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字词解释的方法 2.能准确翻译句子
【教学重点】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导入:(投影出示)
考试范围:古诗文考查教材中的文言诗文以及课外浅易的文言文。
考试内容: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而”、“以”、“于”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准确解释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且能结合自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评价。
2.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材:(投影出示)
《鸣机夜课图记》(2012年) 《书谢御史》(2013年) 《优孟哭马》(2014年“一模考试”) 3.课外文言文考题类型:(投影出示)
字词解释;翻译句子;整体把握(概括大意);结合实际,评价观点。 4.明确教学目标:(投影出示) 整理归纳字词解释的方法 能准确翻译句子 二、解释字词
1.明确总特点:取材于课外,知识在课内 2.要求学生看印发的练习。(见“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重点是学习其中的第2段。 要求:看选文两遍,
第一遍:结合注释,梳理文章大意 第二遍:研究方法,尽量弄懂不会的词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①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②上将,五十里而趣③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3.引导学生归纳解释词语的一般方法:(投影出示) 迁移法:
例1:去韩而归 《岳阳楼记》:去国怀乡 例2:士卒亡者过半矣 《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组词法:
例:素悍勇而轻齐 轻视,看轻(形容词作动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于 结构、读音、字形分析法:
例1: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向西行军
再如:束断书崩 名词,捆书的(木板)
1
例2:欲归遗(wèi)母 给 注释法或猜测法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趣同“趋”,疾走,追逐 利:有利 成语:一蹶不振。 蹶,倒下 引申:损失
检查方法:带入文中“验证”,是否合情合理。 4.虚词多义:(投影出示) 而
表并列关系。 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关系,表示动作的一前一后,有逻辑关系。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表修饰关系。 时时而间进 表转折关系。 出淤泥而不染 之
代词:代人:他、她、它(们) 公与之乘:代曹刿 代事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助词:的 小大之狱
动词:往、到 辍耕之垄上 取独(舒缓语气) 吾妻之美我者 宾语或定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语气词,调整音节 怅恨久之 其
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他、她、它(们);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他、她、它(们)的 代词:这,那
语气词,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 “难道”“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它的(千里马的) 欲穷其林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于
在 战于长勺 自、从 起于鲁 向 皆朝于齐
对,对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比 皆以美于徐公 被 受制于人 5.要求学生做一个巩固练习:(投影出示)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2
指名学生解释、翻译。 三、翻译句子
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是翻译句子的关键,但要想不扣分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
王之蔽甚矣 翻译:大王受蒙蔽很深了。 2.(语序)
韩告急于齐 翻译:韩向齐告急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翻译:在大门的旁边造了一个小门来迎接晏子. 3.补充成分,特殊句式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倒装句:何陋之有?
何以战? 弗之怠
甚矣,汝之不惠 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4. 语气要一致,词语解释要准确完整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翻译:(你)不去求取良药祛除你的病,反而认为我的颈子是细瘦呢? 以„„为
把„„当作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认为„„是
5.翻译句子要注意:(投影出示)
翻译要准确,语序要顺畅,内容要完整,语气要一致。省略的成分要补充,注意特殊句式和代词的翻译。 四、巩固练习:《中考学案》第195页(2013 天门卷) 提醒学生做题顺序:(投影出示)
画出表时间、地点、国名、朝代、官职、人名、物名等内容,不需要翻译。 初读文章了解大意,说一说,评一评
做题时,遇到难的词和句想方法,按照方法做题目。 验证环节不能少。 五、总结。(投影出示) 1.依据课本,夯实基础
注意积累常用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之其而以于”等重要虚词。 2.多读多背,培养语感 3.调动积累,培养迁移
课外文言文中见到重现的语言知识,要能联系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
遇到疑难词句,要能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把已知代入未知,根据上下文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以训练推断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中考学案》《中考指要》上的有关练习。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