试验室对边跨厂房立柱加固 A—B跨和行车梁进行应力应变试验。 2.3.1模拟荷载试验方案 (1)边跨厂房立柱加固完成后,将75 t行车 运行至边跨为11 II1的轨道梁处,利用75 t行车在 检修孔位置分别吊重40 t、60 t、80 t和90 t的配 重,在每种吊重下,运行行车至11 m轨道中部及 运行吊重小车至行车梁中部,分别采集各测点的 应变。 友瓠电 (2)根据4O t、60 t、80 t和90 t载荷试验数 据,推算吊重120 t、142 t时厂房梁柱和行车梁应 第2208卷第3期 11年9月 置分别布置单向应变计(R45、R53、R49、R57、R61、 R65);在1号H型立柱的上端、下端及中部加固节 点位置的两侧分别布置单向应变计(R66、R67、 R68、R69、R70、R71)。在立柱上共30个测点,如图 8所示。 后视 力水平,结合中冶公司提供的《马钢CCPP厂房初 始应力计算书》数据,评价加固方案的可靠性。 (3)对75 t行车组合自制吊装梁系统施工 后,吊重120 t、142 t,模拟定子吊装真实情况,并 对结构危险点进行实时应力监控和报警,最终对 定子吊装方案涉及的上述厂房结构和行车大梁的 可靠性进行评价。 2.3.2测点布片方案 2.3.2.1行车梁 I一 4 0rx1 I 1 726 ‘’ 根据马钢CCPP机组定子更换实际吊装工况, 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分别在两跨行车梁的下翼缘 的中部布置单向应变计(R1、R2),在悬吊梁起吊位 置的两侧分别布置三向应变花(R3一R5、R6一R8、 R9一R1 1、R12一R14);在两跨行车梁的一侧腹板中 部分别布置三向应变花(R15一R17、R18一R20)。在 行车梁上共20个测点,如图7所示。 I I鳓语 I I I I I I l l l l l R6 :: " ̄R67 R42 一 叶R4 R50—52(内)( 内) R68. ●R69 R46-48邕 .贸51 \ \ ± 45 ・fR -IR∈ \ / 70 R54—56 R58—60 (内) (内 71 R61—64 !R65 b ̄R15—17(R1 }一20) 一 行车丰粱 800 re-(R2) 图8立柱图(单位:mm) !‘R3-5(R6—8) 本次试验监测共布置71个测点,另制作8只 温度补偿片,并做好应变计保护,已便于完成两次 模拟荷载试验检测和监控。考虑现场试验环境,配 图7行车梁测点布置(单位:mm) 用80根(每根50 m)屏蔽线缆。 2.3.2.2行车轨道梁 在厂房检修孔的ll m边跨段轨道粱的内侧, 分别在两端的下翼缘上表面布置 向应变花 3试验结果 对行车起吊145 t载荷时定子吊装结构各部 分的安全性分析结果如下。 3.1行车大梁 下缘预测最大应力1 17 MPa(不计行车自重影 响),行走轮端中心轴处预测最大应力71 MPa;考 虑到实际起吊时对行车进行改装,吊点载荷分散, (R21一R23、R39一R41),在中部下翼缘上表面布置 单向应变计(R31);分别在起吊时行车滚轮的一边 位置的下翼缘上表面布置三向应变花(R27一R29、 R32一R34),在另一边布置单向应变计(R30、R35), 在腹班板中部分别布置三向应变花(R24一R26、 R36一R38)。在轨道梁上共21个测点。 2.3.2.3立柱 大梁下缘最大应力较预测值降低,满足安全要求。 3.2厂房行车轨道梁 在厂房检修孔的11 m边跨段的2号H型立 柱的上端、下端及中部加固节点位置、在外立柱一 侧表面靠前位置和内立柱一侧表面靠后位置分别 布置三向应变花(R42一R45、R46一R48、R50一R52、 R54-R56、R58一R60、R62一R64),在另一侧对应位 下缘预测最大应力120 MPa,中性轴处预测最 大应力77 MPa,满足Q 345钢强度要求。 3.3厂房立柱 预测最大应力34 MPa,结合中冶公司给出的 l鸶 王成舟:马钢ccPP机组三菱发电机定子更换方案的优化 6结语 55 厂房其它载荷在立柱上产生的应力,预测最大应力 为34+295 ̄0.27=1 14 MPa,满足Q 345钢强度要求。 4结果比对 一 通过详细力学分析、计算并进行试验,最终采 用中方方案。行车改造后最终用145 t载荷进行试 验,完全满足吊装要求,两种方案工期和费用的对 比见表1。 表1方案对比表 马钢新区CCPP机组三菱电机定子更换优化 方法提供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新经验,具有较好的 有效性和可行性,可在工程建设和检修项目中参 考采用。 (收稿日期:2011-04—23;修回日期:2011-07—14) 参考文献: 【1]吴建生.工程力学【M】.机械T业出版社,2003. 【2】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GB 500l7——2o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4]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编.材料力学【M1.高等教育出版社. 【5】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应用情况 (1)中方方案已于2010年5月25日在马钢 [6】DL 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 机组篇)【S]. 【7]电DL5009.1—200.2.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 篇)[s]. 热电总厂二分厂进行吊装应用,结果表明,中方方 案安全可行、可靠,技术应用效果很好;发电机定 子进行现场更换,大大缩短工期、节约费用,受到 马钢热电厂高度评价,日方工程技术人员肯定了 我方技术方案。 【8]中冶华天工程技术公司设计设图纸及计算报告[R1 _【9】合肥T业大学测试报告[R】. (2)目前该项目已获得2010年度中国电力建 设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且该方案被编人了电力建 设标准工法《单行车吊装平台发电机定子吊装施 工工法》。 作者简介: 王成舟(1962一),男,本科,工程师,从事电站检修T作。 +“--4--”+“-+-”+。+ +”+ + 十。+ +”+。+”+”+ +”+”+。+”+“+。+。+ +“+ +”+”+。+“、 3J- 。十 : + + : : 努力 .+一+一+一+一+ 越追求卓越 + + + +。+ +。+.+ + +.+ + + + + + +。+。+.+ + +..+ + ÷t ’ + + k一+开创安徽电网新局面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