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刍议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配置和养护管理的方法

来源:星星旅游


刍议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配置和养护管理的方法

摘 要:众所周知,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然后指导实践。在此文中,笔者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问题展开了探讨。本文就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这个观点,从技术措施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当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园林的研究已经提到了科学生态的层面上,园林已经越来越多地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就配置层面而言,如何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恰到好处地表达人们的思想、让园林成为城市整体建设理念的载体,是广大园林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除此之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它看似简单,而实际工作中却又十分复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一些地方的园林建设存在着景观效果不理想、表达方式不恰当、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很高诸如此类的问题。

1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1.1 配置原则

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与研究所得,在古今中外的园林景观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还是以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设置和表达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围绕主景做文章,做到突出主景,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1.1.1 前景和背景在园林绿化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景观的单调,因此适合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前后景宜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形成对比。

1.1.2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错落、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给欣赏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1.1.3 动态和静态。各种植物姿态不同,配置时要注意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协调,忌过度呆板的静态,或过度冲突的动态,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防止产生不平衡的动荡状况。

1.2 配置方法

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时,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要根

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土壤环境条件绿化场所的功能及目的和环保的要求来配置树种。具体来说,配置方法有:

1.2.1 不同层次植物相结合。分层配置、分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 0.8m 高的紫叶小檗景墙、2.5m 高的金叶榆、3.5m 高的桧柏和 6m 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紫、黄、绿、红等多层树丛,可使游人的视线由近及远,渐次展开。

1.2.2 不同季节特性植物相结合。造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可以通过园林手法使繁花似锦的春季、绿树成荫的夏季叶色多变的秋季、银装素裹的冬季这些自然风光微缩在园林小景之中,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海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火炬树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以及火红的桃叶卫矛假果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1.2.3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花植物在各个季节都会生长出各色鲜花,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园林景色。同时,还有一类观叶植物同样不可轻视,如叶色紫红的紫叶小檗、红叶李、红枫,秋季叶色由绿变红的槭树类,黄叶的银杏枝条鲜红的红瑞木,树叶金黄的金叶莸、金叶榆等,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种也经常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即使是绿色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臭椿,深绿色的国槐,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差异比较大的种类进行搭配,会形成层次分明观赏价值更高的景观。

1.3 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

所谓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经验所得,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的协调性。植物配置在不同功能区应体现出不同的功效。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要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且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洁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2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的重要性。笔者就养护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2.1 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

施肥的方式:①基肥,在播种前结合土地翻耕施入,一般以有机肥料为主;②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补充所需的肥料,一般用速效化肥;③种肥,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肥,种肥细而精,经充分腐熟,含营养成分完全,如腐熟的堆肥、复合肥料等;④根外追肥,在植物生长季节,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喷洒在植物体上,如用尿素溶液喷洒。施肥的方法:①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施肥,一般采用基肥;②局部施肥,根据情况,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块,有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等。

2.2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园林工作中,园林的后期养护才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最常见的就是防治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树木一项长期的养护技术。通常采用化学、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但是目前使用的多数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一项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但技术还不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尚难普及。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着眼于努力推广和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建立综合防治系统。具体防治方法有:①喷粉法:通过喷粉器械将粉状毒剂,喷撒在植物或害虫体表面,使之中毒死亡,此法效率高,不需用水,对植物药害也较小,缺点是毒剂在植物体上的持久性较小,用量大,较不经济;②喷雾法:利用溶液、乳剂或悬浮液状态的毒剂,借助喷雾器械形成微细的雾点喷射在植物或害虫上;③熏蒸法:利用有毒气体或蒸气,通过害虫呼吸器官,进入虫体内而杀死害虫;④毒饵法:利用溶液状或粉状的毒剂与饵料制成的混合物,然后撒在害虫发生或栖居的地方;⑤胶环(毒环)法:利用 2~8cm 的专门性粘虫胶带,围绕在树干的下部,将毒剂直接涂在树皮上或涂在紧缠在树干上的纸带或草把环上,可以阻止或毒杀食叶昆虫爬到树上为害。

3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随着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进一步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只有从整体规划上做好绿化植物的配置,并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土静,梁静.浅谈园林绿色养护和气候[J].民营信息,2010(4)

2 王梅.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林,200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