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3、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4、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评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 A.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
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5、学者钱乘旦认为第-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完善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符合“越位”的典型事例有
A.奉行国家干预的 B.缩小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C.实践“伟大社会”纲领 D.建立欧洲共同体 6、 《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环保 C.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D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 /7、美国学者雷斯曾说:“构成近代裂的具有特征的部位,就是和犁铧结合在一起呈曲面状的铁锚犁壁,它是古代东亚所发明的。18世纪才从远东传入欧洲。”犁壁出现 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8.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C.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9、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10、(2015·江西临川一中等五校第二次联考·2)现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D.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11、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对田庄生活作了详细的记载:田庄的经营活动包括作物种植、蔬菜栽培、药材采集以及酿酒、纺织、农具制造等。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 ) A.满足社会的需要 B.满足田庄的需要 C.小农的家庭生产 D.官营手工业生产
12、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1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汉朝推行重农抑商 B.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4宋代广为流传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晚明时向“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转化。这反映出
A.八股取士受到质疑 B.传统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统治不断加强 D.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15明清时期,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出资购买尤墩布分给当地的居民缝制暑袜,计件 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暑袜店主具有早期资本家的性质 ②他的资本由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③暑袜店就是 集中的手工工场④暑袜店主进入了商品的生产领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空前强化
17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A.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被抛弃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18(2015·安徽省蚌埠市第二次质检·13)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 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 )
A.阻止了白银外流 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 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 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19、通称为十三洋行的公行是洋行的共同组织,承销一切外国进口货物,负责供应外商所需中国出口货物,以及担保、缴纳关税事宜,兼具照料和约束外商的责任。外商在的交涉或要通知外商,都由公行负责转达。贸易季节一过,外商必须离境。可见,“公行”实为 A.中外贸易中介 B.外商的关卡 C.与外商相互制约 D.清外事机构
20“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 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 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 C.工业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 22马克思主义认为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一场“农业”,这是因为圈地运动:①在农村中出现了手工工场 ②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引起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24《全球通史》中写到“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生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这样一个世界”是工业的结果 ②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③近代西方国家注重输出工业的科技成就,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是“这样一个世界”形成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6“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 ①英国工业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 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7、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8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291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华临时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30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31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3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反映的是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 ③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没有使苏联经济获得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滞不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3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35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进一步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英美等国加紧资本输出 B.国民政治
C.战争的长期破坏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遏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