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设计素描教学中抽象思维训练的思考

来源:星星旅游


关于设计素描教学中抽象思维训练的思考

作者:刘玥

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一、设计素描是为设计而进行的素描

如果我们在艺术设计学科的素描教学中,还继续沿用绘画学科的素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们将会发现素描与设计之间会存在着一个难以衔接的鸿沟,即把训练学生具象绘画能力作为目标的绘画基础教学与要求学生对“抽象形态”有较深刻认识的专业设计教学之间的鸿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设计素描并不是针对绘画而言的,而是针对艺术设计而言的,是为设计服务的。设计艺术通常是指在实用和消费领域中,按照审美的规律来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学科。设计不只是对旧有形态、功能、价值等方面的不足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最佳办法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创造性过程。纵观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能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具有创造性价值的作品。可见创造性是艺术设计的本质,这也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并将它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的设计素描,把培养学生们理性地分析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培养适应现代设计的审美眼光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思想。为设计的本质服务而非是为绘制效果图奠定基础。

二、抽象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向设计思维的转变

如何能让设计素描为设计的本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不只是停留在绘制效果图上,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

我们在多年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中发现,加入训练“抽象”造型能力的教学内容,对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抽象”和“抽象思维”的训练,有助于他们向设计的转变。在提倡创新思维、大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今天,人们往往会更关注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及如何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去增强我们思维的创造力的训练。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相对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活跃的思维形式,更需要稳定的抽象思维,它需要以稳定的理论为基础,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再求创新。抽象思维恰恰可以运用它特有的逻辑性、秩序性将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信息进行重新梳理和升华,它能保证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抽象思维在专业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很多设计理念、设计火花都是通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碰撞产生的。如果没有抽象的归纳和概括,我们设计的形象也就很难准确地传达其设计的理念和文化内涵,更不会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设计素描中的抽象思维及抽象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价值的,它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它已成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创意手段。它将有助于设计意识、设计理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摆脱传统素描观及其思维训练的束缚。

三、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现力的训练方式

抽象性思维的训练并不是天马行空,毫无方法可循的。我们试图从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具象”中找到突破口,引导学生先从“具象”开始,逐步掌握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具象”中发现“抽象”的规律,从具象的客观再现到抽象形态的创造,以此作为我们抽象思维训练的一个母题,随之衍生出许多子课题来使母题得以实现。我们是从以下几个子课题来实践的。

课题一:点线面的观察方式

我们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摒弃已往具象的观察方法,试图先从点线面的构成符号的方式去观察和组织画面。其实点线面的抽象符号存在于任何形态中,并在画面中扮演着不同的表达角色。点作为自然形态中的最简化符号,它既是形态特征的表示,也是抽象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们可以运用点的疏密、大小、流动与走向有意识地组织画面,这时的画面已具有了设计者的主观创造、审美取向和生活体验而脱离了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模仿。线作为绘画与设计的造型要素,不但表示对象的轮廓和空间关系,也表示情感因素的丰富变化。线的表现力是非常独特的,如康定斯基所说:“自然中也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线的构造。重要的是观察独立于世界中的种种自然物是如何使用基本要素的,它是怎样组合构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的。”他向我们揭示线可以给我们带来方向、动静、力度、聚散、扩散之感,而且线也具有很强的自身感情。例如:细线给人一种敏感、速度、锋利的感觉,而粗线则给人一种力量、坚实的感觉,直线给人一种刚直男性之感,曲线给人一种柔美女性之美。线与线之间的相互组合与构成也会给我们带来较强的视觉张力、旋律和节奏感,使画面具有丰富的抽象语言和情感意味。面,它包括黑、白、灰不同层次的面和大小不同的面在画面空间中的有机组合,可以使无序的形态通过有规律的安排,形成布局精致、层次变化丰富、对比和谐的形式美感。所以,建立对面的整体观念和构成意识,能帮助我们在抽象形式语言中进行设计表现、艺术创意,探索富有抽象含义的本质语言。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的主动性、表现欲得到极大的促进。

课题二:画面的构成原理

阿恩海姆曾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②这里的“整体结构式样”其实指画面的构成关系。只有通过对结构式样的分析,才能使我们借助自然物象中简化了的基本形态,对画面的构成原理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

了解画面结构自身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从中体会深藏在形式结构中的秩序和美感。它有助于同学们设计思维、设计创意的培养和建立。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中的平衡感、节奏感、明暗、对比、抽象空间形式结构美感。平衡在作品构成中由于量的比例协调而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对抽象形式的均衡和秩序的深入探索,有助于我们把握构成关系诸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

画面的节奏感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画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形象引人注目,同时形态的组合、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也会给人带来急促感、冲击感、平静感的视觉感受。

我们对画面进行抽象空间的处理,这里的空间所指的已不是传统绘画的三维空间,而是平面的空间,画面本身的层次空间。在画面中,从对形的组织安排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平面构成空间的布局关系。这种布局包括形式的大小、方向、开合、聚散等因素在画面的形成状态。无论采取何种表现方法,都旨在借助它来表达特殊的表现效果。在设计创意中,空间的想象能力与构成安排能力以及整体调控能力、灵活把握能力都是最为重要的。

课题三:简化与抽离的结构程序

将自然形态进行概括与简化,是将抽离出的最能表述自己愿望的非自然形,按结构秩序进行组织与安排的过程。正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牛的变异过程》所示。我们用最后一幅画同第一幅写实的写生作品进行比较,它的过程就是一种简化和抽离的过程,虽然在最后一幅画中只有区区几条线,却包含着作为公牛的所有特征。

简化是将自然物象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多样的视觉形式,归纳为单纯、简洁的秩序构

成,把需要表现的特征与因素通过明确肯定的表述方式传达出来的过程。简化与抽象是把有形式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抽象出来或提取出来的选择过程。通过这种选择过程,抽象表现的视觉新样式从复杂的自然形态中脱颖而出,在对自然形态进行重组、编辑及抽象表达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作者本身的主观创造,使学生摆脱了传统素描观念及其思维训练的模式,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这些课题之间是递进展开的,由具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由客观描摹逐渐过渡到主观表现,由自然形态逐渐过渡到设计形态,是同学们通过理性的抽象思维课题的训练向个性化和具有设计思维转变的过程。

结语

设计素描课程中的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现能力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创造的主动性及表现性的提高。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训练,能够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设计意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抽象艺术语言的应用,有助于达到艺术设计语言上和精神上的纯粹性。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人感知到的只能是个别的事物,思维则是一般普遍性的东西,因此,为了进行思维,就必须从头脑中清除一切感性的、具体的材料。而‘抽象’恰恰就是行使这一功能。”③我们的设计素描抽象思维的训练就是要使同学们能从自然界中发现其中的秩序性,寻求它们内在的联系,研究所有形态的本质美。抽象思维是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抽象表达能力的训练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抽象思维及抽象表现能力的建立为学生向本专业过渡起到了桥梁作用,因此,设计素描的教学必须注重抽象思维的训练,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和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